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事件一:2008年5月12日,一个震动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日子。在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使数万条生命陨落。在千里之外的镇江,人们紧急行动起来,一时间,1.3亿元善款汇集到一起,将镇江人民的爱传向四川。
事件二:几年前,一个名叫“社会妈妈”的爱心行动在镇江大地展开。
不久前,镇江“社会妈妈”中的一员——时任镇江市长的许津荣女士,与镇江的许多慈母一道,用手中的线,为孤残贫困的孩子们编织着“身上衣”。
事件三:为了帮助一位女大学生战胜病魔,为了让一颗善良助人的心不停止跳动,无数镇江人为这位名叫陈静的女生慷慨解囊,上演了一场“满城尽飘黄丝带”的爱心行动。
事件四:两年前,一位与伤者素昧平生的“的哥”,为了搭救一条鲜活的生命,甘愿违反交通法,冒险闯过数个红灯,为伤者争取那短暂的生的希望。结果是令人欣慰的,伤者得到及时医治;英勇“的哥”李顺虎的名字也被人们牢牢记住。
类似的事件不胜枚举,但从每个事件中可以总结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
人们常说“大爱无疆”。爱本身不分大小多少,不分高低贵贱,只要心中有爱,行中显爱,因爱带来的温度,能将坚冰消融,因爱带来的问候,能使误解消除,因爱带来的气氛,能让社会更和谐。
细细品味,镇江城里的爱,既有共性,也不断闪现她个性的火花。共性自不必多说,兄弟城市拥有的爱,几乎我们都拥有。谈个性,或许与镇江的地理区位特点相关,自古以来,镇江便是商贾云集、人文荟萃之地,城市的包容性体现在镇江人的博爱中。
在镇江城里,无论老少男女,无论贫寒富裕,他们都能贡献对同乡的爱,以及对他乡来镇同胞的情。譬如,成功商人童财宝花巨资拍回《镇江沦陷记》手稿,并无偿捐赠给镇江博物馆,他显现的是爱乡之情;普通女市民戚熙娟成为我省首位女性骨髓捐献者,用自己身上流动的血液拯救素不相识者,她显现的是爱人之情;一位乞讨者得知大学生陈静的阳光事迹后,将盆里所有路人施与的钱款全部捐出,他显现的是怜爱之情;每位参与过“百万市民学文明礼仪”活动的镇江市民,显现的则是友爱之情。
如将镇江这座“大爱之城”比作一部传世乐谱,那城中的每个人,每个人心中的爱,就是乐谱上最跳跃的音符!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