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见闻:民众一边哭泣一边开展自救
2008-05-15

  新华网四川绵竹5月15日电(记者 刘兵) 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后,适逢记者于13日回到距离汶川仅40余公里的家乡--绵竹市探望家人。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记者不但深深地感受到家乡群众面临大难不肯低头的坚强意志,也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群众以及解放军战士对灾区群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

  记者回到绵竹城南车站是13日傍晚6时多,昔日车水马龙有“小成都”之称的绵竹城区在小雨的淋浸中显得萧条了很多,从南门车站到城南街区,已经没有公交车,除了少数值勤人员,基本看不到市民来往。街道两旁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的建筑不同程度地受到地震损毁,瓷砖掉落,围墙断裂,楼体裂缝,让人惊心;有的楼房和平房则完全倒塌,搜救人员正在紧张救援。所有的房屋都没有灯火,只见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帐篷和车辆布满了建筑空地、广场和学校操场,大家冒着危险从家里搬来粮食、柴火和炊具和剩余不多的水,地上一个个简易的炉灶升起袅袅炊烟。

  小雨一直持续到14日凌晨,早上记者骑着自行车从城西到西南镇、遵道镇、九龙镇进行采访。在城西的春溢街,很多市民正排队取水,街头一些卖油条、包子的商贩生意红火。在西南镇,救灾人员正在向受灾群众发放从德阳、成都等地运来的矿泉水。在二环路西段,几乎所有农户的房屋全部倒塌,农户们在田里搭了简易帐篷。西南镇与遵道镇交界的龙蟒河大桥、河堤以及公路部分出现裂缝。

  在山边的遵道镇和九龙镇场镇,记者看到了令人痛心的场景,两个场镇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受灾群众几乎是一边哭泣一边开展自救。遵道镇一位受灾群众悲痛地告诉记者,他在地震中损失了所有门面房和住房,而家人和邻居则全部遇难,最让人揪心的是遵道镇幼儿园,100多名师生被埋在废墟里,多亏解放军战士在12日地震当晚就赶到,救出一半的师生。

  在九龙镇,数十名解放军战士正在紧急从九龙镇小学搜救被困师生,据一名解放军战士介绍,有200多名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师生被压在倒塌的楼里。一些学生的父母在旁边焦急地等待,希望奇迹出现。学校附近一家超市重新开业,一些群众主动排队购买物资。还有很多群众正在从成为废墟的家中找寻材料,搭建简易的房屋。

  一路上,记者看到受灾群众互相帮助的感人场面,不管是摩托车还是小汽车,只要路旁的群众招手,开车人就会停下来,载他们一程。14日下午,由于绵竹没有电,信号也不好,记者乘坐公共汽车去30公里外的德阳发稿,在车上遇到北川籍售票员黄梅。只要听到大家谈论绵竹以外地区的灾情,她就会急切地问北川的情况。她强忍泪水告诉大家,自己的父母和4个兄弟姐妹都在北川,到现在也没有音信。可是她如此坚强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让车上的群众都非常感动。

  记者在路上看到,几十辆出租车满载救援物资,由警车开道从德阳赶往绵竹地震灾区,一些外地企业的大型机械工程车也奔赴绵竹重灾区。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