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不是每句话都要为富人说
news.QQ.com 2008年12月10日07:22 东方网 邓艳玲
提出个税起征点8000元被争议
“现在穷人的税负比富人高,税收部门却根本不想改变这种局面。”11月30日,79岁的茅于轼对《青年周末》记者说,而此前几天,他提出“个税起征点调高到8000元都低”再次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就在当天,有媒体报道,个税起征点调节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估计不会超过3000元。
茅于轼:无人认真研究个税
■个税征收政策至今无调研数据支撑 ■我国征税机关管理很高明 ■拉动内需,政府要增加就业帮百姓赚钱
◎文/青年周末记者 邓艳玲
身为经济学者,这个老人因为说大学学费要调高、支持电费涨价而广为争议。他解释自己这都是为了补助穷人,他这是“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这一次,他似乎改变原则,开始不为富人说话了。
茅于轼其人: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50岁时创立择优分配理论,被称为“微观经济学的中国版本”。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
不是每句话都要为富人说
2007年7月25日,茅于轼在《南方都市报》发表的评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一时间,引发诸多争议,网络上谩骂和赞扬声不绝于耳,这篇评论被《南方周末》评为2007年度评论。
青年周末:你 “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的观点为众人所知,这一次你提到个税起征点的问题,说现在税收制度有利于富人少纳税,看起来要改变自己的立场,不再为富人说话了?
茅于轼:我不是每句话都要为富人说吧?
我一直提要为富人说话,是因为中国的贫富矛盾需要缓解,打倒富人是没有好处的。毕竟他们提供给穷人就业机会,穷人有了收入,国家也有税收。这个社会也会好起来。我最初的出发点就是这个。
可是这个社会正好相反,是为富人办事的多,为穷人说话的多。这样为富人办事又有利,为穷人说话又有名,大家都奔着这条路去了,当然要为穷人说话,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去帮到他们。
青年周末:这次你提到个税起征点,老百姓,尤其是穷人当然希望个税起征点高些。不过你提8000元甚至10000元,有什么依据?
茅于轼:个税刚开始开征的时候,起征点定的是800元。那个时候,我们国家人均工资是100元不到吧。就按100元计算,工资是个税起征点的8倍;而现在,人均收入差不多是1000元左右,个税起征点是2000元,只是过去的2倍,按照相等的比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青年周末:个税起征点和人均收入的比例一定保持不变的比例吗?
茅于轼:那倒不一定,我只是举了这么个例子来对比,提出这个问题,个税起征点的问题一定要深入研究。但2000元显然是低了。
青年周末:这个问题,年年都有人提,2500,3000,5000,都比2000元高,你一下子提到8000元以上,可能实现吗?
茅于轼:我当然知道是不可能实现的。
青年周末:明知道不能实现,你还这样说?是不是因为你是微观经济学家出身,并不太了解税收制度这样比较宏观的问题?
茅于轼:税收总体是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但个税起征点算是微观经济方面的。我能不能说这个问题,我自己清楚,虽然我不专门研究个税起征点的问题,但我之所以提出这么一个具体的说法,主要是为了提请人们来真正关注个税起征点的问题。
个税征收政策至今无调研数据支撑
青年周末:你的意思是并没有真正关注个税起征点的问题?
茅于轼:在我看来是这样的。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被当做一个专门问题被认真调研,不然的话,过去个税起征点和人均收入是8倍,现在却只有两倍不到,也没有说为什么,反正就执行着,说法都没有。
青年周末:过去的8倍就一定合理吗?
茅于轼:这个估计也是没有经过调研的,反正就是定了个标准,就从1981年实施到2005年。这个8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难免不是长官意志的体现。
看如今个税起征点的核定标准,一下子缩小到2倍不到,和过去的8倍有着巨大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变,至今都没有可当作依据的调查数据出来。是没有调查还是调查了不做公布?我们无从得知。因此,我不相信我们国家有人在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或者说如果有研究,也是歪曲的研究。
青年周末:今天有报道,说个税起征点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研究,不会超过3000元,说法是,因为今年税收肯定会大幅下降,无论是从个税调整的规律和财政的承受能力看,个税起征点只能采取渐进式,而不是你说的8000元甚至更多。
茅于轼:这就涉及到依什么征税的问题,是依计划依目标征税,还是依法征税?很显然,按照他们说要渐进征税的说法,税收部门是在依计划征税,而不是依法征税。《税法》在他们看来等于零。
我国征税机关管理很高明
青年周末:按照你的说法,因为个税起征点的提高,月收入8000元及以上的人群,每月能够增加收入上千元到几千元;收入2000—8000元的,也能增加收入几十元到几百元;但对占工薪族半数以上、收入不到2000元的,还会因为其他阶层提高了收入,拉高物价蒙受损失。最终还是使富人受益啊?
茅于轼: 所以说,一个人有了收入就要纳税,这比较合理。可是我国的税制设计,有利于富人少纳税,非常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税制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增加个人所得税的比例,降低其他税的比例,尤其是要对财产性收入严格征税。在发达国家里,个人所得税要占总税收的一半左右,而且都执行累进制。这个道理很明显,但是我国的税改至今还没有认真地考虑如何增加所得税的比例,对财产性收入严格征税,并实行累进制。
青年周末:你认为关于个税问题,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像美国那样提高个税所占比例,但我国今年上半年税收增加到两万亿元,增长的比例,像过去一样,比GDP的增长几乎加倍。既然税收也没减少,老百姓的个税少交有什么问题?
