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之后,孩子们的坚强令人动容[组图]
2008-05-21

    来源:新华网

    5月20日,躺在广元市中心医院病床上的何翠青露出笑容。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

    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

    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新华社记者 陶 明 摄

    5月20日,段志秀在用笔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疗队的医生交流。

    段志秀是解放军某部官兵从北川中学的废墟中救出的有危重伤情的女孩,经过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医疗队5天的抢救和精心照料,目前她已神志清醒,各项生理指标正在好转。

    清醒后的段志秀得知自己左腿被截肢后,意志非常坚强,没有流一滴眼泪,该医疗队的医护人员都叫她坚强女孩。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5月20日,一位小姑娘向医生展示她受伤前的照片,她说她有信心变得和以前一样漂亮。新华社记者 郑 悦 摄

    5月19日,在汶川大地震中受灾的北川县的孩子们在帐篷学校里坚持上课学习。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5月20日,什邡县城的两位高三学生在避震棚边的路灯下复习。

    这两位高中生表示:尽管高考推迟了,他们还是要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成绩。 新华社记者 姜 帆 摄

    5月20日,什邡县城的两位高三学生在避震棚边的路灯下复习。新华社记者 姜 帆 摄

    5月20日,学生们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展示的抗灾照片。当日,四川绵阳灾区九洲帐篷学校在绵阳地区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洲体育馆内正式开课。新华社记者 裴 鑫 摄

    5月20日,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当日,四川绵阳灾区九洲帐篷学校在绵阳地区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洲体育馆内正式开课。 新华社记者 裴 鑫 摄

    5月20日,来自北川的一年级小朋友王佳雯正在听课。

    当日,四川绵阳灾区九洲帐篷学校在绵阳地区最大的灾民安置点――九洲体育馆内正式开课。

    学校目前吸收了北川及安县等地的小学至初中年级学生共计2485名,澳门企业为学校捐赠了价值70万元的教学帐篷,绵阳外国语学校和绵阳中学300多位老师将担任帐篷学校的临时教师。 新华社记者 裴 鑫 摄

    5月20日,灾区孩子在“帐篷小学”上课。当日,由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官兵创建的“帐篷小学”正式开课,这所简易学校名为“铁军抗震学校”,40多名学生都来自灾区都江堰市青山镇泰安村。

    在此次地震中,孩子们的学校倒塌了,官兵们将孩子们集中起来一起上课,让孩子的家长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抗灾自救。 新华社记者 李 刚 摄

5月18日,四川青川县乔庄镇学生慧文在帐篷里阅读有关奥运的书籍。她盼望地震不要影响了她看北京奥运会的电视实况。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生活在灾区的孩子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目前灾区正加紧设立临时课堂,确保孩子们尽快复课,同时组织教师和志愿者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各种集体活动,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灾难阴影。

    5月18日,四川青川县乔庄镇学生慧文在帐篷里阅读有关奥运的书籍。她盼望地震不要影响了她看北京奥运会的电视实况。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以来,生活在灾区的孩子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目前灾区正加紧设立临时课堂,确保孩子们尽快复课,同时组织教师和志愿者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各种集体活动,帮助孩子们尽快走出灾难阴影。 新华社记者 陶 明 摄

5月18日,在茂县县城一处灾民聚集的生活区,一名小女孩帮助奶奶迈上台阶。目前,四川省茂县县城已恢复自来水供应,移动和电信信号通讯也基本恢复。

    5月18日,在茂县县城一处灾民聚集的生活区,一名小女孩帮助奶奶迈上台阶。目前,四川省茂县县城已恢复自来水供应,移动和电信信号通讯也基本恢复。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