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位漂亮的汉族女孩,吾买尔摇了摇头,支吾着把她打发走了。
可第二天,这个女孩又来了,还找到了毛兰江的主治医生热依汗·西里甫:“医生,我想给毛兰江捐肾。”
“你?”热依汗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你走吧,不可能的。”身为医生的热依汗再清楚不过了:活体捐肾基本上是在亲友间进行,陌生人捐肾太少见了。
从那以后,王燕娜隔三岔五去看望毛兰江。一起聊天,一起吃饭,一起上公园……
“相信这姑娘是真心的!”王燕娜的真诚,打消了吾买尔夫妇和热依汗的疑虑。
“我是B型血,我给他捐肾”
去年3月,新疆昌吉市第四中学高二(1)班学生毛兰江患上尿毒症,已经晚期,必须马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
如晴天霹雳:每周4次透析,一次少则510元,多则1300元。况且,透析也只能延缓病情发展,只有肾移植才能挽救生命。
毛兰江的病情在恶化,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做肾移植,父亲吾买尔的血型与儿子不符,母亲阿孜古丽患有慢性肾炎,而所有的亲戚朋友中,都没有合适的配型。
为了给毛兰江治病,吾买尔卖了房子,还是债台高筑。无奈之下,只有通过媒体求助于社会。
23岁的王燕娜,家境贫困,高中毕业后放弃了学业,靠打工接济家用。
“一个花季青年,如果就这样离去,太可惜了!”“毛兰江,B型血。”王燕娜眼前一亮:“我也是B型血,我给他捐肾!”
第二天,王燕娜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间病房里见到了毛兰江。
“不管以后怎样,爸都陪着你往前走”
非血缘、跨民族活体肾移植,是个新课题。虽然,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开展肾移植,先后完成了直系血亲、旁系血亲活体肾移植近百例。但跨民族帮扶捐赠的活体肾移植,还无先例。
配型结果让医生吃惊:16个配型项目全部吻合!奇迹就这样发生了。
紧接着,医院伦理委员会作第一次审查:人体器官捐赠,捐赠者家人必须知情,必须有亲属签字。而王燕娜的父母并不知情。王燕娜的捐赠愿望,被医院伦理委员会一致否决。
当初,王燕娜决定捐肾时,不想让父母知道:因为视女儿为掌上明珠的父母,不会同意。
今年初,一家电视台的报道泄了密:女儿要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捐肾,父母惊呆了。
“捐肾后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你还没有成家,少了一个肾对以后的婚姻、生育和家庭会不会有影响,你考虑过没有?”父亲为她今后的生活担忧。
“毛兰江太可怜了。他还那么小,明年该考大学了。既然我配型相符,就让我去救救他吧,让他能继续活下去……”泪水在王燕娜的眼眶里直打转。
3月21日,在热依汗医生的办公室。“王燕娜无偿给毛兰江捐赠左肾”的协议书,父亲拿在手里看了一遍又一遍,才转身用颤抖的手签下了:王秀江。
回家的路上,父女俩话语不多。“孩子啊,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爸爸都会陪着你往前走……”王燕娜能掂出这番话语的分量。
“姐,谢谢你给我第二次生命”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宣布:同意王燕娜无偿给毛兰江捐肾。
3月27日,是王燕娜、毛兰江手术的日子。一大早,王秀江来到医院。楼道里,王秀江、吾买尔两位父亲相遇,俯肩相拥,却默默无语。
半年多来,吾买尔夫妇已经认了王燕娜这个干女儿。就要进手术室了,阿孜古丽拽着王燕娜的手,舍不得松开。
两个多小时的手术非常成功。中午12时30分,王燕娜、毛兰江同时被推出手术室。一个健康的肾脏开始在毛兰江体内与他共生。
王燕娜无偿为毛兰江捐肾,也创下一项医学纪录:新疆首例非亲属跨民族活体异性肾移植手术成功!手术3天后,王燕娜见到了换肾后的毛兰江:原本脸色灰暗、精神不振的毛兰江,脸上泛起了红润。毛兰江紧紧拉着王燕娜的手:“姐,谢谢你给我第二次生命!”
一个汉族女孩,无偿给一个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少年捐肾,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我没有那样伟大,我只希望他能好起来!”王燕娜说。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