茅于轼:连年来,我国税收增长率都高出GDP增长率一倍多, 2007年的税收增长超过GDP增长两倍,税收占GDP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样长时间的、非正常的税收增长大家有什么感受?我想大多数人会说:没什么感觉。这似乎是一个好现象,大家交了更多的税,可是谁都没感觉——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征税机关的管理高明。
那些占差不多93%的税收是谁在交呢?老百姓。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自己在缴税。事实上任何一样消费,不管是在超级市场买东西,还是用电交电费,打电话交话费,里面统统都有税。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
国外一般把价和税分开,居民花的钱里多少是价,多少是税,都很清楚。而在我国,有意无意地把价和税混在一起,所以大家搞不清自己交了多少税。党和政府的一切开支都是由大家所交的税款维持的,所以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话是货真价实的。
拉动内需,政府要增加就业帮百姓赚钱
青年周末:这样说,我们国家的税收的大头都来自于和消费有关的税,那说明我们的消费很旺盛啊,还需要提高个税起征点来拉动内需吗?
茅于轼:合理的税制应该是尽量不要扭曲资源配置,但只要是收税就会扭曲资源配置。
你去买衣服,必然产生营业税和增值税这些与消费有关的流转税。你知道后一想,还要收税啊,我不买了。你不买了,生产衣服的工厂工人的劳动价值没有体现,他们就无法得到和劳动那个相匹配的收入,没有收入,他们也没有钱去消费,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应降低,资源配置就产生了扭曲。
如果想不扭曲资源配置,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收税。但这是不可能的,怎么办,最好是收个税,因为个税是直接税,产生扭曲的程度最低。
个税征多了,你一想,我钱赚得多,交的税也多。我还不如休息好,不那么卖力工作了,这样的话,你的工作效率可能会降低,但你外出去旅游,不工作的时候就有时间消费了,这样工厂工人,旅游服务业的工作人员因为你多了收入。
这就是个税提高了,效率可能下降了,但体现了公平。
或者你还继续努力工作,也没关系,你收入高,交的税也高,这样也可以体现公平。
青年周末:我们现行的税收制度,不是也要求凡是年收入达到12万元的高收入人群需要自行申报纳税吗?大富翁们收入那么高,交的税应该是不少的。不可以体现公平么?
茅于轼:你并不了解我们国家的收税水平。报税和征税是两码事的。税务部门设这样一个门槛,基本是上报多少由你自己决定,只要是报了,差不多就行了,基本上很少有去较真说要你补交的。他能查的主要就是工资这个看起来板上钉钉的东西。
但富人的收入并不靠工资。他们可以把工资定得很低很低,自己和家人的开销都记入企业里。企业肯定会把税加到价格里去,不可能自掏腰包替消费者付税的。企业的产品加税以后,消费者的负担加重了,产品的销量会减少,企业也有损失;企业有损失,企业主必要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最终殃及的还是劳动者。
青年周末:把个税起征点提高了,富人的收入依然不是靠工资,他们依然可以不交很多的个税啊?
茅于轼:但是这个时候,穷人毕竟有很大一部分就不用交个税了。他们有多一些的钱进行消费了,愿意出钱去买政府提供的更多的公共服务了:基础设施建设,公安等。消费多了,内需就被拉动起来了。刺激了生产,增加了就业,老百姓的收入又会增加些。
每个人在创造劳动收入的同时,也在为国家创造税收。所以一个地方政府增加税收的最好办法是增加就业,帮助百姓赚钱。
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地方政府似乎不太明白这个道理。一方面想增加税收,另一方面又不愿意帮助百姓赚钱增加收入。对许多赚钱的活动横加干扰,比如把马路边摆小摊的赶尽杀绝,对注册办企业的多加刁难,甚至是直截了当地阻挡。一般政府对招商引资有兴趣,但不知道小商小贩同样能够创造价值,帮助政府增加税收。
如果考虑到百姓最盼望的同样是多赚钱,政府就应该帮助大家赚钱。这是既有利于百姓、又有利于政府的大好事。
采访小记
与时间赛跑的老人
“不用客套了,你有什么问题,直接说,我们抓紧时间,我只能给你20分钟,我有很多事情还没做;面访,没时间,我昨天晚上深夜才回来,后天一早又要走;我们已经谈了20分钟,好了,时间到了,待会儿再打吧……”记者张开的嘴巴还没来得及合拢,电话挂断了。一看时间,不多不少,正好20分钟。
等再打过去,电话成了录音,熟悉的声音:这里是茅于轼的家,我们出去了,有什么话请留言。
下午打过去,茅夫人接听,他开会去了,请晚上再打电话看看他有没有时间吧。
晚上电话,茅本人接听,过了十多分钟,“我真的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再聊了,就到这里吧。”
茅于轼: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于积极响应各种公益事业
经济学家茅于轼称保护好富人穷人才能变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