你是公民,也是记者 柴静
“你从来不知道这个楼花了多少钱——也没有人认为有
必要告诉你,虽然这办公楼上亿的造价,是你这样的人
每个月从工资里扣出去的钱.不够的话,它可能是你父
亲养老的钱,是你母亲治病的钱,是那个每天在你眼前
伸手乞讨的人本来应该得到的钱。你中考的政治题里有
一道”公民如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从明天起,
如果你经过它,拿起你的相机,拍下来,或者用笔记下
来传给我们。你是公民,也是记者。”
6月22日,CCTV《新闻调查》节目主持人柴静在她的博客
上写下《你是公民,也是记者》的帖文,称《新闻调查》
正在制作关于各地豪华超标政府楼与公共设施的节目,
向网友征集图片与线索。柴静(BLOG)这篇煽情的博文
也因此被网友称为本年度最好的帖子。 http://news.qq.com/a/20070706/000210.htm
柴静新浪博客不再更新的原因 2009-02-03 17:51:03 来自: 在渡口等你(上海) 可能柴静忠实的柴米们早就知道了,但作为一个迟来的柴米,带着心中的疑惑,带着无法解答的“为什么呢?”,我开始了找寻。 在仔细阅过柴静所有博文,并着重检视了她停博前的几篇,以及在网上广泛搜查了一番与柴静有关的信息后,我大概猜到了她停博的原因。 2007年6月22日,柴静在博客上写下《你是公民,也是记者》的博文,向网友广泛征集关于各地豪华超标政府楼与公共设施的图片与线索,短短一周内,帖子的点击率便超过了7万次,各地网友纷纷提供当地政府部门的豪华楼照片,跟帖多达1500多条。关于这篇博文的报道可参见人民网《央视女记者柴静博客为何一呼千应》,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06/5968392.html。 现在柴静新浪博客上这篇《你是公民,也是记者》的博文及回复已经不见踪迹,可想而知是被删除了。其后紧跟的一篇就是2007年6月29日的一篇《飞了》,全文如下 飞了(2007-06-29 17:17:25) 今天下午北京很特别。 有人在msn上说让他想起十五年前在凉州,“满天沙尘,骑马跑过腾格里”。 我在十八楼,窗大开着,满天阴霾,野风吹着,窗帘都卷上天了。鸟尖叫着窜过去,音响开到最大,听崔健的《飞了》,听得我心都抖了。 他说“你干嘛听他?” “来劲呗” 本来想写点东西,不写了,纪念一下这来劲的感觉。 文中的激动、愤懑与无可渲泄,显而易见。在这篇《飞了》之后,除了写于同一天即6月29日的《自由是什么?——香港笔记(一)》一篇长文之外,柴静博客里便再也没有过任何一篇长文,香港笔记也再无之二之三,写作就此停顿。此后除了7月14日、16日分别对新闻调查即将播出的两期节目做了简短预告之外,2007年柴静再没做过更新,观察停止了,博客休克了。再度更新已是一年之后的2008年6月10日,此后所有博文都只是关于节目的简短预告,柴静一贯的细腻、简洁而有力的文字,对时政对人生对世界对生命的思考与扣问,大家如朋友般的相处相谈以及相互回帖的所有一切,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只是,套用柴曾经的一篇博文,这所有的一切《……,能用橡皮擦掉么》
X 登录 · · · · · ·Email: 密 码: 忘记密码了 在这台电脑上记住我 >还没有注册...
2009-02-03 18:15:17 汝水之南 (桂林) 是吧,听说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刚在伦敦跟西方记者娴熟地聊着民主呢
> 删除
2009-02-03 18:32:53 JO (上海) 别添乱了,该干嘛干嘛吧。
2009-02-13 11:34:40 静水深流 一声叹息
柴静目录 柴静简历 柴静其人 柴静语丝 个人介绍
[编辑本段]柴静简历 1976 年出生于山西,汉族,1995 年毕业于湖南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19 岁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节目; 1994-1998年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任主持人; 1998 年带着二十二岁的年纪到北京广播电视学院进修电视编辑,并在湖南电视台主持《新青年》节目,1998-2001年,湖南卫视《新青年》节目主持人; 2001年10月,加盟《东方时空·时空连线》,并担任央视《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主持人 ; 2003 年 4 月,成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 “ 零距离 ” 报道 “ 非典 ”; 现为《新闻调查》出境记者 主持人、《面对面》主持人。[编辑本段]柴静其人 柴静--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主持人 提起柴静,很多人会想到央视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但更多的人想到的是《新闻调查》。在非典期间,她曾成功报道“非典”,她本人也因《北京“非典”狙击战》等专题节目,成为著名的“非典前线”女记者。 柴静刚到央视主持《东方时空·时空连线》时,在没有名校的学历背景、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的情况下,度过了一段痛苦的适应期。柴静说自己从蹲马步开始学起基本功,流汗流血、风吹日晒。她曾经采用最笨拙的办法,像蚂蚁一点一点地搬运食物一样,竭尽全力地去学习。自己做策划,观摩同行的节目,上机编节目,熬夜到凌晨三四点。但是即使得了金奖,她也没有摆脱沮丧和不安。柴静当时的遗憾是自己没有在一线当过记者,缺乏在新闻岗位打磨的历练。 当柴静离开演播室来到《新闻调查》之后,她终于站到了她渴望的新闻现场。来到《新闻调查》报到的第一天,她就参加了《北京“非典”狙击战》的拍摄,成为最早冒死深入非典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惊心动魄的现场气氛、摇晃的镜头、柴静身穿白色防护服的瘦弱身影和苍白的面容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记者兼主持人,节目当中她是冷静客观的,她有一颗炽热的扶持弱者的心灵。她气质优雅,而又锋芒毕露。“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柴静因其飘逸而明慧的气质,敏锐的让人惊诧,坚定的让人心疼。 柴静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她以她的犀利和敏锐、坚定与坚持,最终历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编辑本段]柴静语丝 ·记者不仅是我的职业身份,做新闻也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记者的天职就是调查事实的真相。
· 通往人心的道路是最艰难的道路,一个记者可能要付出生命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但是你又必须在这个职业当中恪尽职守。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人类的心灵需要互相帮助,我要做的就是把它呈现出来让大家看到。当通过提问将心灵的细节展现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深深地嵌在这个世界里,你不帮助他,你可能也会孤立无援。传播的力量就是要把这些东西渗透下去,然后才能生长出新的叶子。 ·以前,做电台的时候,我喜欢说,这是一个像流沙一样的世界。那是非常文艺和情绪的字眼,而 2000 年接近 25 岁的时候,我在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现在是时候该蹲下来观察地面上的沙粒了,观察它们的湿度、密度、结构、流向和探究为什么这样流向的原因。我庆幸,在迈入成年的门槛时,从自我的世界里走了出来,开始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公共事务,关心将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东西。 ·假如没有对人的真正的关切,就不能成为记者;假如仅仅停留在对人的关切,而不是对问题的求解上,就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编辑本段]个人介绍
从2006年起推出的《柴静两会观察》现在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品牌栏目,今年将从三月三日至十八日在新闻频道每晚八点钟的《360度》中继续推出,节目时长约15分钟。 这个栏目将保持和发扬鲜明特色,精确把握两会热点、焦点,把镜头和话笥对准最贴近观众的事件、人物,以记者柴静的发现式报道为主线,将生动的现场新闻和深度的专业评论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两会。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还将凸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优势,与兄弟电视台联手合作,围绕这一栏目每天的不同主题,全方位链接会外相关新闻事件和资料背景。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biker001.bokee.com/viewdiary.3817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