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心献给学生
2008-04-30


把爱心献给学生
——记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廖开宁
 
 
gx.xinhuanet.com  2008年04月30日 15:12:49  来源:钦州日报
 

    没有豪言,没有壮语,只有执著的追求和奉献。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自治区优秀老师暨记个人二等功,工作20多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绩。今年“五一”前夕,被自治区总工会评为“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就是钦北区小董中学副校长廖开宁。

爱心献给学生

    “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廖开宁说。学生思想上有了疙瘩,他就尽力去开导;学生成绩落下了,他就利用一切课余时间给予辅导。

    2007年,在他接的班里有一名学生的成绩只在中等偏上一点,但在上课几次回答提问的过程中,细心的宋冰芳发觉该生很有潜力。于是,他就利用各种机会和他谈心,鼓励他,树立他的自信心,并帮他找来相关学习资料,对他进行辅导。高考后,该生顺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为了让学生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和家长携起手来,就学生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展开讨论与合作,廖开宁还设立了家校联系本,把学生的在校表现、点滴进步,主动及时向家长反映,还经常写上激励、赞美的话语,学生从中受到鼓舞,更坚定了信心,家校联系本成为了老师和家长、学生沟通的桥梁。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共同进步,他还独具匠心地给家长写报喜信,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后进生也建立起自信心。

工作勇于创新

    廖开宁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研究与反思的过程中,他初步塑成其“以学定教,凸现主体”的教学品格,主要体现了“教学民主化、学法优化、资源活化、个性多样化、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从教以来,他坚持边教边学,边教边研,研为教用。近年来,参与广西自治区课题《农村中学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问题研究》的研究,并负责子课题《农村中学政治科实现课堂教学民主化问题研究》的研究工作,这个课题同时也是钦州市“十五”规划课题,于2005年12月通过市级结题,并获钦州市“十五”规划课题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在研究与反思的过程中,初步塑成其“以学定教,凸现主体”的教学品格,主要体现了“教学民主化、学法优化、资源活化、个性多样化、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做好繁重的教育工作的同时,他积极推进教改。在教法研究改革方面,在反复实践中,探索研究总结出“提纲四环教学法”和“引导—自学—讨论—点拨—运用”的学导式教学法,得到教育专家的肯定。

业余不忘学习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需要,充实和提高业务能力,廖开宁积极支持和投身教学改革。1999年,他考取广西首届21世纪园丁工程班,成为广西首届21世纪园丁工程的培养对象,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的教学方法,拓宽和更新理论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他善于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生的思想实际、社会热点和焦点与政治理论结合起来,深入钻研教材和教法,善于积累教学资料,把课上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付出换来了令人交口称赞的成绩。在2001年任教导主任以来,作为高考主管,他认真组织协调高三教师抓高考备考复习工作和学生的学习、纪律、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在他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小董中学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其中2001、2005、2007年所有高考学科都获钦州市教育局的奖励。(记者 陈 静 通讯员 韦瑞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