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项就业援助实施 公益岗位成 “热饭碗”
2008-10-15


四川多项就业援助实施 公益岗位成 “热饭碗”  

 
    labournews.com.cn   四川日报    2008年10月15日   

 
 
      清早8点,62岁的马伦照例拿着扫帚、撮箕出门了。他是青川县乔庄镇上坪集中安置区里的保洁员,负责50套板房外区域的清洁。每月450元工资,每天工作5小时,他是青川县公益性岗位里年龄最大的上岗人员。每当别人提醒他年纪大在家休息,他总是说:“有活路干,心头才踏实!”
  记者近日在青川了解到,公益性岗位在这里成 “热饭碗”,脏活累活不挑不拣,人人抢着干。而随着广元灾区多项就业援助的开展,当地近10万人实现就业,仅青川因灾新增的1890户 “零就业”家庭,每户已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开发出近5000个公益性岗位

  张道莲是上坪集中安置区一区管委会书记,每天一上班,就有群众来问:“张书记,有没空缺的岗位哦?”张道莲说,安置区50%的人在地震后成了下岗人员,家里成了“零就业”家庭。像马伦,已过了60岁的上岗年龄,但考虑到老人家还要抚养12岁的孙女,管委会破例安排他上岗。

  青川县鼓励各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目前,已有公益性岗位4955个。针对“零就业”家庭成员普遍存在文化低、无技能、年龄偏大的实际情况,青川县就业服务管理局在保洁、“三孤”护理、废墟清理等公益性岗位上对他们进行优先安置,确保1890户“零就业”家庭每户至少有一人就业。

  内外发力多手段援助

  截至9月初,广元市地震灾区通过专项就业援助行动就业的已有9万多人,其中本地就业5万人,异地就业4万多人。

  广元市迅速制定出灾后就业援助政策。对凡有就业愿望者,一律实行免费培训。将不愿、不便外出的困难劳动者安排到公益性岗位。对受灾企业恢复生产愿意吸收灾区劳动者的,享受税费减免政策。

     “浙江企业把就业岗位送到了家门口。”家住青川县姚渡镇的李军在9月5日举办的 “浙江-青川劳务信息平台建立暨对口现场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到浙江德清一家车业公司担任机械技术员。目前,已有1300多人准备近期赴浙江工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