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姑娘引领湿地使者
2008-01-30


新华网  2008年01月29日 13:21:57  来源:江苏公众科技网 

 
    湿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地处我国三江平原最大的低湿沼泽地区,被国际上誉为“亚洲之肾”

    “我们考察的一些地方,用水不太方便,水里甚至连蚂蟥都有,更不用说血吸虫了。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只能注重每一个可能出现隐患的细节,甚至在洗头的水里放了84消毒液。”

    世界自然基金会将2007年度“湿地使者”一等奖授予了中国一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安徽大学环保协会。这家社团的“舵手”,是一位刚满20岁的姑娘,名叫严密。她带领着社团的使者们,穿梭在那些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里,进行调研和环保宣传。

    记者:环保工作要四处奔走,你当初为何选择加入这么一个社团?

    严密:我接触环保协会纯粹机缘巧合。当时,我被校团委新闻中心派去采访得到福特环保奖的环保协会负责人,我们聊了四个小时,我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我加入了学校环保协会,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记者:湿地保护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严密:我们前往苏皖交界地带的石臼湖,考察由饲养螃蟹导致的生物多样性污染,也就是螃蟹食用水草根部引发的湖地沙化,以及养蟹湖区伐树拉网,使得鸟类无法栖息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为此,我们走访了苏皖两省的马鞍山、芜湖和南京三座城市,进行调研和宣传。

  记者:考察过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严密:血吸虫!这种寄生虫分布在南方几乎所有的河流和湖泊里,可以顺着汗毛孔进入人体。在我们考察的一些地方,用水不太方便,水里甚至连蚂蟥都有,更不用说血吸虫了。为了保证安全,我们只能注重每一个可能出现隐患的细节,甚至在洗头的水里放了84消毒液。结果,每个参加考察的会员都大把地掉头发。不过,就算这样也没有人抱怨条件艰苦。大家互相鼓励着,最终还是挺过来了。

    记者:这样的团队精神是如何练就的?

    严密:我们一直推广团结、彼此关心的社团文化。有一次,我们在野外,碰巧赶上一个会员过生日。于是,我故意派给她一些困难的工作,然后和其他会员一起悄悄地为她准备庆祝晚会。等她忙完一天回来,我们就为她过生日,她感动得热泪盈眶。

    我们几个会员熬夜轮班写“湿地使者”材料的场景,我直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凭我们的力量也许并不能让环境改变多少。但环境被破坏时惨不忍睹的景象,每每唤起我们修复的欲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