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东北角,有一所特殊的“学校”——上海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戒毒所成立13年来,几乎每天都上演着惊心动魄的故事,也记录着一段段人间真情。
“出去后一定要好好做人”
王某有着许多年轻人向往的履历。1980年出生的他曾经是一名中共党员、武警战士;在部队,他曾参与过缉毒,对于毒品的危害性他十分清楚。但他却鬼使神差地成了一名“瘾君子”。
部队复员后,王某来到深圳打工,谈了一个女朋友,“一次和她吵架后心里感到非常苦闷。朋友见我愁眉苦脸,劝我吸一口那个东西就不烦恼了,就这样我不知不觉地开始了吸毒和贩毒。”
今年4月,这位已经到上海打工的年轻人第四次贩卖毒品时,被上海警方抓获后送进了强制戒毒所。
这位湖南娄底新化县出生的年轻人对记者说:“这里的管教干部对我十分好,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戒完毒出去后,一定要好好做人!”
1976年出生的冉某曾经是西南政法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一次因醉酒后与同学打架被学校除了名。“后来在家心烦时,为了解闷,就吸起了海洛因。”
冉某来上海打工后,因一时找不到工作,又吸食起了毒品。这位如今已有妻子和一名8岁儿子的戒毒者见到记者时,悔恨不已,要求记者转告社会上的其他人千万不要碰毒品,“这东西害人!害家庭!害社会!”
吸食新型毒品呈上升趋势
上海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是上海市惟一一家强制戒毒所。这里拥有1000多张戒毒床位。据副所长李煜介绍,虽然近年来本市禁毒工作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受国际毒潮泛滥等影响,吸毒贩毒仍处于蔓延状态。
市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前毒情主要呈现如下特点,一是毒品大宗案件中缴获的毒品数量显著增长。今年一季度侦破的24起千克以上毒品案件中,缴获的毒品数量达90.89千克,占一季度缴毒总数的73.2%。二是新型毒品蔓延迅速,今年一季度缴获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占缴毒总量的74.19%,全市新滋生吸毒人员以吸食新型毒品人员为主。三是吸毒人数增长势头未得到遏制,截至今年3月底,本市有吸毒人员34429人,现有吸毒人员超过1000人的区县有15个。
必须依靠多学科综合治理
“要真正戒断毒瘾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复吸是吸毒成瘾者的疾病特征,现有的医疗手段还没有找到能够戒断毒瘾的药物或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李煜说。
戒毒不是依靠医药科技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多学科进行综合治理。如何帮助戒毒者重返社会,是禁毒工作中最艰巨的一项工程。
据介绍,今年6月1日,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禁毒工作的法律《禁毒法》实施,首次明确将自愿戒毒、强制性隔离戒毒、社区戒毒并列作为3大戒毒措施。《禁毒法》为有效降低复吸率提供了制度保障,不仅提供了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和社区康复等戒毒形式,而且每种形式的戒毒期限都得到了法律保障。这样,戒毒人员就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不沾染毒品,并不断巩固戒毒成果,直至彻底戒断毒瘾,重新开始正常人的生活。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