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QQ.com 2008年03月13日09:42 深圳新闻网
陈飞/漫画
深圳新闻网讯 (记者 马东梅)昨日是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很多市民想在节日里种上一棵树。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想法在实际操作中却遭遇了诸多“尴尬”。有市民不禁感叹:植树节里植树难啊!
尴尬一:
去哪儿植树成首要难题
昨日,市民钟小姐兴致勃勃地想和家人一起去植树。可是,去哪儿植树却成了令她头疼不已的大问题。她多方咨询,都是无果而终,无奈她取消了植树的计划。想植树真的这么难吗?昨日,记者也体验了一下种树的甘苦。
记者首先致电深圳市绿化委员会,咨询普通市民可以去哪里植树。绿委会工作人员称,植树节当天主要安排的是单位的植树活动,普通市民的植树活动安排在月底,但目前还没有发布通知,具体情况也不清楚,只能等到月底再说。
各大公园是否接待普通市民植树呢?记者先后向莲花山公园、园博园、红树林海滨公园等多个公园管理处了解情况,得到的答复大致相同:今年公园内没有安排市民植树的相关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公园内该种的地方都已经基本种完了,没有空地,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园内的树木种植要符合景观改造的整体规划和布局。
公园也不让种,那自家的住宅小区呢?记者又向居住小区的管理处咨询。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称,该小区内的绿化工作是由专人负责的,目前花草树木的更新换代工作已经完成。如果住户们想参与,只能等几年后再次更换树苗时才有可能考虑。
尴尬二:
非法定节假日有心没空
和钟小姐情况不同的是,李女士虽然知道去哪儿植树,但却因没空去种。
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参加工作好几年了,但单位从来没有组织过植树活动,今年也一样。今年的植树节,丈夫单位组织员工去龙岗植树,可以带家属参加。得知这一消息后,她非常高兴,就去单位请假。单位领导对她说,虽然植树是件好事,但毕竟植树节不是法定假日,不能因此耽误了正常工作。李女士只能“安心”上班了。
在采访中,很多上班族都向记者表达了想在植树节里植树的想法。但他们也说,如果单位不组织的话,那么这种想法只能是一种奢望。记者了解到,从1981年第一个植树节开始至今的28个植树节当中,只有8个植树节是在周末,其余20个都是正常工作日。李女士说,上班的人都不太可能为了种几棵树,向单位请假,说不定还因此被老板扣工资。这种有心愿而没时间的现实,让大家感觉很无奈。
尴尬三:
成本过高难履行义务
除了“到哪里去种树”、“没时间植树”这些问题之外,植树成本不断提高的现实也让很多人望“树”却步。
昨日下午,记者从深圳市城管局了解到,市绿色基金会可以组织相关植树活动,于是致电咨询。市绿色基金会一位刘姓秘书长介绍说,他们组织的植树活动一般是先由单位统一报名、交费,然后约定时间由单位组织人员去种。每个单位最少植树10棵,每棵树需要交费390元。其中树苗、工具、植树地点、后期养护等都由绿色基金会提供和组织。个人也可以参加,但也最少要植10棵树,也就是说,想以个人名义完成植树愿望,费用至少是3900元。针对交钱植树的做法,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他们均表示,自己不会花这么多钱去植树。不是不愿植,而是植不起。
到较远的农村植树怎么样?市民王先生说,他原本也想过在周末带孩子去农村植树,但很快这个念头就被打消了。他说,买树苗、准备工具需要的费用自不必说,来回的交通费、伙食费可不是笔小数目。对于工薪阶层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相关链接
市民担忧
1、植树节成为作秀场
市民王先生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植树没什么不好,但是千万别让植树节成为某些人的作秀场。
2、植树节习惯性冷漠
市民张小姐称,长期以来,植树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居民,以至于上山植树已经成为很多人遥远的回忆。
市民建议
1、开辟公众义务植树区
市民陈先生呼吁,政府部门可以组织市民,比如在植树节这天或者靠近植树节的周末,组织普通市民报名,在市内设置多个公众义务植树区域;或者长设多个市民植树区域,接受市民长期报名,缓解广大市民义务植树难的问题。即便是收取一定的费用,相信很多市民也是乐意的,这样还能减少政府在绿化方面的投入。
2、让植树节经常化
市民毛先生建议,让植树节变得经常化、日常化,避免大家只有在植树节才想起植树。
3、由植树变成养树
市民赵小姐称,像深圳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年复一年种树,可种的地当然是越来越少。因此,市民可以变“植”树为“养”树。
(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