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逾花甲的灾区志愿者
2008-07-20
 

  看见电视屏幕上哭泣的孩子,她的心碎了。

  看见地震废墟上活跃着的志愿者,她的心动了。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64岁的曾丽珠,家住市城区常蒿路的一名普通退休工人经常思考着一个问题:我该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

  5月24日,背负着棉被、水桶、药物、照相机,瞒着家人,曾丽珠踏上了开往四川的汽车,开始了20多天的志愿者生活。

  安置点最老的志愿者

  坐了一整天的汽车,5月25日下午,曾丽珠在都江堰下了车。她曾经来过这个城市,记忆中还异常清晰地保留着这个城市的美丽画面,但是眼前的一切却让记忆瞬间破碎。到处是倒塌的房子,一片荒凉的景象让她忍不住哭了起来。找不到落脚的旅店,她只得拖着沉重的行李到了成都,在朋友家落了脚。

  “你这样大的年纪,来这里做志愿者?”朋友不敢相信。

  其实曾丽珠起初也不敢相信自己的做法。她患有胆结石、脂肪肝,还有高血压。但是,她坚定地说:“来都来了,我没有准备打退堂鼓。”

  5月26日,带上简单的行李来到聚源镇安置点,曾丽珠希望能够找点事情做,但是先后两次被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拒绝。她又来到幸福镇安置点,开始被婉言拒绝。她再次主动请缨,终于被接受了。戴上志愿者的帽子,袖子上别上心型的标志,她成为幸福镇安置点年纪最大的一名志愿者,承担起打扫卫生、做心理辅导的工作。

  安置点一个老人引起了曾丽珠的注意。老人的儿、媳、孙子全都死于地震,老伴受到刺激精神失常。曾丽珠主动走近老人,和她拉家常。面对同龄人的安慰,老人的泪水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不停地流。曾丽珠也陪着她一起哭,哭过后,曾丽珠劝她要面对现实。慢慢地,老人就像是找到了知心人,时常主动找曾丽珠聊天,慢慢地,她的情绪也逐渐稳定。

  乐当孩子王

  安置点有很多孩子,有的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已经成为孤儿了。看着孩子的脸上写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无助与哀伤,曾丽珠很心疼。为了抚慰孩子们的心,曾丽珠带着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讲故事。她还从成都买来书籍、玩具。有一个小孩很想要“奥特曼”的玩具,曾丽珠满口答应一定替他找到。到了成都,她跑了好几个店子才买到。第二天将玩具送到男孩手中时,男孩很是惊喜,好几天都沉浸在喜悦中。

  “六一”儿童节前几天,曾丽珠买了几千元的礼物,租了一辆三轮车将几大袋书、玩具送到安置点来。节日那天,孩子们拿着奶奶送的礼物,很开心。曾丽珠和安置点的其他志愿者还准备了一台节目,陪孩子们一起过节。当孩子们表演歌伴舞《感恩的心》时,曾丽珠的眼圈红了。

  曾丽珠很乐观,孩子们也喜欢和她玩耍、聊天。有一天她问孩子们的理想,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七嘴八舌,“我要当警察,可以救很多的人。”

  “我要当志愿者,因为志愿者是好人,就像奶奶一样。”

  “我要当医生。”

  “我要当科学家。”

  ……

  听着孩子们天真的回答,曾丽珠感触很深。“以前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见了灾区的孩子,感觉灾难也使他们长大了很多。”曾丽珠希望,地震留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房倒人亡的可怕场景,还有全社会对他们的帮助。

  用镜头记录真情

  在幸福镇安置点呆了10多天后,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灾区的情况,曾丽珠带上照相机,来到青山镇、什邡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地的服务点。她将镜头对准了灾区无畏的救灾战士,对准了大灾后坚强自救的灾区人民,对准了坚强的生命。镜头中有眼泪、有无助、有悲伤,更多的是希望与坚韧。10多天的“采访”,她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

  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这是都江堰一位伤悲的母亲、奶奶。她的儿媳妇在医院里剖腹生下一个8斤重的大胖小子,几天后地震发生了,家里如今只剩下她一个人。她悲伤得几近疯狂。

  这是一个被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的6岁男孩。男孩的家人在地震中失踪了,来到安置点后一直不说话,也不哭。为了安慰他,安置点的志愿者和他一起做游戏。慢慢地,孩子笑了。曾丽珠用镜头捕捉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这是一群让人感动的坚强的孩子。在热得像蒸笼一样的帐篷小学里,孩子们认真地听讲。尽管有的孩子没有书本,没有笔和纸,眼神里却充满希望。

  这是一个弥漫着悲伤的地方,曾经的校园成为废墟。在聚源中学倒塌的废墟上,摆放着花圈、鲜花。尽管地震过去很多天了,依然有伤悲的父母守在废墟前,等待奇迹的出现。

  ……

  “我要拍摄更多的照片带回常德,让更多的人了解灾区的情况,让更多的人来帮助灾区的人们。”曾丽珠为自己加油。

  她将镜头对准别人的同时,也成为了别人镜头中的主角。身穿志愿者服装的她一头白发,很引人注目,上海、四川、北京等地的记者纷纷采访她。上海电视台的一名姓贾的记者以为曾丽珠是记者,得知她不远千里从湖南赶来做志愿者,很是佩服,一定要采访她。曾丽珠幽默地说:“你姓贾,是个真记者;我姓曾,却是个假记者。”

  在灾区的20多天时间里,曾丽珠曾因中暑差点晕厥,曾因为感冒而持续高烧。“我终于顺利地回来了,朋友、家人都不敢相信我真的去了一趟灾区。”曾丽珠自豪地说。

  回到常德后,她时常想起在灾区所见的一幕幕。她计划办个摄影展,将拍摄的照片给更多的常德人看,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人们对灾区的关注。

来源:常德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