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平凡中的震撼6
――情缘圆满一个家
谁都想有个家,谁都想有个圆满的家.家人的亲情,家人的相互关爱,家庭的温馨氛围,人世间的天伦之乐――让人想家,让人恋家,让人离不开家。对大多数人来说,有个家,有个圆满的家,这算不上是什么奢求和奢望。但对有些人来说,这可能就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奢求和奢望。
就拿我们单位那个杨福生的小伙子来说吧,只要在他面前一提到“家”,他是那样茫然,那样低沉,那样无奈――。
杨福生这个年龄、体态与我儿子相仿,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技校毕业生,好象“家”与他永远无缘。自从我这个采煤队支部书记、工会车间主席,根据我们新组建队的实际情况,及班组建设小家的实际需要,在班前会上提出开展“登门拜访送温情”活动的那一时刻起,本身就很内向的他,好象霜打的茄子遇秋寒蔫了又蔫。看来他心里一定有病,而且病得不轻。于是班前会后我就与他约定,下班后我们一起唠唠家常嗑。
小杨如期赴约来到我办公室,看他进屋后呆呆地站在哪,我一边给他倒水,一边示意地让他坐下,可他并没有去接我递给他的水杯,而是依然执意站在哪儿。我只好把水放到茶几上,双手搭在他肩上边说:“傻站在着干啥,跟我客气,是吧?快坐下!快坐下!”说话间我们双双落坐在沙发上。这时我们的谈话,也就以唠家常嗑的形式开始了。“小杨,你是什么学校毕业?”“技工校”我接着问,参加工作几年了?“今年新毕业的,才参加工作几个月”“你家住哪呀?”一听到我提到“家”,小杨的脸马上涨红起来,眼睛直盯盯地看着我,半天不说话。看到他这一表情,我很吃惊地看着他,“怎么啦!不愿意把你家住哪儿告诉我?”这时小杨的目光仍然盯着我,还是一句话也不说。“嘀哒、嘀哒”除了摆在我办公桌子上的闹表行走声音外,就是悼到地上一根针的声音都可以听得到。
闹表还在“嘀哒、嘀哒”不停地走着,但屋内却充满着时间凝固的气氛。为了打开这种双方对持的僵局,我起身拿起暖瓶,边示意要给他倒水边说,“快喝口水,看你热的,小脸通红,象个大姑娘似的”小杨本能地拿起水杯,一口喝了个浄光,然后把水杯放到茶几上。这时小杨好象缓过神来,马上起身去抢我手中的暖瓶“王书记,我来、我来”“你快坐下,这水我来到,等我去你家时,你就得给我倒水了,哈哈”小杨听了我这句话,也没在争执,只是摇了摇头,迎合着我苦笑了一下,他笑得是那样勉强、那样无奈――。随后我给他的水杯倒滿了水,我们双双又重新坐到沙发上。这时我用询问的目光看他,小杨好象明白我要问什么,红着脸说:“王书记,我没有家”当时我一楞“没有家?”我顺嘴说出了我心中的疑问,尽管我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我相信小杨还是听到了。为了避免再发生由于“家”的话题引起的僵局,我马上把话题引开,“你看你,一说话就脸红,快把你的外衣扣子解开,凉快凉快,别着急,咱爷们俩慢慢聊”按照我说的,小杨解开了外衣扣子,然后拿起水杯,一口气再次把水喝了个浄光,随后起身拿起温瓶,先给我的水杯续上水,然后又给自己倒了滿滿一杯水。
待小杨倒完水,坐回沙发后,我示意他接着说,“王叔!我这样称呼你中吗”,“哈哈”我边笑边说,“中!太中了!这回我又多了个大侄子”哈哈,小杨也跟着我一起笑了起来,这回看到小杨孩子般的笑脸,一股亲情般的暖流涌我的上心头。
笑声过后,小杨态度十分认真但语气十分平缓地对我说,“叔!我真的没有家”听到他这么一说,我心里为之一震,“那你――”瞬间的震惊,使我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了。但我马上控制住内心的震惊,只是会意地点了点头。其实听到我这半截话,小杨好象明白了我的心里在想什么,以及我要问他什么。这时他拿起水杯喝了口水,“叔!我的自然登记表上添写的家庭地址,其实是我爷爷家的住址”“啊”我顺嘴应了一声,并带着疑惑的眼神继续看着他,等待着他继续说下去。“我没有家,也没有父母,是你爷爷、奶奶把我从小养大的――。”小杨述说着他的家世,我静静地听着――。
原来小杨三岁时,父母就离婚了。父母离婚后,小杨的父母就把他抛给了爷爷、奶奶,而后各自组合了新的家庭。为此,小杨的爷爷、奶奶一气之下与他的父亲断决了父子关系。小杨的父亲是单传,到了小杨这辈已是三代单传了。爷爷、奶奶对从小缺失父爱、母爱的小杨,倍加关爱。小杨是在爷爷、奶奶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长大的。今天小杨已长大在成人了,成为一个长的结结实实的大小伙子,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小杨虽然上班才几个月,但每月工资都如数交给爷爷、奶奶,自己从不乱花一分钱,他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爷爷、奶奶对他的养育之思。
我耐心细致地听着小杨的家世述说,直到他一直把家世讲完为止。在小杨的家世述说中,我没有插一句话,伴随着他的家世述说进程,我的心此起彼浮,一次次震撼,一次次感悟百味人生。
我觉得,赡养老人、哺养孩子是一个已经成家立业人应尽的职责,无论你有千条万条理由,如果連这一起码责任都不能履行,而恰恰相反,为了追求个人新欢,把自己亲生幼子抛给父母哺养,这样的人即使组成了新的家庭,即使在新组成的家庭里得到了幸福和快乐。那这种幸福和快乐,也是建立在老人和孩子的痛苦基础上的。誰都有童年、誰都会一天天变老,如果换位思考一下,他们有可能会寻求到做人的良知何在。
离婚,受伤害最大的是孩子,特别是对年幼孩子的伤害程度最大,伤害周期也最长。一个在幼年就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乃至整个人生中,这种父爱、母爱的缺失,将给他们留下一道道深深的阴影和一次次震痛创伤的烙印。对这些孩子,只要我们人人都能奉献点爱心,以“情”为缘、以“情”为纽带,就一定能用一片真情弥补他们情感的创伤和爱的缺失空位,使他们感受到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间处处有真情。
当小杨讲完自己的家世时,我情不自尽地把手搭在他的肩上拍了拍,表示我对他的理解,他也滿怀深情地看着我,并会意地点了点头。“小杨!谢谢你”“谢谢我!谢我什么?”小杨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这时我笑了“谢谢你!今天任我这个叔呀!谢谢你,把埋藏在你心里多年的话全跟我说了!”“叔,今天是我最最高兴的一天,我会永远记住今天的日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臭小子,你还考起你叔来了,告诉你我也会永远记住这一天的,因为有你臭小子天天在我身边,我想忘也忘不了呀!”小杨听了我这句话,对我作了个顽皮的笑脸“就是吗,我们天天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吗”哈哈!我们笑的是那样开心、那样欢快、那样――
其实对我来讲,这是一次用真心、真情收获得的一次真情、亲情的回报。因此,我会把它作为人生情感积累的一部分,珍惜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