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8-02-22 11:20:02 来源:楚天金报副刊
图为:陈锐在捐资助学仪式上发言(资料图片)
他白手起家,现在身家千万;他爱管闲事,赢得各界敬重。在人民大会堂,他满怀深情地说,愿天下不幸的人都幸福;在西藏阿里,他的名字被深深地刻在扶贫纪念碑上。过去的10年里,他已捐赠了二百多万元;最近,他又作出决定,去世后将资产全部捐给慈善事业。
两度相助外地司机
已是天命之年的陈锐,有许多“头衔”:恩施州政协委员、来凤博爱超市总经理、来凤县工商联副会长、来凤县个私协会副会长、来凤县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是州政协委员,妻子彭建秋是来凤县政协委员。
除了这些,因为他爱管“闲事”,在来凤民间,一直有着一个称呼:精神堡堡长。
2007年3月,湖南龙山县城的一辆出租车开到来凤县城。返回时,车上一下子挤了8名乘客。司机见人多,就要求下来几个人。正在这时,来凤某部门执法人员巡查到此,不由分说地将出租车扣押并开出罚单,理由是出租车超载。
司机不服:“我的车停在那里,是乘客们自己抢着上的,我又没运行,凭什么要处罚我?”于是,他通过打听找到了陈锐。
陈锐到该执法部门一了解,情况和司机所反映的一样。于是,他跟办事人员协商:人家车上虽然挤上去了8个人,但车辆并未运行,不能算超载,司机的款不能罚。
办事人员同意放车后,他离开办公室。没想到两个小时后,那位司机又找到陈锐反映,他的车并没有被放行,而且依然被要求交罚款。于是,他再次出面协调,直到这辆被扣的出租车真正被放行。这位外地司机拉着他的手激动得连声道谢。
这样的故事,在陈锐身上发生过很多。
爱心捐款已达200万元
“陈锐是个热心人。去年,我们企业一度面临困境,是他出面联系,兄弟企业为我们筹资400多万元,让我们渡过了难关。”来凤的一家民营企业在谈到陈锐时这样说。
有一件事,大多数来凤居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2003年4月,来凤县三胡乡讨火车村村民覃道德到浙江金华市一建筑工地打工,后因腿部受伤,以拾荒为生。2003年6月14日晚,他被一辆外地卡车撞倒后不省人事,后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但因肇事车辆逃逸,到7月10日,医院已为覃道德垫付了16000多元医疗费。8月6日,医院派专车和医师将覃道德送回家乡疗养。8月7日深夜,陈锐得知这一情况后,将覃道德接到当地最好的骨科医院治疗,并为其支付治疗费3万元。
陈锐经商,是个偶然的机会。1991年,他为朋友担保,从重庆赊了一车货而朋友没有偿还能力,于是他接手朋友的小商店。由于诚信经营,他的小商铺生意越做越红火,直到后来开办“博爱超市”,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从1996年开始,他就用赚来的钱回报社会。十多年来,他共为残疾人、贫困学生捐款达200万元。
正是因为他有一颗扶贫济困的热心肠,2005年7月22日,来凤县光彩事业促进会组建后,该县的工商界人士一致推举他为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挑起了这副担子,陈锐就把他的大部分精力放在扶贫济困上。
小鲁(化名)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07年,他在来凤一中以613分的成绩考入同济医科大学。但是,因家庭贫困,他无法入学。陈锐知道了这个消息后,立即上门调查了解情况。“这孩子的父母属老来得子,年事已高,家里连喝水的杯子都没有。为了给他凑学费,小鲁两个才几岁的外侄每天都去帮人给玉米脱粒,一分钱一个,手上磨得尽是血泡。”村民们告诉陈锐。后来,陈锐代表县光彩事业促进会,给小鲁捐赠了2000元,让他顺利进入大学,并负担起他大学期间的生活费。
从2002年开始,陈锐及来凤县光彩事业促进会就对75个残疾人进行长期救助,每月发给他们50元的生活费;截至2007年9月,他们已对327名贫困生进行过资助,一份长长的名单上,记载着一个又一个爱心故事:年迈的老人、不幸的家庭、丧失父母的孩子……只要是陈锐知道的,他就伸出温暖之手帮他们一把。2007年9月,在来凤县第一中学的捐赠仪式上,来凤光彩事业促进会为57名贫困生共捐款6.7万元,陈锐个人还捐款3万元。
在陈锐的带动和感染下,来凤县光彩事业促进会由当初的7家会员发展到现在37家会员。现在,促进会的账户上已存有二十多万元善款。“我们的会员都是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在参加光彩事业促进会活动的同时,还各自救助一批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陈锐说。
承诺去世后捐出全部资产
2007年9月20日,陈锐夫妇面对众多的新闻记者宣布:“经我全家人同意,我决定当我去世后,将属于我自己的两千万元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以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陈锐作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
还在2004年,陈锐作为关心公益事业先进个人,就被湖北省政府推荐参加全国表彰大会,他在人民大会堂作了题为《愿天下不幸的人都幸福》的演讲报告;当年,因为给西藏自治区贫困地区捐款,他又被西藏自治区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在阿里地区的扶贫纪念碑上,陈锐的名字赫然在目。
今年50岁的陈锐,虽然已是身家千万,但个人生活却非常俭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买车,就连吃饭,他也是和超市的员工们一起吃工作餐。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彭建秋对他的事业非常支持。在加拿大皇家医学院留学的女儿陈荻,得知父母欲将两千万元的资产捐赠给慈善事业时,从大洋彼岸打回长途电话:“爸爸妈妈好样的,我大力支持!”
现在,陈锐已准备将他的超市更名为“慈爱·和爱·和谐”超市。“这个名字就是我女儿起的!”陈锐一脸自豪地说,“比起一些大企业家,我不是很有钱。但是,我在用自己的良心回报社会,也希望更多的企业家回报社会——因为是社会给了我们财富,天下不幸的人,有权利得到幸福!” (记者王祥楠 通讯员陈千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