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爱谱写人间真情
2008-07-05

  经过抢救治疗恢复健康、准备马上出院返回广元重建家园的青年汉子罗小军,面对四医大唐都医院热烈欢送他的人群,感激不已。紧紧搂住张永生院长的双肩泣不成声地说:“唐都医院的医生护士是我的亲人,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将来有机会重游西安的时候我一定再回来看你的……”

  患难见真情,关键时刻方显人民军队本色。罗小军的一番话代表了其他81名住在唐都医院爱心病房全体伤员的心声。的确,在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面前,在紧急接收抢救四川灾区伤员的特殊战斗中,唐都医院党委和全体医护人员勇于承担、乐于奉献、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民军队之大爱,谱写了人间真情之壮歌。


欢迎伤员入住准备工作周到入微


  5月21日早上7时,当距离震区伤员到达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唐都医院爱心病房前已经挤满了欢迎的人群,张永生院长、项革政委站在方队最前面。宽大的横幅上“把爱心病房建成伤员之家”一行金光大字不断映入人们的眼帘。

  为了欢迎震区伤员入住,唐都医院做了非常紧张而又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前一天,爱心病房的近百张病床上还住着其他的病号,当接到上级接收震区伤员的紧急通知后,他们迅速组织人力搬迁,并把爱心病房收拾得焕然一新。新床位、新被褥、新标示,创设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整洁的休养环境。

  为了方便震区伤员,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安装了5部爱心电话,免费供伤员和陪护家属使用。为每个伤员及其家属发放了夏季T恤衫,并在病房准备了梳子、牙签、温馨提示卡等生活用品,处处体现出“家”的感觉,帮助震区伤员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抽调全院最强医护力量,组成骨科、胸腔外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四个专家组,组建了88人参加的爱心医疗队,备足了相关药品、器械和抢救用品。就在伤员到来的头一天晚上,张永生院长、医教部袁军副主任还对所有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直到深夜一点还没有休息。


第一时间了解病情制定抢救方案


  5月21日早上8时30分,四川震区81名伤员紧急入住唐都医院爱心病房,抢救工作马上展开。
当伤员们被志愿者七手八脚抬上病床的同时,安排专人负责的医生护士已经守候在床边,第一时间开始了解病情检查伤势。按照医院的要求,对所有伤员的病情必须重新进行认真的检查,做到不漏诊、不误诊。

  因为震区的医疗条件有限,检查发现转来的伤员中很多伤口出现感染,其中三名重伤员截肢部位   严重红肿,疼痛难忍。骨科李军副教授等及时进行清创处理,缓解了伤员的病痛。特别是35岁的女伤员吴丽华,地震时被山上滚下来的乱石砸伤,震区医疗队诊断为肋骨骨折和腿骨骨折,简单处理后,转过来继续治疗,但病情检查发现,吴丽华不仅存在多处骨折,更要命的是因地震压伤,造成膈肌破裂,长达20多公分,肝脏疝入胸腔,虽从体征外表看症状不明显,很容易漏诊,但随着时间推移,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危急生命。胸腔外科李小飞主任、程庆书教授即时对吴丽华实施了紧急膈肌修补手术,经过5个小时的精心操作,手术获得圆满成功,为伤员排除了致命隐患。

  在仔细弄清所有伤员病情的基础上,当晚各科室组织了院部领导参加的大会诊,为每个伤员制定了详细的抢救治疗方案。会诊完毕,虽然已是深夜12点,但专家教授们又都分头走进了自己分管的病房,开始夜间巡查。


抢字当头,救字领先,争分夺秒抓紧手术


  5月24日星期六,为了争分夺秒尽早救治伤员,这一天骨科全体人员放弃休息,连续展开7台手术,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主刀大夫都由高级制成担任。全国著名骨科专家范清宇教授虽已年近7旬,心脏做了两次手术,放了5枚支架,但他不顾自己身体,谢绝科室劝阻,执意要上手术,而且连续上了两台手术。他非常动情地说:“看到伤员们伤成那个样子,谁还坐得住啊!”

  当天下午3时,七台手术全部成功。被诊断为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截瘫、左侧肋骨骨折伴血胸、骶尾部褥疮病变的54岁范家碧女士术后连声说:“感谢解放军,感谢唐都医院!”

  唐都医院骨科自接受震区伤员以来,真可谓“人员减半、任务翻番”。爱心病房的81名伤员中,属骨科的53名,占伤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连日来,骨科在抽调6名医护人员赴震区前线的同时,又要承担这批伤员的抢救任务,而科室平时工作量丝毫未减,在这种非常情况下,全科同志以临战姿态团结奋斗共赴危难。钱济先教授的妻子患有尿毒症,经常要做透析,他无暇顾及。有几个同志家里的孩子都要参加今年高考,需要辅导和关照,也无暇顾及。余震不断,看着别人家搭帐篷或开车出行躲地震,他们更是无暇顾及。此时此刻,除了工作还是工作,紧张完了又是紧张,病房成了他们的家。科主任马保安忙完震区伤员又忙科室病员,管了院内的,又要负责前线的,吃饭也是在办公室吃的盒饭,睡觉在科里找个沙发,几乎每天都要连轴转地工作15个小时以上。他说:“责任重大啊,接收伤员是组织的信任,绝不能让任何一个伤病员在我们手里出问题!”

  目前,81名伤员的治疗恢复情况非常理想,并陆续出院重返家园。其中53名需要做手术的伤员全部成功进行了手术,一例病情危重因砸压造成截瘫和急性肾衰,时刻会有生命危险的30岁伤员杨清平,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和不间断的透析,也已恢复了肾脏功能,度过了生命危险期。另外,不少出现心理障碍的伤员经过心理干预治疗,也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让病房成为伤员温馨的家


  震区伤员是地震劫难的幸存者,既有身体的创伤,又有较大的精神刺激。为了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获得一份好的心情,唐都医院想方设法在病房营造关爱温馨的氛围,让病房成为伤员之家。

  当伤员刚刚住进爱心病房,有的头发里面钻着沙子,有的衣服上还粘着泥土的时候,护士长赵艳立、安丽君就带领护士们和志愿者忙着给伤员洗脸、擦澡、换衣服。她们说,医疗护理固然重要,但对震区伤员来说,生活护理和精神护理也许更为重要。因此,不少护理人员尽管整天忙碌得面带疲惫,可一见到震区伤病员依然笑容灿烂。当有的伤员心情不好拒绝打针吃药的时候,他们就请来四川籍志愿者做翻译,共同安慰劝导,使其欣然接受治疗。当有的重伤员伸手抬腿不方便的时候,他们就给喂水喂饭,端倒大小便。

  为了伤员们吃上家乡的可口饭菜,院里特地聘请了川籍厨师,每顿保证6菜1汤,并送饭到病床前。为了让伤员们精神愉悦,院里还统一组织他们到兵马俑、大雁塔等名胜古迹参观游览,组织观看音乐歌舞等活动,特别对震区小伤员,他们还给予特别照顾,在政治部赵公智主任的具体安排下,把适龄儿童送进了幼儿园、中小学,帮助中断学业的学生们重新走进课堂。还给适逢生日的小伤员送上了生日礼物,尤其是六一儿童节,组织开展了震区小朋友和唐都医院幼儿园小朋友共度佳节的联欢娱乐活动,引起全国广泛关注的“敬礼娃娃”小郎铮和“芭蕾女孩”李月也一起参加活动互动,整个场面天真活泼,其乐融融!

来源:中国军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