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PK唐山大地震[6]
2008-06-04


汶川大地震PK唐山大地震[6]

李小宁(长篇连载)


  5、地震预防(上)

  1996年4月11日,在唐山大地震20周年前夕新华社刊发消息:“中国河北省青龙县的县城距唐山市仅115公里,但这个52万人口的县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无一人死亡。

  这项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在国家地震局中,以分析预报室京津组长汪成民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同志坚持认为唐山、滦县一带会有大震。1976年7月14日,全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唐山召开,汪成民要求在大会上作震情发言,主持会议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查志远没同意,让他在晚间座谈时说,但强调不能代表地震局。就这样,汪成民利用17日、18日晚间座谈时间,通报了“7月22日到8月5日,唐山、滦县一带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震情。

  代表青龙县听取汪成民做震情通报的,是县科委主管地震工作的王青春。19日一散会,王青春便立刻往回赶,并连夜整理记录,然后报告县里,这时已经是7月21日了。

  当时在县科委工作的陆吉康撰文回忆道,记得当时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决策,既要预防地震,又要避免其他风险,包括不震引起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事实上,临震信息还来自于青龙县自己的两个群测点:从1975年8月开始,这两个群测点投入观测,开始3个月数据有明显的漂移,后来又转入了稳定;自1976年5月起出现较了大幅度的上升,7月17又发现有些跳动。此外,青龙县还从其他一些渠道获得可能有大地震的消息。

  多个相互佐证的信息让青龙县县委书记冉广岐提高了警惕。县里通过广播、会议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形式介绍地震知识,防震方法,还把防汛和抗震结合起来,每个公社安排一名书记、一名工作队负责人具体落实防汛抗震工作等。冉广岐在7月25日青龙县向县三级干部800多人作了震情报告,要求必须在26日之前将震情通知到每一个人。当晚,近百名干部十万火急地奔向各自所在的公社,要求大家晚上到地震棚里住,实在在屋里住的,睡觉不准关窗户和大门。

  7月27日,距唐山大地震不到一天的时间里,马路两边大喇叭里广播着“随时发生地震”的警告。大大小小的商店沿街搭起了简易棚卖货,每个摊位前都有人争先恐后地采购。山坡上、树荫下,大大小小的地震棚里炊烟缕缕。而此时,冉广岐就坐镇帐篷中,指挥青龙县人创造了人类灾难史上的奇迹。

  唐山大地震20周年的1996年夏季,秦皇岛市残联理事会理长、前青龙县副县长刘志新和王青春、汪成民等5人应邀赴联合国,就青龙县1976年抗震的典型事例作了通过公共管理和科学预测达到减灾目的的报告,被联合国有关机构列为“科学研究与行政管理相结合取得成效”的典型。

  对于1976年松潘、平武地震的成功预报,坐落在四川平武县12米高的“松平地震纪念碑”碑文这样写道:

  1976年8月16日、22日、23日,四川省松潘、平武连续发生了两次7.2级和一次6.7级强烈地震。由于地震前,四川省地震部门做出了较好的短期和临震预报,有关部门和地区采取了强有力的防震抗震措施,使人民生命财产及社会经济的损失大大减轻。

  此次地震预报是我国地震史上成功预报中期、短期及临震预报的典型震例之一;赢得了中外地震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成为四川人民和广大地震工作者的骄傲;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四川地震工作者继续探索地震预报的信心,而且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几十位地震学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次前来考察。

  松潘、平武地震的预测预报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四川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地震局1984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