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弱势群体 奉献一片真情
2008-10-19

   在鹤庆县黄坪镇有一位一心为民着想、四处为贫困村办实事好事的镇干部,他就是多次受上级表彰的镇民政助理员张永镇。

    现已年届55岁的张永镇,吃苦耐劳、忘我的工作精神绝不亚于年轻人,特别是他从1995年从事基层民政工作以来,无怨无悔,爱岗敬业,时时刻刻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荣职责。“多为社会作一份贡献,少为自己私利操一份心”,张永镇不仅这样想,也一直这样努力实践着。

    黄坪镇地处山区,有很大一部分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全镇孤寡、残疾、五保老人、孤儿总数为鹤庆县的三分之一,这就使得民政工作面广、量大。作为镇民政助理,张永镇不等、不靠,投入到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之中。每逢黄坪镇赶集日,他那间不足15平方米的卧室兼办公室挤满了人,这些人中有领取低保金的、优抚金的、定补的,请求困难救助的等,而且这些人大多是智残或肢残人。张永镇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一一为他们端水泡茶、传烟,倾听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他多次向上级反映民政工作情况,积极争取扶持资金。2000年在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中,筹资72000多元,为14户无住房或住房困难的老复退军人修建了4幢崭新的砖木结构住房,退伍老军人郑加福激动得热泪盈眶地说:“过去我们为祖国上战场,洒热血,现在我们虽然在生活上遇到困难,但有像张永镇这样的好干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我们觉得过去的付出值得!”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张永镇始终把“四属”、“五保”、“扶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1995年,张永镇接手镇敬老院管理工作,他多次就敬老院存在的住房紧张、破旧等情况积极向上级反映,1996年筹资15万元,1997年对敬老院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新建10间砖木平房和围墙大门;1999年通过集资改善了院内厕所和道路;2002年向上级争取资金15万元,改善厨房和修缮原有住房,并组织发动院内人员养猪、种菜、栽花。现在黄坪镇敬老院已成为鹤庆县一流的花园式敬老院,院内五保人员由原来的不到10人增加到22人。不管工作多么繁忙,张永镇每月都要定期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两次,节日期间按时送去慰问品。在张永镇的多方努力下,在州残联的关心支持下,2001年大理州第一家残疾人康复站在黄坪成立,使15名智残儿童、10名脑瘫儿和23名肢残患者得到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

    由于扶残助残工作突出,张永镇于2001年、2002年先后两次受到了省、州残联的表彰。

来源:大理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