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山村教师数十年背学生过河
2009-02-03

二山村教师数十年背学生过河

发布时间:2009年02月03日04:15  来源:新京报


  教师王升超(右)和家长背着学生过河,将学生送回家(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郑玮娜 摄

  据新华社电 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的黎母山下,一条大河蜿蜒流淌,河的上游叫马干河、下游叫龙牛河。湾岭镇大墩小学有40多名学生居住在河对岸,数十年来,两位山村教师王文周、王升超必须涉水背他们过河上学、放学回家。

  40多名学生上学必须趟河

  湾岭镇高田村、高湾村和搭择村是三个相对封闭的自然村寨,三面是高耸入云的大山。马干河和龙牛河成了三村村民出入的必经之路,3个村民小组的40多名学生每天必须趟过近20米宽的河水才能到大墩小学。

  为了学生的安全,大墩小学的王文周、王升超两位老师坚持几十年接送学生上下学,背着学生过河。

  据高田村民小组组长王升洪介绍,每年下半年是雨水季节,也是老师们背孩子最频繁的时候,有时一天就得来回十几趟,有时雨后河水涨至七八米深,这样无法趟水过河,孩子们也没法上学。王文周说,为了能让孩子过河上学,他们能用的办法都用了,木头、竹排、车轮胎,甚至用锅帮孩子渡河。

  据村主任陈明应介绍,“这么恶劣的条件根本留不住老师,有的老师干个一年半载就走了,只有村里的王文周和王升超两个山村老师始终如一,坚持了这么多年,他们挺不容易的。”

    两任校长坚持背学生

  王文周,54岁,在大墩小学执教了33年,是大墩小学前任校长;王升超,45岁,在大墩小学执教了25年,是大墩小学现任校长。

  王升超说,小时候,他父亲每天背着他过河上学。等他上中学的时候,王文周已经是大墩小学的老师,开始背高田村的孩子们过河,其中也包括他的妹妹。

  1984年,王升超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大墩小学教书。他也像王文周一样以背为桥,无数次背着学生趟水过河。而且,这一背就再也没有停下,整整度过了25个春秋。大墩小学每天早上7点半上课,王文周和王升超每天7点整就已经分头站在河边,把父母不能接送的学生背过来。下午放学,他们也同样背孩子回去。特别是在雨季,风雨无阻。

  - 心声

  修桥是村民多年的期盼

  修桥,不仅是两位山村教师多年来的期盼,也是大墩村人的迫切愿望。王文周和王升超表示:“我们别无所求,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离开学校的时候看到孩子们能自己过桥上学。”

  对此,县交通局局长姚崇生说,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琼中,全县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4000万元左右,修路、建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央和省里的投入。由于大墩村山高坡陡,必须建一座高架桥才能解决实际困难。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建桥所需的上百万元建设资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