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男人背后的脆弱
(三)
“羊倌、车把式、懂石头。你可是真能整呀!一口气给我整了个生活三步曲。”
“石头哥!,这你可说错了,第一不是我能整事,而是你能成事,只要你想干的事,准能干出个样来;第二吗,不是生活三步曲,准确地说,是你事业成功的三级跳”朱三认真地说。
“行了!你就别忽悠我了,说说你自己吧!你这茶馆开的怎么样,现在还有啥困难,需要大哥帮忙的。”
这时朱三喝一盅茶,然后把茶壶的茶叶倒出来,又用茶勺重新添上“铁观音”,再次按着程序操作又沏了一壶茶,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他自己的事情。
父亲早年去世,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两个姐姐老早就相继出嫁,两个姐姐出嫁后,家里必竟少了两个吃饭的,虽然两个姐姐的婆家也不富裕,但逢年过节总还能给家里补贴点,就这样我和母亲靠着父亲的那点抚恤金相依为命,一晃八年过去了。我们家是城市户口,父亲给母亲留下的遗产,就是这城边子上的这么几间自建房,母亲前年去世后,给我留下的也还这几间自建房,但这城边地方现在道成了新老城区相连接的地带了,从城区分布的地理位置上看,俺这儿可算得上名符其实的市中心呀!石头哥,你说是吧?
“没错,是中心,是中心!”董石头认真回答着。
说到这儿,朱三端起茶盅,喝了一口茶,董石头马上动手给朱三续上茶,朱三对此也没有什么客套地谦让,只是礼节性地在董石头给续茶时,用右手护了一下茶盅。董石头给朱三的茶盅续上茶后,自己也喝了一盅茶,然后又给自己的茶盅续上茶“接着说,接着说”董石头催促朱三。
“都是些陈糠烂谷子的事,其实,我这点家史,你早就知道”
“那我也愿意听你说,唠家常嗑吗,我愿意听你说,真的!快接着说”
“那我就接着说,反正你听着不烦就行。”朱三回应了董石头一句,紧接着又活动一下那条残疾的腿,调整了一下坐着的姿势,然后就继续说了下去。
这几间自建房是一年比一年旧了,但现在,这儿的地皮可是升值了。我母亲在世时,我就想自己干点什么,可是我母亲就是不让干。你知道我母亲是个十分忠厚老实的本份人,自从嫁给我父亲,这一生就是守着灶台转,说句不怕你笑话的话,她从没出过远门,就连火车都没见过,再加上又没什么文化,所以思想很保守。
“她们那个年代的人,思想保守是可以理解的。”董石头插话说。
朱三接着董石头的话茬接着说,母亲的保守我是非常理解的,她一生都没过上好日子,那时家里穷,全家就靠着父亲的那点抚恤金过日子,但我们姐弟三人却从来没受过冻,挨过饿。打我从小记事时就知道,我们家再怎么困难,也没从来没向别人借过钱,但有的邻居一时有困难,却向我们家借过钱。当时,我母亲总是尽力帮忙,有时有的邻居一时还不上钱,我母亲总是笑着说,啥什么有,啥时候还,不急。我母亲那时常对我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谁都有个危难招灾的时候,人家能开口向咱家借钱,就说明人家瞧的起咱家,也说明人家确实有困难,咱能帮忙的,就尽力个帮忙。如一时还不上钱的,就说明人家确实没钱还。其实过日子,平时多算计着点啥都有了。俗话说,吃不穷,花不穷,算计不到才受穷哪。咱想花钱干什么事,得先算计好了,可不能想啥是啥呀!你看我母亲就是这样,再加上,就说我家那点钱,日常过日子还紧巴巴的哪!我又是一个残疾人,你说我就是想干点啥,也不是白想吗?
“那到是,你母亲能把你们养活这么大,就很不容易了。快喝口茶再说”朱三接过董石头递过的茶,喝了一口茶后,又接着说下去。
前年在母亲临终前,母亲对我说,小三!我走前,最不放心的就是你,这辈子你爹死的早,我又没能耐,虽然你没受过冻、挨过饿,但你至今还没成家立业。你是个残疾人,妈走了,一切就靠你自己了,啥时候你成家立业了,可得到你父亲和我坟上烧点纸,告诉我们一声,好让我们合上眼呀!另外,有啥难事,找你姐姐和邻居的叔叔大爷商量商量,干万可不能由着性子胡来呀!欠情、欠理的事咱说啥也不能干呀!听了母亲临终前的嘱托,我当时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流着眼泪,使劲点了点头,心里暗暗痛下决心,母亲你就放心地走吧,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我首先是个堂堂正正的男了汉,也是你们二老唯一的儿子,我一定会让你二老瞑目的。
“好样得!真有男子汉阳刚之气”
朱三对董石头的赞赏并没回话,他仍继续讲述着。按咱中国人的习俗,父亲去世后,儿子应该首当充承担起支撑门户的重任。不是有这样一句俗话吗!父亲去世,长兄为父。实质就是说,在中国男人就是要承担养家糊口的责任,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的就算不上一个男子汉。客观上讲,我没有长兄,父亲去世后,家里就我一个男人,还是个年龄小,有残疾的男人,不但承担不了养家糊口的责任,还给家里带来好多麻烦。想想这些真有点愧对我的母亲,她这辈子,为我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临终对我也放心不下,所以我必须要活出个样来,让她老人家能够尽早瞑目。于是,母亲去世后,我就按着我原来的设想,开始与街道办事处联系、与县残联等有关部门联系,以求的他们的支持。在街道办事处、县残联等有关部门及左邻右居热情支持和大力帮助下,我顺利地拿到了二万元贴息贷款,贷款拿到后,左邻右居的老街房又帮我凑了一万多元,街道办事处还帮助我联系到一个施工队,这不,我就把我家的临街门脸房在原有基础上加高半米多,门脸房的后墙又向院子内扩了
“好小子,你真行!”董石头插话说“真有魄力!”
