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女走失海宁 两老人辗转210座城市寻女
2008-03-28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东南快报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找到她,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能再听到她叫一声爸妈。”昨天下午,两位来自海宁的年过花甲的老人———邵嘉堃和王菊芳,背着沉甸甸的公文包来到商报求助,含泪述说了他们2年多来艰辛寻女的历程。

    病女外出散步走失

    2005年8月22日中午11点左右,老人患有精神病的长女邵丽霞照例外出散步,到下午4点多还没返家。老两口和亲友心急如焚,寻遍了海宁的大街小巷,却没有发现线索。

    王菊芳说,女儿从小就乖巧懂事,而且能歌善舞,非常招人喜欢。邵丽霞还有一弟一妹,父母工作很忙,丽霞七八岁就开始分担家务,洗衣服、带弟妹、收拾打扫。高考那年,邵丽霞以两分之差落榜,“那时家里条件不好,要供3个孩子上学很不容易。丽霞很懂事,为了能让弟弟妹妹上学,就放弃复读到一家工厂上班,发了工资一分不少地交给我补贴家用。”

    但意外发生了。24岁那年,邵丽霞因穿高跟鞋扭伤了脚,在治疗时误伤中枢神经,落下了间歇性精神病。2004年,她因此和丈夫离婚,一直和父母住。

    两位老人一直很自责,说亏欠女儿太多, “我们一定要找到她。”

    老人踏上艰辛寻女路

    从此,两位老人踏上了漫漫寻女路。在周边城市寻找未果后,因为女儿有自己到火车站买票想去其他城市的经历,他们就到海宁火车站查询了事发当日下午1点到4点间全国各地途经海宁的火车,并买来地图和列车时刻表,沿着海宁到各地的列车停靠站,逐站下车寻找,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机会。

    年老体弱、经济拮据,都没能阻止他们的步伐。当邵嘉堃从随身带的旧公文包中掏出厚厚一沓车票时,记者为之动容,粗粗一数,竟达700多张。行程南至福建福州,西至九江,却没有一张是卧铺票。

    “这都是为了节省花费。”王菊芳说,2年多来,他们去过浙江、上海、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河南、湖南9个省市的210多座城市,期间住过5元一晚的招待所,吃的基本上是面包和方便面。每到一座城市,就四处张贴寻人启事,到当地派出所、救助站和精神病院查询,但始终没有女儿的消息。

    在寻女过程中,两位老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因为怀疑女儿被拐卖到农村,两人经常翻山越岭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去认亲。一次,他们到江西弋阳的大山里认亲,连日大雨淹没了当地的一座小桥,两人就找来树枝探路,蹚过了及腰深的水过桥。

    “是寻找女儿的信念支撑着我们走了过来。”邵嘉堃说,对找到邵丽霞的人,他们愿重谢3万元。“记者同志,你一定要帮我们把酬谢3万元写上去。”离开报社前,已重复多次的两位老人仍一再嘱咐记者。

    如果您曾看到邵丽霞,或有她的任何线索,请拨打邵嘉堃夫妇的联系电话:手机13567399880,固 定电 话0573 -82901290、0573 -87237033,也可致电商报热线87270000。

    邵丽霞,女,45岁,身高约1.57米,身体微胖,左边下牙第二和第三颗断牙,右手掌背中央有一颗小黑痣,有精神病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