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残奥会项目介绍—坐式排球
坐式排球的历史沿革
坐式排球运动最早于1956年在荷兰出现。荷兰军队的伤员协会组织伤残军人进行体育活动时,将当时在其国内开展的拳球(FIST BALL)运动和排球运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发明了适合残疾人进行活动的体育项目——坐式排球。
1975年荷兰人第一次组织了坐式排球比赛,制定了简易的比赛规则,对原来排球场地、球网的高度等进行了缩小和降低,同时明确规定了上场比赛的人数,使之适合残疾人坐在地面上进行比赛。此后,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验,逐渐完善了比赛规则,将坐式排球比赛发展成为适合残疾人进行的体育比赛。
1980年,男子坐式排球第一次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残奥会。
2004年9月17日至27日,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12届残奥会上,首次将女子坐式排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坐式排球女队在雅典发扬自信自强、顽强拼搏的精神,以七战全胜的成绩赢得第12届残奥会冠军,荣获了残奥会历史上第一枚女子坐式排球赛的金牌。
坐式排球的项目特征
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方式与奥运会排球比赛方式基本相同,但有部分特殊规定:例如坐式排球的比赛场地小于6人排球比赛场地;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坐在地上进行比赛,其臀部必须保持与地面接触,不允许站立和行走;在没有妨碍对方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下,允许队员的手和脚越过中线;防守队员可以直接拦截发球等。
坐式排球的项目特征
残奥会坐式排球比赛方式与奥运会排球比赛方式基本相同,但有部分特殊规定:例如坐式排球的比赛场地小于6人排球比赛场地;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坐在地上进行比赛,其臀部必须保持与地面接触,不允许站立和行走;在没有妨碍对方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下,允许队员的手和脚越过中线;防守队员可以直接拦截发球等。
(来源:《北京残奥会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