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救援72小时”中的感人瞬间[组图]
2008-05-16

    来源:新华网

    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地震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这是温家宝在都江堰市一所医院的废墟中,透过缝隙向埋在里面的人喊话。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5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地震灾民安置点看望灾民。这是温家宝安慰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们。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5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地震重灾区四川北川县察看灾情。

    这是温家宝在距北川县县城仅两公里的曲山镇察看灾情时,几名战士抬着一个小女孩从县城方向跑过来,温家宝和随行人员赶紧让路。温家宝说,时间就是生命,要尽全力救人。 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川北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慰问受灾群众。温家宝表示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受灾的偏僻山村,大家要振作精神,坚强起来,互相帮助,重建家园。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川北重灾区青川县木鱼镇慰问受灾群众。

    温家宝表示党和国家不会忘记受灾的偏僻山村,大家要振作精神,坚强起来,互相帮助,重建家园。新华社记者 陶 明 摄  

    5月15日,张春梅被抬出废墟。经过专业救援队员近6个小时营救,被废墟掩埋68个小时的汶川县映秀小学四年级学生11岁的张春梅被安全救出,并被送上直升机转运成都接受治疗。 新华社记者 袁 满 摄  

 5月14日晚,消防抢险队员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将1岁女孩沈天奇从废墟中成功救出。四川汶川地震导致绵竹市汉旺镇建筑物大面积垮塌,许多楼房住宅严重扭曲变形,不少人被埋在废墟中。1岁女孩沈天奇和外祖母江义俊在废墟中顽强存活50多个小时后,被消防抢险队员成功救出。

    5月14日晚,消防抢险队员在四川绵竹市汉旺镇将1岁女孩沈天奇从废墟中成功救出。

    四川汶川地震导致绵竹市汉旺镇建筑物大面积垮塌,许多楼房住宅严重扭曲变形,不少人被埋在废墟中。

    1岁女孩沈天奇和外祖母江义俊在废墟中顽强存活50多个小时后,被消防抢险队员成功救出。 新华社记者 李明放 摄

    5月14日,武警消防战士将晏鹏抬出。

    当日,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记者亲眼目睹了武警官兵经过几小时的拼搏,移开两层楼房废墟,救出被埋在下面40多个小时的北川中学高一年级9班学生晏鹏的全过程。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晏鹏本来已经被甩出了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里面的同学。然而,在他进入教室后,楼房继续垮塌,17岁的晏鹏也被埋在了废墟中。 新华社记者 陈 燮 摄

5月14日,救援人员在喂宋欣宜喝牛奶。     当日9时40分左右,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解放军官兵立即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行驶的地方转运。     10时15分,担架来到了道路中断的三道拐处,在道路中断的地方站着一群人,抬小女孩的担架员一边高呼“让开、让开”,一边急速地往前冲。人们让开了一条路,这时才看见,人群中还有来灾区视察的温总理! 温总理来到小欣宜身边亲切地进行了慰问,由于病情紧急,担架并没有过多停留就继续前行。两分钟后,小欣宜被抬上了来自洛阳协和医院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5月14日,救援人员在喂宋欣宜喝牛奶。  

    当日9时40分左右,北川县城,被压在垮塌的房屋下的三岁小女孩宋欣宜,在已经逝去的父母身体翼护下与死神抗争了四十余个小时后终于获救。

    解放军官兵立即将小女孩放到担架上,往城外救护车能行驶的地方转运。10时15分,担架来到了道路中断的三道拐处,在道路中断的地方站着一群人,抬小女孩的担架员一边高呼“让开、让开”,一边急速地往前冲。

    人们让开了一条路,这时才看见,人群中还有来灾区视察的温总理! 温总理来到小欣宜身边亲切地进行了慰问,由于病情紧急,担架并没有过多停留就继续前行。

    两分钟后,小欣宜被抬上了来自洛阳协和医院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救治。     新华社记者 黄 堃 摄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5月14日,何翠青在木鱼中学地震倒塌的废墟里。 当日,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女生何翠青被埋废墟50个小时后,凭着自己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生还。5月12日的地震发生时,木鱼中学一幢3层宿舍楼发生坍塌,这幢楼上住了400多名学生,除139名学生及时跑出宿舍外,其余人员全部被埋。到14日下午5时共发现201名学生遇难,另有89名被埋学生获救,何翠青是第89名被救学生。