朱三接着董石头的话茬接着说“石头哥!不是我真行,如果没有街道办事处、县残联等部门有关和老邻旧居们的帮忙,我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成不了气候,也不会有今天的‘舒心茶舍’呀!石头哥!你知道我改建、装修临街门脸房用了多少钱吗?”
“我这哪儿知道?”
这时,朱三看着董石头说“今天我告诉你,我没花一分钱”
董石头摆出一付非常吃惊的神态说:“不可能!”
朱三面对董石头那惊奇的神态良久,然后十分镇静地说:“你认为不可能,可我告诉你,有人在暗地里偷偷帮助我,替我与施工队结了帐。有好人相助,这世上还有什么不可能哪!”
面对朱三的直视,董石头马上避开朱三的目光,低下头抓了一把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喃喃地说:“你老盯着我干什么!又不是我替你付的工程款。”
“石头哥!今天我是不想把这层窗户纸捅漏,但当着明人,我也不说假话”
听朱三这么一说,董石头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一边给朱三递茶,一边说:“你别激动,慢慢说,来!先喝口茶,再说行不?”
朱三接过茶盅,一口喝下茶水,然后把茶盅往桌子上一放,这时,董石头抢前拿起茶壶给朱三斟茶,朱三对此也没谦让,只是礼节性地用手护了一下茶盅,待董石头斟满茶水后。朱三继续讲述着
负责改建、装修房子的施工队是按照我说的改建方案,包工包料施工的。当时我说先交上一万元定金,施工队长说啥也不要,他说,这点活,不用交定名金,等工程干完了再结算就行。可是,当工程干完后,对工程结算的事,他是之字不提。当时我已为他是不好意思跟我提结算的事。于是,我就找他要工程结算单,准备跟他结算工程款。可他笑着跟我说,工程款早就有人替我结算完,再给结算,就成了收双份款了。我问他是谁给结算的工程款,他死活就是不告诉我。我说,那你得把工程结算单给我一份吧,我得按工程结算单验收一下吧!就这样,他才给了我一份工程结算单。从工程结算单上看,人工费、材料费一共花了三万多元。有工程结算单这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改建、装修房子的材料费和人工费,我是笔笔有宗了。
“你要工程结算单,有啥用呀?反正人家都替你结了帐”董石头问朱三。
“等我攒够了钱,好还给人家呀!”朱三十分认真的说。
“我看那就没必要了,既然人家暗地里帮你一把,这说明你们家过去曾有恩于人家,人家采取这种方法,就是不想让你还钱,我看你就把这些工程结算单保存下来做个纪念吧!以后有时间,请人家到你这‘舒心茶舍’坐坐,唠唠家常嗑,叙叙旧,证明没忘记人家那份情就行了!”
“石头哥!这事我现在暂时听你的”
“呵!你小子长出息了,还整个暂时听我的。告诉你,我现在是你大哥,将来还是你大哥,当小弟的就得听大哥的话。怎么着!现在是不是觉得自己翅膀长硬了,不想认我这个大哥了”
这时朱三赶紧说:“你就是我的亲大哥,现在是我大哥,将来也永远是我的亲大哥”
董石头听了朱三这句话,特别开心地大笑起来。他一边笑,一边拍了拍朱三的肩膀说:“那就对了!咱们就是天生棒打也不散的亲哥们,这辈咱哥俩算是摽在一起了!好了!听大哥的话,给人家点面子吧!这也算给人家一个知恩图报的机会呀!”哈哈!
朱三听董石头说完后,既没有笑,也没有回答董石头说的话,只是抬起头,默默地看着对面墙上那幅《舒心茶舍》的字画许久,然后自言自语地说“知恩图报,知恩图报!如果一个不知恩图报人,那还算个堂堂正正的男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