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残奥会项目介绍—自行车
2008-09-03


2008年北京残奥会项目介绍—自行车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的历史沿革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的历史沿革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自行车的历史沿革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是专门为视力损伤、脑瘫、脊髓损伤、肢体残疾或其他永久性身体残疾的运动员组织的比赛。自行车项目是残疾人体育的新兴项目,开展于欧洲,最早只有视力损伤的运动员在健全人的帮助下,使用双人自行车来体验自行车活动的感受。在1984年的国际残疾人运动会上,首次进行了视力残疾者的自行车比赛。有80余名视力残疾运动员,与他们的领骑员协作完成了比赛。同时,还有脑瘫和肢体残疾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此后,每年都举行一定规模的残疾人欧洲锦标赛。

  在1988年汉城残奥会上,公路自行车赛被首次列入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自行车运动正式成为残奥会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残奥会又增加了场地自行车赛。

  目前,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开展比较好的国家有德国、英国、美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等。2003年,残疾人自行车运动的年度赛事和竞赛规则列入国际自行车联盟的相关文件,竞赛方法和运动员的参赛行为等受国际自行车联盟的约束。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的历史沿革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我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的发展

  我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起步较晚,最早的残疾人自行车比赛是2002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来自全国7支队的肢体残疾和视力残疾共5个级别33名运动员参加了26个项目的比赛。之后,残疾人自行车项目首次列入2003年第6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南京),比赛分场地赛和公路赛两个项目。场地自行车比赛的所有项目全部使用了欧米伽电动计时系统,为我国残疾人自行车竞赛与国际接轨奠定了基础。2004年和2005年分别在甘肃兰州和山东日照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锦标赛。至此,我国残疾人自行车竞赛项目已开设了除手动自行车以外的残奥会自行车全部比赛项目。

  2004年,中国残疾人体协还举办了全国残疾人自行车项目裁判员培训班,建立了规范的残疾人自行车项目的裁判员队伍,为残疾人自行车竞赛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非常重视残疾人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先后多批、多人次地派出代表团参与世界残疾人自行车运动的交流和比赛,并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我国派出6名运动员分别参加场地赛和公路赛中17个项目的角逐。周菊芳(上海)以1分15.491秒打破了LC1级场地1千米计时赛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在公开级的公路个人计时赛获得第7名;汤奇(江苏)以1分18.387秒打破了LC3级场地1千米计时赛世界纪录,并获该项目第3名。徐以梅获得B1-3公开级场地200计时赛第5名和个人追逐赛的第7名;安凤珍获得了LC1级场地1千米计时赛第2名和公开级公路个人计时赛第8名。

  我国残疾人自行车运动已广泛开展起来。目前,江苏、上海、广东、甘肃、河北、辽宁、山东、河南、北京等十余个省市成立了残疾人自行车运动集训队,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训练工作,运动水平不断提升。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的2005年残疾人自行车世界杯赛上,周菊芳和汤奇又分别以38.551秒和49.421秒的成绩创造了LC1和LC3级场地500米计时赛世界纪录,并获得冠军。周菊芳还以12.578秒打破了行进间200米计时赛的世界纪录。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的项目特征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的项目特征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自行车的项目特征

  残疾人自行车竞赛项目有场地项目和公路项目两个分项。竞赛类型分为计时类项目、团体竞速类项目、制胜类项目;比赛方式分为个人出发和集体出发两种;能量供应特点主要为无氧和有氧混合供能、有氧供能;比赛成绩主要以运动员到达终点的时间和顺序进行排名。

第13届残奥会自行车比赛项目设置

第13届残奥会自行车比赛项目设置

  第13届残奥会自行车项目设置

  残奥会自行车比赛分为场地自行车赛和公路自行车赛。场地比赛包括计时赛、追逐赛、争先赛和团体竞速赛4个项目;公路比赛包括个人赛和个人计时赛(集体出发)2个项目。

  视力残疾运动员的比赛,是与一名视力健全的领骑员组成一组,分为男子组、女子组、男女混合组3个组别进行比赛。

  肢体残疾运动员的比赛,是根据不同残疾级别分为男、女4个组别进行比赛。

  脑瘫运动员的比赛,是根据不同残疾级别分为男、女各4个组别进行比赛。

  手动自行车的严重下肢残疾运动员的比赛,是根据不同残疾级别分为男、女各3个级别进行比赛。

  第13届北京残疾人奥运会比赛项目尚未确定。

  (来源:《北京残奥会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