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人物:残奥经历让田径运动员周洪转会笑了
2008-09-16


北京残奥人物:残奥经历让田径运动员周洪转会笑了

日期:2008-09-15 22:48: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奥运专电(新华社记者张寒 颜昊) 即将年满20岁的河北姑娘周洪转15日站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最高领奖台上,笑得格外灿烂。这位因为残疾而一度极为自卑、羞怯的脊髓损伤运动员,在北京残奥会田径赛场上学会了这个人类最美好的表情。

  “这是我第一次在一个场合看到这么多人为我鼓掌,‘鸟巢’的气氛太好了,”一再强调自己“不会说话”的周洪转这样述说自己参赛的收获,“残奥会给了我很多快乐,让我变得自信。”

  当晚的女子800米T53级决赛中,首次登上残奥会舞台的周洪转在三位美国选手的包抄下勇敢冲刺,以同样1分57秒25的成绩和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杰西卡·加利几乎同时撞线,裁判不得不依靠千分之一秒的差异判断最终冠军的归属。

  “决赛里有3名美国选手,她们可以运用战术,这让我没跑之前很没信心。”一向没有自信的周洪转最大的困难总是出在信心上,不过这次她没让这个困难压倒。连对手加利都无奈地说:“我们是计划运用战术来着,但显然没有奏效。”

  挂上“金镶玉”,再回想以前的自己,周洪转很容易了解其间的差别。

  1988年12月,周洪转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市官庄乡西桥村。3岁时,她因小儿麻痹双腿致残,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法走路的痛苦令她极度自卑。2004年,省残联到黄骅选拔运动员,叔叔背着她去参加体能测试,从此改变了周洪转的命运。

  “那时,家人带我去参加选拔,我一个人缩在角落里,跟谁也不说话,”曾经不爱说也不爱笑的周洪转现在说起过去那个内向的自己,脸上还挂着笑,“因为身体有残疾,家里的姐姐和弟弟都能工作,只有我是个负担,感觉特别自卑。”

  是体育改变了她的性格和人生。9日在女子400米T53级决赛中拿到银牌时,冠军加利的开朗、自信给了她很大的震撼,“残奥会让我增长了见识”。14日在200米决赛中摘取铜牌时,周洪转已经懂得如何大方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我觉得今天的比赛是一场高手过招。不管名次,大家都来了,一起比一比,就挺高兴。”

  从银牌、铜牌,到金牌,周洪转的成绩来自刻苦的训练和顽强的意志。被省残联选拔之前,她甚至从没坐过轮椅,曾经她的双手在训练中磨破了,露出了肉,但她总是咬牙忍住。训练后,她戴的皮手套一攥竟能攥出血来,但她只是在手疼得受不了时拿毛巾咬在嘴里。

  苦寒过后有梅香,这个坚强的河北姑娘在体育道路上获得了成功,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所在,“现在我终于也能为家庭、为国家作贡献了,这让我很快乐”。(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