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游客捐希望图书3万册
发布时间:2009-02-04 09:43:17 来源:千龙网
来自地震灾区的学生,手捧“福牛”请奥运冠军签名
老北京的传统庙会一向是繁华热闹的所在,也是花钱的去处,这不,今年龙潭、地坛两大庙会的标王都将几十万元的真金白银收入囊中,可以说庙会为拉动内需做了不小贡献。但是,近两年北京的庙会新风渐起,在繁华热闹之外,又多了一些温暖,多了一些公益心。志愿者的笑脸、公益展览、温暖小屋、暖手炉、汶川学生牵手奥运冠军、向老少边穷地区学生捐希望图书……而这些,正是这个大时代的与众不同之处。
地坛庙会 为公益压缩商业摊位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洋)2月1日,以“民族、民间、民俗”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落下帷幕。今年,8天庙会共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还有近1万外宾到庙会来体验北京民俗。除了众多传统文化活动外,奥运回顾展、奥运文化广场演出、四川地震灾区孩子逛庙会等紧贴时代脉搏的活动,以及志愿者服务、为残疾人和失业者提供免费摊位等新举措也让众多游客感到,文化庙会除了展示传统文化,还在积极倡导时代新风。
奥运文化广场成欢乐海洋
很多市民都还记得,北京奥运会期间,地坛公园北门内设置了东城区奥运文化广场。这个广场曾在奥运会开幕当晚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共同为各国运动员助威,当时的情景异常热烈,让很多人记忆犹新。今年庙会上,奥运文化广场再次成为欢乐的海洋。
在这里设置的“动感第八区”活动是专为年轻人量身打造的绝妙去处。动感街舞秀、Hip-hop说唱秀、流行乐队演唱、动漫cosplay短剧表演,全部融入了当前最流行的动感元素、潮流元素、时尚元素。
失业人员免交摊位费
压缩商业摊位的面积,把较好的地点用来办公益展览是今年地坛庙会的一项公益举措。“记忆·影像”图片展集中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都商业餐饮、居住环境、城市交通、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深刻变化;“魅力东城”图片展则诉说着东城的历史与发展;“奥运回眸”又把人带回到刚刚过去的那个夏天。
在年货区,一条“东城区自主创业工艺展位”的大横幅分外显眼,4名来自东城区的失业人员,携数百件自制工艺品、纪念品等,到地坛庙会“上岗”,摊位费全部由政府买单。据悉,为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庙会摊位在本市尚属首次。今年,地坛庙会共拿出10个中心地段摊位给巧娘工作室、残疾人以及下岗工人。
城市志愿者贴心照顾
城市志愿者也是北京奥运会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本届庙会上,地坛公园西门的城市志愿者服务站推出了“小小暖炉传心意”爱心服务活动,让来往游客可以用暖炉暖暖手。志愿者们还制作了2009年北京庙会全攻略查询资料夹,将北京所有庙会一一介绍,并向游客发放印有地坛庙会的导游图。
借鉴奥运会期间大型活动的经验,本届庙会组委会特意增设临时厕所70个;专门设立救护车,并每天配备医护人员3人和应急队伍,很多细致的服务让人很有安全感。
龙潭庙会 游客捐希望图书3万册
从龙潭公园北门进去,庙会一派红火,长串的大红灯笼将公园装扮得喜气洋洋,巨大的“红梅迎春”、“金牛送福”背景墙引得游人纷纷驻足拍照。剪纸、捏面人等老北京绝活表演让游人目不暇接,还要忙于体验航天科技,品尝各色小吃。庙会组委会副主任胡向军介绍,春节期间的好天气让游人数量有增无减,从除夕到初六有近百万市民涌进龙潭庙会,比去年增长约一成。在各种活动中,以体育大擂台和捐书等活动最为火爆。
汶川学生牵手奥运冠军
除夕,奥运举重冠军刘春红、廖辉等来到庙会开幕表演现场。来自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26名学生应邀来到庙会现场,与首都人民共庆新春佳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演出团体上演了精彩的花会表演。“此前这些灾区的孩子只在电视上看见过奥运会冠军,亲眼见到后甭提多激动了,刘春红、廖辉还给他们签名、一起合影留念。”胡向军说,组委会安排灾区孩子们品尝庙会上的小吃,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让他们在北京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春节。
为了使庙会更好地发挥服务百姓的作用,胡向军介绍,庙会主办方通过民政部门向崇文区1万余名低保群众发放了门票,并向区红十字会赠送了9000张门票,同时还邀请了2009名共和国同龄人逛庙会,让这些祖国发展的见证人感受庙会的变迁。
每天上万人参与竞技
体育竞技是龙潭庙会的一大特色,今年庙会上的体育大擂台尤其受到游客青睐。国家体育总局重竞技管理中心派出了摔跤队、柔道队、拳击队、跆拳道队、散打队的运动员,设立擂台以武会友。台下游人甚众,很多喜欢力量与技巧的主动要求与世界冠军切磋技艺。上台的游客格外兴奋,跟运动员一试身手,运动员也挺激动,比赛气氛异常热烈。
