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2008-09-06

  “我们将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几位贫困大学学子的心声

  9月1日起,全国各高校陆续迎来08级新生。

  灿烂的阳光下,“欢迎新同学”的标语,让许多初入高校的学子们无比的兴奋。

  而各高校设置的“新生入学绿色通道”,更是让一些家庭贫困的大学新生顺利地办理了入学手续。

  在高校新生入学之际,记者采访了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

  来自湖北省襄樊市保康县的肖晓父母早亡,靠学校设立的奖学金读完了高中,今年高考,她以578分的好成绩被西南交通大学录取。

  “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既欣喜,又犯难。”肖晓告诉记者,“难的是无法筹到近万元的学费及生活费。为了挣学费,我在县城一个餐馆打工挣钱。”8月初,学校老师让肖晓去民政局登记办理贫困大学生资助手续。“到了那儿我才知道是湖北省福彩中心资助我们这些孤儿上大学,我当场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肖晓向记者表达了她对社会的感激:“回首18年走过的路,虽充满艰辛,却饱含关爱。如果这次没有福彩公益金的资助,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进入大学的门槛。我感谢湖北省民政厅、省福彩中心及所有好心的叔叔、阿姨们,是他们博大的爱,撑起了我求学之路,扬起了我生命之帆。”“我将刻苦学习,奋发图强,砥砺品格,磨炼意志,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乡有用的人才,以此来回报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好心人们!”

  “每当我遇到困难,总有社会爱心团体和人士帮助,让我觉得不再孤独,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断进取,以过硬的本领、高尚的品德回报社会。”余胜,2008年湖北恩施州理科状元,以662分被北京大学录取。这个阳光男孩身上,记者丝毫看不出他曾背负的苦难。

  余胜7岁时父亲去世,为了不让成绩优异的他和姐姐辍学,母亲选择了出外打工。可是这一去,竟是生死离别。无依无靠的余胜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完成了高中学业。

  “我永远忘不了,自己因交不起学费而得不到新课本时内心近乎绝望的心情;我更忘不了一位好心人向我伸出援手,让我看到了希望,充满了力量。”虽经历过苦难,可余胜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正是这些好心人改变了我,使我变成了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我不敢想象,没有这些好心人,我会是什么样子。可以说,是他们拯救了我,是他们成就了我!”

  今年秋天,余胜即将成为一名燕园学子。社会福利机构和好心人士为他解除了学费的担忧。余胜带着一颗感恩的心走向北京:“大恩言报不言谢,我所要做的就是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蒋晶是四川的农民工子女,靠学校减免学费读完小学。升入有名的华西中学后,为了挣学费,她曾在汽车站卖过票。今年她考入了中国传媒大学,新生报到那天,她通过学校的“绿色通道”顺利办完了入学手续,当老师告诉她贫困生的具体帮扶政策和措施后,她的兴奋之情难以掩饰,“学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我的心坎上;校领导和老师时刻把贫困学生的冷暖挂在心上,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呀!”蒋晶说:“我要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帮助像我一样的弱势群体,使大爱无边的行动薪尽火传。”

来源:搜狐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