    5月14日,何翠青在木鱼中学地震倒塌的废墟里。

    当日,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女生何翠青被埋废墟50个小时后,凭着自己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生还。

    5月12日的地震发生时,木鱼中学一幢3层宿舍楼发生坍塌,这幢楼上住了400多名学生,除139名学生及时跑出宿舍外,其余人员全部被埋。

    到14日下午5时共发现201名学生遇难,另有89名被埋学生获救,何翠青是第89名被救学生。 新华社记者 陶 明 摄

    5月14日,一位志愿者(左)搀扶着一位从灾区走出的人。

    目前,四川省绵竹市的天池、清平、金花3个山区乡镇的2万多人仍与外界失去联系。至当日中午,在交通中断处的金鱼嘴收费站等地,有清平、天池两乡镇的近100名村民陆续从灾区中走出来。

    村民们称,他们都是跋涉5、6个小时甚至30个小时走出来的,这3个乡镇受灾严重,灾民处境困难,严重缺乏食物、饮用水和药品。  新华社记者 叶建平 摄

    5月14日,来自美国的孙柏安博士(左)在向一名因灾受伤的老人询问病情。新华社记者 杨 磊 摄

    首批救援直升机14日上午成功降落此次地震震中汶川县城,新华社记者徐壮志用海事卫星传回第一张照片。

    图为解放军直升机携带救援物资抵达汶川县城附近的山顶。

5月13日,救援人员给这名被救出的幼童喂水。 记者从四川省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因地震垮塌,县城周边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

    5月13日,救援人员给这名被救出的幼童喂水。

    记者从四川省绵阳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受灾特别严重的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的建筑物因地震垮塌,县城周边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 新华社记者 陈 燮 摄

    5月13日,在四川绵竹县汉旺镇一所中学内,救援人员经过十几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一位女学生。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 摄

    5月13日,救护人员在汉旺镇武都小学废墟上抢救幸存的小学生。

    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救援行动正在积极展开。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5月13日,一位护士不停地与一位被困孩子说话,鼓励他等待救援。

    汶川地震造成四川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伤亡人数目前尚无准确统计。新华社记者 李 刚 摄

    5月13日,在四川省北川县地震灾区,一名北川中学学生在武警官兵帮助下救助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同学。

    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瓦砾堆中。

    目前,大批武警官兵以及当地群众正在加紧救援。 新华社记者 陈 燮 摄

    5月13日凌晨2时许,一名医护人员在四川省都江堰市抱着一名幼童焦急地喊:“还有谁是孩子的亲人?”据了解,这名幼童的父母已经在地震中双双遇难。

    汶川地震使都江堰市区多处建筑坍塌,救援人员正在紧张进行施救抢险工作。 新华社记者 杨 磊 摄

    5月13日,救灾官兵在北川县冒着遭遇塌方和余震的风险,克服重重困难抢救受伤百姓。

    地震造成四川北川县老县城80%、新县城60%以上建筑垮塌,人员伤亡惨重。 新华社记者 杨 磊 摄

 5月13日,救护人员在抢救被困学生。 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救援行动正在积极展开。

    5月13日,救护人员在抢救被困学生。

    四川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在地震中倒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倒塌的校舍中。救援行动正在积极展开。 新华社记者 陈建力 摄

    5月13日凌晨2时许,都江堰市民高国新在救护站讲述他和妻子经消防官兵5个小时的施救,从废墟中被刨出来的经历。

    汶川地震使都江堰市区多处建筑坍塌,来自武警、消防和医疗卫生部门等各方面的救灾队伍已进入灾区,抢险工作连夜进行。 新华社记者 杨 磊 摄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南充震感明显,南充一家医院将新生儿转移到空旷地带避险。

    据国家地震台网最新测定,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 新华社发 成潮生 摄

    5月12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临时护理集中点,医护人员拉起一张布,为新生婴儿建起临时护理区。

    当日,四川汶川地震波及成都,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紧急将病人转移到安全地带避险,积极抢救灾区伤员。 新华社发 魏德智 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