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送微笑 真情满三峡
34名外籍医生在宜昌的日子
发表时间:2008-4-25 6:58:27 来源:中国宜昌三峡传媒网-三峡日报
昨晚,宜昌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陈昌福在宜昌国际大酒店,将写有“万里送微笑,真情满三峡”的锦旗送给了美国“微笑联盟”医疗队队长芭芭拉,为该组织在宜昌的免费手术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12天来,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意大利4个国家的34名外籍医生,共为我省9个市州的121名儿童成功实施唇腭裂手术,让他们能和正常人一样,绽放幸福美丽的微笑。
不求回报 每天工作12小时
4月13日,美国“微笑联盟”医疗队一行34人抵达宜昌。在宜期间,他们每天清晨5点半起床,6点吃早餐,6点50分到医院,7点开始查房,7点半开始手术。手术全天不间断,中途不休息。午餐是由市中心医院免费提供的快餐,直接送到手术室。一直要工作到晚上7点左右才回宾馆就餐、休息。
手术期间,34名外籍医生分4组,每组每天做3-4个手术。医疗队副队长、来自加拿大的中医李政谦告诉记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大约每周只做1-2例手术。这次到中国,每个队员都希望尽可能为更多的孩子消除缺陷,于是不顾劳累加班加点。
参加“微笑联盟”医疗队的都是志愿者,不仅手术免费,而且所有的交通、食宿等费用都由“微笑联盟”和队员自己负担。医护人员的往返机票由美国“微笑联盟”购买,非医护人员的都由自己负担。所有队员每到一个城市,每人再捐出约人民币2500元用于手术期间的食宿费用。
不仅如此,与他们同时抵达宜昌的,还有价值15万元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手术结束以后,这些医疗器械将留在市中心医院。
跪地检查 让患者享受最好的服务
4月14日是手术筛查时间。虽然有近200名家长带着孩子排队等候,但是队员们始终忙而不乱,认真仔细。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7点多钟,他们脸上始终保持着神圣的微笑。
为了消除孩子对医生和手术的恐惧,身材高大的外籍医生常常躬着腰,跪在地方为孩子们做检查。手术开始前,他们通过翻译与家长进行详细的沟通,为每个孩子设计最佳的手术方案。手术过程中,每一个年龄较小的孩子都由医生和护士抱入手术室。细心的外籍医生还在手术室堆放了很多布娃娃。每个孩子手术做完,都可以拿到一个布娃娃,让他们在新奇中忘却伤痛。
虽然每天工作12个小时左右,但是晚上,所有医护人员仍然随时“待命”。4月19日深夜12点,一名孩子手术后出现了高热抽筋,值班的医院口腔科医生赶紧给医疗队打电话。来自美国旧金山奥克兰儿童医院及研究中心的儿科医生特米从熟睡中被叫醒,迅速从酒店乘坐出租车赶到医院,很快稳定了病情。
由于工作劳累和气候变化,医疗队中有10多人都生病了。但是除了艾伦因年事已高,于19日提前离开宜昌回香港以外,其他成员都带病坚持工作。
相互感动 让友谊天长地久
12天的日子里,“洋医生”与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工作人员、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宜昌市民在相互感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儿科医生玛丽一大早就高高兴兴地捧着两束鲜花,送给了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石玉和所有当班的医护人员。市中心医院医护人员也在休息时间带领外籍友人欣赏宜昌夜景,品尝西坝肥鱼,参观三峡大坝,游逛广场商店。
芭芭拉说,在宜昌,她收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那就是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熊长权送给他们的三峡工程水晶模型。她对自己花50美元在宜昌街头订做的唐装也非常喜欢,兴奋地说:“中国货,物美价廉!”
4月21日,医疗队员朱丽娅在乘坐出租车时,将装有银行卡和各种证件的钱包忘在了车上。当出租车公司通过市中心医院找到她时,她感动得热泪盈眶。队长芭芭拉说,宜昌人的和善、和气和诚实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钱包是丢在美国的出租车上,大概找不到了。”
昨晚,在离别的晚宴中,与“幸福微笑”行动有关的中外人员会聚一堂,互诉衷肠,依依惜别,有的甚至相拥而泣。因为共同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走到了一起,结下了真诚的友谊。这份友谊将永远留在心中,珍藏在心灵深处。
本报记者 黄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