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点亮志愿梦想 记工人体育馆志愿者(图)
2008-08-20

 

  用青春点亮志愿梦想 记工人体育馆志愿者(图)

2008年08月20日10:46  来源: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

工人体育馆志愿者微笑迎接各国友人
工人体育馆志愿者微笑迎接各国友人


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服务北京奥运
志愿者以饱满的热情服务北京奥运

奥运官方网站8月19日讯 “您要去的工人体育馆要先直行至红绿灯,然后左拐,500米后到了。”“先生,这是场馆导游图,请您收好。”……一次次指路不知道方便了多少观众,一张张笑脸不知道为多少人带来夏日的清爽。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在场馆内外,在机场车站,总会看到一个个忙碌的身影,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志愿者。

  张亚奇,是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一个普普通通的大男孩,一副金边眼镜把他衬托得很斯文,深沉的嗓音,说话时眉宇间透露着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他在工人体育馆的观众服务业务口工作,为来自国内外的观众答疑解难。

  张亚奇在开始志愿服务前有一只脚趾得了甲沟炎,他没有将这件事告诉别人,要强的性格使他不允许自己在工作上搞任何特殊化。但是,在上岗的第一天,场馆内拥挤的人群中不知是谁踩到了他受伤的脚趾,他顾不上察看伤口,依旧保持着亲切的微笑继续工作。晚上回到宿舍才发现脚趾的伤口已经感染,在同学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在第二天下班后去了医院,医生说他的脚需要做个小手术。张亚奇知道,他的手术要拔掉趾甲,手术后相当一段时间不能站立、走动。可是,他舍不得来之不易的奥运志愿者工作,他常常回忆当初选拔志愿者的那段日子,他和同学每天都期盼着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他得知自己入选后的兴奋与激动,他在志愿服务协议书上签下自己名字时许下的郑重承诺,这些与奥运有关的记忆令他难以就这样中途放弃。

  最终,他选择推迟手术日期。下一次上岗时,他的身影按时出现在岗位上,一天七八个小时的工作一口气坚持到底,依旧全力付出。他没有将自己的伤情告诉家里人,怕他们担心。现在每晚他都在宿舍按医嘱对伤口自行消毒,吃消炎药,一天的高负荷工作量常常让他顾不上伤痛就沉沉睡去。

  在采访时,张亚奇激动地告诉记者说,他在大一刚入学时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他已经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了,正在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他告诉我们,他的奶奶就是一名共产党员,奶奶最大的希望就是他能够“更好地为北京奥运会服务”,他的父母也全力支持他的志愿者工作,他自己也很珍惜这十几天奉献奥运的日子。

  一段志愿者经历,寄托着三代人的梦想,一届奥运会又寄托着多少代中国人的梦想呢?当巨型脚印从永定门一路“踏”来,我们仿佛看到了十三亿人民齐心筑梦的浩然声势。而梦想的最终实现正是来自像张亚奇这样脚踏实地、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们。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奥运的热爱,他们用自己最真诚的微笑为祖国赢得友谊和尊严。(范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