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新快报
广州官兵破冰闯七关送救命粮[组图]
冰路难行,裹着厚厚冰棱的高压电线挡住去路,战士破冰开路。
冰封23天缺粮缺物,近万灾民生活频频告急!昨日的韶关乳源县大桥镇,一场声势浩大的救助灾民行动在军民之间全面展开。
为了将近百万元急需物资送到受灾最严重的大桥镇红云村,本报记者跟随救援官兵,冲破4公里冰封道路阻碍,其中的艰辛很难用文字完全描绘出来:4公里的路走了3个小时、官兵们双手冻僵、救援军车数次遇险……当救灾物资顺利发放到灾民们手中的时候,灾区人民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为了受灾村民乳源县总动员
还有一天,就是新年了,但在遭遇了特大冰雪灾害的韶关乳源县,依旧有数万百姓被困于冰天雪地的村落中。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大桥镇等地超过4万村民被困时间最长,达到23天,这些灾区的水、电、通信已全部中断,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村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也严重不足。
“我们要让所有灾民过上一个祥和、幸福的新年,更不能让他们饱受饥寒困苦!”这是乳源县委、县政府对百姓的承诺。从昨日开始,全县2500多名干部投入到了救助灾民的行动中。
昨日,乳源县集中了大米、食用油、棉衣、棉被等价值数百万元的救灾物资。参加救援的乳源县公安局副局长徐越健告诉记者,现在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救援物资送到灾民手中。
“就是背驮肩扛也一定不能让百姓饿着!”徐越健告诉记者,当日该县已分成几十个救援小组,“全力以赴把所有物资送到灾民家中”是所有人最终的使命。
电线杆挡住去路,官兵奋力将障碍清除。
村庄受冻24天路面覆盖厚冰
乳源县大桥镇红云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这里已冰封24天了,整个村共有1800多村民,现在,有些村民家中已断粮多日。更为不利的消息传来了,该村离坪乳公路还有4公里,而在通往该村的路上,已覆盖了厚达30余厘米的冰雪。
县安监局局长陈凯、公安局副局长徐越健共同负责这个村的救灾任务,他们计划为该村送去4吨大米和其它物资。
“只有依靠车辆才能将物资送进去,我们首先想到了正在这里抗灾的解放军!”当日上午10时,徐越健找到了广州军区某炮兵师某团,当该团领导了解情况后,立即派出了12名官兵和一辆军用卡车,成为了整个救援工作的急先锋。
刚运到的猪肉送给了五保户,让他们能过个好年。
运输车往下滑离沟渠50厘米
担任此次任务的共12名官兵,在排长张飞奇的带领下,一辆满载5吨救灾物资的运输车,于中午12时10分从坪乳公路开始向4公里外的红云村进发。
此时的天空,下起了大雨,而通往红云村的公路上,全被厚厚的坚冰覆盖着,车辆根本无法进入,但官兵还是决定冒险进村,并给车轮装上了防滑链。
车辆刚驶上冰层,整个车便不听使唤地摇晃起来。坐在车上的记者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心跳加剧。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一切才刚开始,更艰难的路还在后面。
车轮始终都在打滑中前进。走完500余米的路程,运输车面前是一个长达30多米的斜坡,两旁却是数米深的沟渠。但上坡的路还没走到三分之一,运输车熄火了。
“往后倒,往前冲……”张排长第一个跳下车不停地指挥着,但经过几次尝试,运输车仍然没有顺利开动,更危险的是,整个车轮都陷入了几十厘米厚的冰层中。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运输车不听使唤地往下滑。就在这时,一名战士眼疾手快地用一个木块塞住了后车轮,车才停下,而此刻,车离一旁的沟渠不足30厘米。
“拿工具,在坡上破冰,为车打开一条路!”张排长和所有战士没有犹豫,立即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铲刀和铁锤,开始清理路面。
官兵们都在拼命地铲着积雪,不到五分钟,他们的脸都被冻得通红,大口地吐着白雾。为了方便干活,不少解放军脱了军大衣铲雪,硬是在厚厚的积雪上凿开了两条小道。半小时后,当运输车艰难地冲上坡顶时,在场的人都欢呼起来。此时,记者看到,所有官兵的衣服都湿透了。
兵们送完救灾物资返程时,一位村民双手合十表示感谢。
四公里长冰路三小时后闯过
然而闯过了艰难的斜坡并不代表前方就是康庄大道,下午1时32分,运输车再次碰到了新的障碍物。一条被冻断的电缆拦在了路中央,记者看到,一条原本只有手指粗细的电线,被冰冻后变得足有电线杆粗。
解放军们只好再次下车用铁锤把冰挂敲掉,随后继续前行。车在缓慢爬行,司机王侦展士官告诉记者,由于冰太厚,行驶非常危险,车速一直没超过5公里/小时。
行驶不到300米后,一棵横在路上的巨大断树再次挡住了去路。无奈之下,官兵们再次下车,他们首先用铁锤将树干敲断,然后,“一头一尾,我们用肩扛着移开它!”在张排长的死命令下,大伙都把身上的大衣再次脱下,所有官兵硬是将这根重达数吨的断树搬开了两米多远,直到车正常通过……
运输车在这条4公里的冰路上,一共7次遇到了“拦路虎”,但庆幸的是,每一次都在战士们的努力下化险为夷。就在移开一组高压电线时,两名战士的双手不幸被锐利的电线划出了多条血口,顿时鲜血直流。但受伤的战士甚至来不及包扎伤口,又投入到排障之中。
下午3时15分,满载着村民急需物资的军用卡车终于驶进了红云村。望着弯弯的冰雪之路留下的深深车轮痕迹,望着几近成为雪人、衣服湿透的12名子弟兵,在场的记者和村民的心都被深深震撼了。
一杯茶一支烟村民感谢官兵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人民子弟兵,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送来了温暖!”军车还未停稳,红云村的村委主任来了,所有村民来了。寒风冷雨中,车未停稳,官兵们就跳下了车,在不到半小时内,12名钢铁汉子硬是将重达5吨多的物资搬上了该村的办公楼。
外面的气温已达零下6度,官兵们却满身是汗,一名战士干脆穿起短袖搬起物资来。
热心的村民来了,他们人人手中端着热开水,手中拿着香烟,送到官兵手中。“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用客气!”没有更多的话,官兵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据村委会主任马兴荣介绍,他们已与外界失去联系24天,这是首次有车顺利进村,并把救灾物资运到。不过,全村有400多户1800多人,这些救灾物资难以满足全村的需求,只能发放给低保特困户。
下午4时,救援小组原路返回,此时气温再度下降,运输车的挡风玻璃都结起了厚厚的冰。
回来的路上,尽管很冷,但车厢内,却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