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派出所工作十几年来,吴金生始终视群众为亲人,真心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他想方设法帮助无助儿童生活、求学,力所能及地帮助无助儿童家庭走出困境,用真情换来了一个个贫困家庭的生机。他是群众真心喜爱的“老吴”,是无助儿童信赖的“好爸爸”。
为无助儿童撑起一片晴天
“我有一个警察爸爸,一年多来,他就像一棵大树,用那茂密的枝叶为我这颗树下的小草遮风挡雨,他就像我的亲生父亲一样,始终关心着我,爱护着我,他是我最敬爱的人!”这是龙邦镇其龙小学四年纪学生杨作树的一篇作文《我的父亲》里的开篇语。
提起杨作树,群众都说这孩子很不幸。他患有小儿麻痹症,直到8岁才能站立行走,9岁多才会说话。母亲残疾,丧失了劳动力。而杨作树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人靠父亲杨仕勇耕种仅有的一亩田地维持生计,家里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贫如洗。2006年底,杨作树因无力支付学杂费辍学了。贫穷挡不住心灵里希望种子的发芽。杨作树渴望着能坐进教室念书,每当看见同龄人背着书包去上学,他都会不由自主地跟在人家后面,走进学校去,躲在角落里偷偷听别人读书。
2007年初,吴金生担任其龙村驻村民警,第一次走进了杨作树家。他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杨作树正坐在门边专心的写字,桌子上放着半碗玉米粥。吴金生顿时心里一酸,他下决心要帮助杨作树完成学业。几天后,吴金生带着杨作树来到其龙村小学,帮他补报入学手续。杨作树终于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教室。
杨作树重返校园了,可这个家庭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个人的资助不能完全的解决问题,老吴深深明白杯水车薪这个道理。在他的奔走呼告下,派出所官兵捐助了2000多元,龙邦镇政府提供了部分资金,这批“阳光启动资金”为杨作树一家买来了12只小羊、6头小猪、30只鸭子和30只小鸡,让这个贫困家庭开展农副业养殖。一年多过去了,如今,阳光启动资金已发挥作用,每个月卖鸡蛋、鸭蛋、家禽的收入基本可以维持一家的生活。生活有盼头了,杨作树一家人干活的劲头更足了,杨仕勇逢人便夸“是老吴给了我们一家新的生活”。
无怨无悔,愿做儿童引路人
在其龙村,老吴还结对帮扶了村里的困难儿童许秋云。许秋云现就读于其龙小学四年级,母亲早逝,父亲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只能靠给别人打零工和养几只家禽来维持生计。平时,老吴一有空就给许秋云进行文化或心理辅导,还经常叫她到警务室来吃饭,顺便了解她的学习、生活等情况,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做个能够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老吴的真情关怀下,许秋云的学习成绩一直排在班上的前列。为了增加许秋云家里的经济收入,老吴还主动和村委联系,让她的父亲许加万当上了其龙“爱民市场”的清洁工,每个月获得劳动补助200余元。现在,老吴和许家就像一家人一样。许秋云每当获得什么奖励,都是首先向关心爱护自己的吴伯伯汇报。
对扶助的困难儿童,老吴很重视精神关爱。杨作树因自身身体原因,性格有些自闭。为此,老吴只要有时间,就把杨作树接到警务室来,询问了解一天的学习情况,尽心帮助孩子温习功课,同时还不忘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给他们讲一些战斗英雄的故事。杨作树在老吴的照顾下,变得开朗起来,时常缠着老吴,要老吴讲故事,带他一起去巡逻和走访,他们之间的亲密得让不知情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亲父子。一个周末,杨作树上山打柴跌伤了,老吴把孩子送进医院治疗并整天守护在他身边。妻子打电话说家里孩子非常想念他,让他回去看望一下孩子,老吴却说要照顾杨作树。为此,他曾多次遭到妻子抱怨:“你只知道照顾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女儿就是不懂得关心”。每当这个时候,老吴总是极尽耐心地解释,以求得妻子和女儿的谅解。
情注孤儿痴心不改
靖西县孟麻边防派出所是老吴曾经工作多年的老单位。辖区孟麻街陇孟屯有一个小姑娘,名叫许氏瑞,父母早逝,与年过古稀的老祖母相依为命,生活异常艰辛,多次面临辍学。2005年7月,正当全国公安边防部队掀起大走访活动的初期,老吴在入户走访时,无意中得知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心灵深受震撼,从此开始了对小女孩的结对帮扶。有一次,小氏瑞上山劳动时不小心把腿摔伤了,老吴得知后心急如焚,连夜赶到60多公里外的县城给她买药治伤。为了送小氏瑞上学,他向所领导建议,发动民警捐款捐物,经常关心小氏瑞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健康等情况,解除她的后顾之忧。考虑到学校离家太远,祖母年迈多病,为了让小氏瑞拥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把小氏瑞接到派出所吃住。小氏瑞到派出所以后,他每次买衣服、书包或者玩具,都是一式两份,自己女儿有的,小氏瑞都有。为了让小氏瑞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他和其他民警多方联系,把小氏瑞送到南宁市明天希望学校就读。在民警们慈父般的关怀下,小氏瑞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度过了健康幸福的童年生活。如今,老吴虽然离开了孟麻那个地方,但他并没有中断对小氏瑞的帮扶,相反还给她担当了“警察爸爸”,经常回去看望慰问,让小氏瑞倍感温暖。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