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勇士冒死开路转移受灾群众[组图]
2008-05-19
 

5月17日,解放军、武警官兵护送受灾群众在都汶公路上转移。

5月17日,解放军、武警官兵护送受灾群众在都汶公路上转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过去只是听说,5月17日,记者两过都汶公路,生死体验,惊心动魄!从都江堰到汶川映秀镇,30多公里道路大多在高山峡谷之间,由于强烈地震,地裂、桥断、车翻,随处可见;垂直上百米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不仅把路封死截断,且滚石飞落,难以靠近,成为名副其实的拦路虎。然而,这是一条通往灾区的生命之线。为了灾区父老乡亲的生命,解放军、武警官兵,不顾山崩地裂,冒死开路,输送救灾大军,转移受灾群众……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5月17日,解放军战士背着老人在都汶公路上艰难前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过去只是听说,5月17日,记者两过都汶公路,生死体验,惊心动魄!从都江堰到汶川映秀镇,30多公里道路大多在高山峡谷之间,由于强烈地震,地裂、桥断、车翻,随处可见;垂直上百米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不仅把路封死截断,且滚石飞落,难以靠近,成为名副其实的拦路虎。然而,这是一条通往灾区的生命之线。为了灾区父老乡亲的生命,解放军、武警官兵,不顾山崩地裂,冒死开路,输送救灾大军,转移受灾群众……

5月17日,解放军战士背着老人在都汶公路上艰难前行。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5月17日,工兵部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争分夺秒地清除滑落泥石。“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过去只是听说,5月17日,记者两过都汶公路,生死体验,惊心动魄!从都江堰到汶川映秀镇,30多公里道路大多在高山峡谷之间,由于强烈地震,地裂、桥断、车翻,随处可见;垂直上百米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不仅把路封死截断,且滚石飞落,难以靠近,成为名副其实的拦路虎。然而,这是一条通往灾区的生命之线。为了灾区父老乡亲的生命,解放军、武警官兵,不顾山崩地裂,冒死开路,输送救灾大军,转移受灾群众……

5月17日,工兵部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争分夺秒地清除滑落泥石。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过去只是听说,5月17日,记者两过都汶公路,生死体验,惊心动魄!从都江堰到汶川映秀镇,30多公里道路大多在高山峡谷之间,由于强烈地震,地裂、桥断、车翻,随处可见;垂直上百米的大面积山体滑坡,不仅把路封死截断,且滚石飞落,难以靠近,成为名副其实的拦路虎。然而,这是一条通往灾区的生命之线。为了灾区父老乡亲的生命,解放军、武警官兵,不顾山崩地裂,冒死开路,输送救灾大军,转移受灾群众……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5月17日,道路被泥石流阻断,“铁军”战士心急如焚。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摄

    5月18日,海军陆战队官兵在转移受灾群众。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5月18日,海军陆战队战士在转移受灾群众。

    地震发生后,有400多名群众在转移途中被困在大山深处的清平乡高桥路段,缺水断粮。18日清晨6时,由海军陆战队两栖侦察队50名骨干队员组成的救援突击队,徒步十多公里的塌方山路,排除千难万险,攀越多处塌方路段,采取分组接力的方法,火速转移群众。截至发稿时,救援突击队将绵竹天池乡和清平乡83名因地震被困6天的群众成功营救到安全地带。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