在中心岛文化剧场里,首次在庙会亮相的电子竞技大赛火热举行,游人们头戴耳机,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脑屏幕,与对手杀得难解难分。场地周围设立的极限滑雪、摩托狂飙、数字赛马、急速划水、巅峰赛车等多项虚拟体育运动也让游人过足了电子竞技瘾。同样,首次在庙会展出的嫦娥探月一号卫星、神舟飞船返回舱的全尺寸模型及火箭、人造卫星等模型让航天迷们大呼过瘾。庙会工作人员表示,这里每天接待上万名游人,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热心人捐爱心书
龙潭庙会连续四年推出向老少边穷地区学生捐希望图书的活动,今年春节龙潭庙会继续开设图书广场,为西藏当雄县的学生捐建图书馆。从除夕到正月初七,庙会每天接受社会各界的捐书。崇文区居民潘月荷拎着一大捆书捐给庙会赠书处,她表示:“现在家里孩子长大了,这些书都是以前买的,捐出去也是一份心意。”胡向军说,庙会期间共收到捐书近3万册。
此外,庙会还设立了5个志愿者服务站,每天有近60名志愿者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我上大学时就是志愿者,奥运期间做过场馆引导的志愿者,春节就来庙会给大家服务。”志愿者韩磊说,自己过年不休息来做志愿者,不图任何报酬,就是觉得开心。他还精心设计了庙会小地图供游客查阅,且每问必答。像韩磊一样的志愿者也成为庙会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欢乐谷 年俗百艺吸引游客5万
大红灯笼高高挂,火热“鞭炮”绕树干,节日的欢乐谷到处呈现着欢乐,主打项目“年俗百艺欢乐节”更是吸引了众多参与者。春节期间这里共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53%。
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优秀艺人在“年俗百艺欢乐节”登场。中幡、高跷、抖空竹、武术、舞狮……百艺盛会大巡游和新春花会“七十二艺”绝技展演,将各种传统民间绝活展示得淋漓尽致,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重庆铜梁民间艺人展示的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火龙钢花”表演,把大小观众看得目不转睛。踩着高跷来回穿行的戏中人,最让游人乐和,胆大的家长甚至高举孩子,递给踩高跷者合个影,惹来众人欢笑一片。
丰富多彩的零距离互动环节也是“年俗百艺欢乐节”的一大特色。活体雕塑、卡通吉祥物等众多扮演者深入到游人中间,与游人互动游戏、合影留念。而街舞表演、时尚鼓技表演、花式篮球表演、合家体育大比拼、幸运抽奖等活动,更让游客收获了惊喜与快乐。
哪里有尖叫声哪里就有勇于冒险的“勇士”。欢乐谷开放了近40个大中小型项目,水晶神翼、太阳神车、特洛伊木马……这些顶级巅峰游乐项目让喜欢挑战自我,挑战零度的游人畅爽体验。欢欢杯、乐乐跳、桑巴气等合家欢项目,则满足了全家老少一起欢乐游戏的需求。
看累了,玩累了,一定要吃点补充能量。北京欢乐谷在香格里拉区专门设置了一条美食街。卤煮火烧、驴打滚、糖葫芦、老北京茶汤、爆肚、新疆烧烤、滚福球……老北京特色及民族特色的小吃应有尽有,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各种口味。
此外, 北京欢乐谷在全园六大主题区都为游客设置了“温暖小屋”,人性化的服务让游客们在户外游玩时冷了暖暖身,累了歇歇脚。这不,王先生一家在小屋里稍作休整,还要再次出击,去迎接更惊险更刺激的游戏项目。
国际雕塑公园庙会 300对门墩令人迷
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洋)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新春文化庙会成为今年京城庙会的一匹黑马。独具特色的白领相亲会、京津门墩展等活动,每天吸引5万人次游客前往。眼下,大多数庙会已告结束,但这里的庙会还要一直延续到2月14日。
许多游客都是冲着园区里300对明清时期京津地区的门墩来的。很多去过天津的人都知道,天津眼下有个最火的私人博物馆——瓷房子。这是一位瓷器收藏爱好者,用上万片(件)家族收藏的瓷器、瓷片贴砌而成的4层小洋楼。其实,主人不仅喜好瓷器瓷片收集,还喜欢收集木雕、佛像、古家具等等。门墩就是他的藏品之一,在天津瓷房子,他收藏的门墩在院子内外堆得到处都是。如今,这些门墩被北京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专车拉来展出。这是继6年前100个门墩在北京展出后,最大规模的一次门墩展。“最重的有300多公斤,运过来花了好大的力气啊。”工作人员介绍。
展出的门墩摆放整齐,却形态各异。由于没有配上文字说明,大多数游客只能自己蹲在门墩跟前细细辨认那些历经风雨依然秀丽的纹样,猜测它原来主人的故事。配合门墩展,主办方还举办了门墩摄影作品展。并出品了门墩明信片和门墩扑克,可谓用心良苦。
由于此次展览来之不易,庙会主办方还将于近期召开研讨会,请专家讲解参展门墩的价值。届时,天津瓷房子的主人也将前来,并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