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访了学生之后,厦门一中的老师忍不住哭了,他们开始为孩子联系外界资助——昨天,厦门一中全体300多位老师“倾巢出动”,分头到学生家里家访。利用国庆假期家访,是厦门市教育系统正在开展的三项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之一。
初一年的一位老师走出一个男孩的家后,哭了。准确地说,这是男孩的租住地,大约8平方米。老师们激动地对本报记者描述说,你知道吗?它事实上是储藏间,没有窗户,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床铺,只有两张木板。老师们得知,平时妈妈并没有和孩子住在一起,她必须到泉州打工,一个月工资1300多元,540元给孩子租房,剩余的是自己和孩子的伙食费。不到800元能提供给这对母子什么样的生活,可想而知。为了省钱,男孩每天晚上回家自己做饭吃。他向老师坦白说,时常想打退堂鼓,不想上学了。老师们安慰他:你只能靠学习改变命运,有困难,我们一起来帮助你。不过,在走出这个男孩的家之后,老师还是感到有些伤心。
昨天傍晚,一中组织家访总结会,一个议题是:能不能为男孩的妈妈找份临时工,想办法为母子俩找个免费的住处?高中年级的老师昨天走访了一个特殊的家庭,位于老市区的这个家是现在已很少见的瓦片房,但这还不是最糟的,父亲早就去世了,母亲半身不遂,生活无法自理,平时靠年过七旬的姥姥伺候,而后者也是一身病。
看着老师们,姥姥感慨说:学校对孩子太好了,班主任来家访,第一句话就说,你有什么困难要讲,我会替你保密的。现在,学校减免了孩子的学费,还为他申请各种补助。不过,她小心翼翼地说出孙子的一个心愿:想到学校寄宿,这样能节约时间读书,但又出不起寄宿费。家访的老师当场应允:我们会替他向学校提出申请。昨天傍晚得到的消息是:一中将会为这个孩子减免住宿费,除了学校原有的补助,一位老师还为他联系了自己做生意的亲戚,从本学期开始每学期为他提供1000元补助,“10月6日一上课就兑现”。而且,资助人还允诺,今后,如果孩子考上大学,将把资助进行到底。
当然,家访对象不仅局限在家庭困难的学生。厦门一中的校长助理欧阳玲说,老师们有很多感慨,通过家访,看到了课堂上或是通过电话、网络所没办法看到的。她说,我们觉得自己更能了解学生了。
来源:厦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