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不需回报但要礼貌 一的哥免费送考9年的苦恼
2008-06-10



 
新华网  2008年06月10日 09:27:43   来源: 新华日报 
 
 

    6月9日下午5时半,当管鸿祥驾驶苏A79071出租车将考生陈燕送到位于宏光路的家时,他9年来免费接送的考生已达9名。“至今只接到过一个考生考后音讯的电话!”老管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

    今年50岁的老管,是南京农垦出租车公司的“全国文明出租车司机”。多年来,他坚持做好事、献爱心,如拾金不昧、途中救人、长年接送病人等等,无怨无悔。其中从2000年开始,每年高考期间,他都免费接送1名家庭困难或身有残疾的考生,从看考场到考试结束,前后要4天。这9年算下来,累计有120多趟、1000多公里,不知耽误了多少出租车生意。

    今年高考前夕,老管照例将陈燕的准考证号、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记进“送考记录本”。本子中那些既陌生又熟悉的考生和家长的姓名,勾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和惆怅——他清楚地记得,至今只有一位考生的爷爷给他主动打过致谢电话,告知孙子考上了安徽的一所大学,而这位考生的父母是一对聋哑人。

    “我做好事绝不图回报,但同你家长、孩子相处几天,也是缘分吧?考上了,报个喜,让我也高兴高兴;考不好,也告我一声,我用车带孩子到郊区散散心也成啊。”老管有点激动。

    记者就此采访了南京爱心车队队长陈立新等几位爱心司机,他们也都经历过老管的遭遇。不过,他们对此的态度却十分迥异:有的人满不在乎,认为献爱心不应图回报;有的人则埋怨那些考生和家长“不懂感恩、素质不高”,双方观点针锋相对。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潘知常教授认为,事实上,管师傅的爱心付出已经有所“回报”。他们的善举经媒体传播后,感染了社会,感动了他人,有利于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社会的承认和认可,难道不是对管师傅们最高的奖赏吗?(林 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