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感悟平凡中的震撼5――掌声、笑声、情缘家
2007-12-14

感悟平凡中的震撼5

――掌声、笑声、情缘家

我们矿是一个新建煤矿,项目工程刚刚竣工,现在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大家形象比喻我们这个新矿,是新媳妇过门进新家――全新。从地面到井下,是新厂房、新井巷、新设备――。从管理机构到人员构成,是新的管理模式、新的组织结构、新的人员组合――。真可谓是矿区新面貌、工作新环境、人员新面孔。一句话概括,是里外三新的一个家。

说到家,就得说这个新家的成员,具体点说,我们矿基层单位由多个区、队组成,人员来自全公司各个生产单位,从而组成了我们矿这个大“家”。我在这个大家族中的一个队工作。我们这个队虽然只有几十人,但人员也是来自好几个单位,过去相互之间认识的不多。是这个新家,把我们会聚到一起成为一家人。

在这新家里,论年龄,我算年长者;论工龄,我是三十年有余;论职级,哈哈!我是正班、副股级、括号工人在藉;论职务,我是支部书记、车间工会主席。哈哈!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兵头将尾的“大官”。也可以说,是这个队新家的家长之一吧。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的工作环境下,根据矿党委、矿工会的要求,我们要尽快把队、班组的员工小家建起来,因为建“家”就是建队伍,建家就是凝心聚力――。怎样把家建起来哪,我觉得就是以“情”为纽带,情系你、我、他,情缘咱这个家――”看,我在班前会上的讲话有点大官作报告的腔调吧。“经队党政班子研究决定,我们队要开展‘登门拜访送温情’活动,这是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队干部准备分头到每个员工家进行家访,通过家访熟悉每个员工及员工家庭的自然情况,尽力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此,每员工要积极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每个人的‘家庭自然情况调查表’要及时添写好并交上来。我们队干部将利用公休日不请自到、登门拜访,同时我们将为每个员工免费照张‘全家福’,大家看这样中不?”“中!中!”喊声、笑声、掌声、充满了班前会议室。这是我们这个新家的第一次群欢共鸣。当时真让我怦然心动,看来我这个新家长还是得到员工首肯的。

喊声、笑声、掌声过后,我随意环视了一下滿屋子里的员工,本能的想再找点满足我心里自得的余波,但我的目光却很快停留在一个小伙子身上,因为他的表情与众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他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呆呆的坐在会议室的后排座位上。为此我为之一震,他为什么会是这种表情?可能是我当时触景生情脸面表情的瞬间急速变化,或者是我目光的停留在一个人身上的定格原故,大家随着我的目光,都回过头注视着――

他叫杨福生。年龄20来岁,与我儿子相仿。个头足有18米多,身材长的结结实实的,一张憨厚又志嫩的孩子面孔,给人感觉到,他是一个性情十分内向的孩子。

那天班前会后我约他,“小杨,下班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王书记,找我有事?”他带着疑惑的目光反问我,“没啥事,就是找你想唠唠家常嗑,行吗?”他没有直接回答我,只是会意地点了一下头。

“当、当、当”三声轻轻的敲门声,“请进”。这时小杨穿着一身休闲服装,满头湿露露进了屋。看来他是下班后,简单的洗了个澡,就急急忙忙来我这儿了。小杨一进屋,就站在我桌子前,两手下垂,低着头,红着脸,象个害羞的大姑娘。不,准确地说,是象个犯了错误,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挨批评的学生。

他站在我桌子前,我不解地看了他一眼“怎儿地啦,象个受气包似的,有话坐下说”我随手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坐下。“王书记,我错了!”“哪儿错了?”“今天班前会,你讲完话,大家都鼓掌了,我没鼓掌。”哈哈!小杨的话让我笑了起来,“这哪跟哪呀!咱们队啥时候规定,我讲完话,必须要全体鼓掌呀。”“咱们队是没这个明文规定,但这是‘惯例’。”小杨这句话说的声音不大,但语气很重。“你说啥,咱们队才成立几天呀!就出来‘惯例’了!”小杨这时涨红着脸,我看小杨这是要叫真了,为了结束这一问一答的呆板局面,我忙起身,给他倒了杯水,声说“快坐下――,咱们坐下说”。小杨并没有上前接过我递给他的水杯,而是仍旧原地站在哪儿,头还是低着说:“王书记,咱们队是没成立几天,算今天的这个会,咱们全队已经开两次大会了”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了我一眼,接着继续说,我们来矿的报到的那天,在矿大会议室,矿领导致欢迎,我和大家都鼓掌了。接着点名、分单位,我就到了咱们队。再接着就是咱们队召开的第一次全队大会,你和队长都在会上讲了话,我和大家也一起都鼓掌了。”哈哈!听了他的话我差点笑出了眼泪,“这就是你说的‘惯例’呀?”“是的,但还不完全”我接着他的话,笑着夺他说:“还不完全?那你就接着说”这时小杨听到我让他继续说,他抬起头,看着我,十分自信地、但语气又很平缓地说,你看电视上报道开大会,领导上台,鼓掌;领导讲话中鼓掌;领导讲完话还鼓掌。”小杨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我,我会意地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王书记,你和队长是咱们队最大的官,你们大官讲话我们不鼓掌,这对吗?这是对领导不尊重呀”听了他的这段有理有据的“惯例”辨解,这回我可真的笑出眼泪了,“小杨啊!你可真行,你可真能给自己的‘错误’上纲上线呀”这时不知道是小杨误解我这句话是表扬他的认错态度,还是受我笑出眼泪的姿态或我笑声的感染,“哈哈”小杨也跟着我一同笑了起来。“砰”的一声,我手中的水杯落地了。光顾着笑了,忘记我手上还拿着水杯哪。“没烫着你吧”“没有、没有。”这时小杨把水杯从地上捡起来,拿起暖瓶给我的水杯续了些水,自己也大大方方到了一杯水。看看眼前与我儿子年龄,体态相仿的小杨,顷刻间一种父子间的亲情在我心里油然而生。看来刚才的谈话、笑声,使我们拉近了距离,随后我们俩落坐在沙发上,以唠家常嗑的形式,不知不觉地开始了我们的谈话――

掌声、笑声――距离,这是我在事后回味产生的思考。掌声是对人的一种礼仪的表达方式,或者说是对人的一种尊重的表达方式。但我觉得,掌声更重要的是对人、对某种意愿直接传递情感的表达方式。欢笑是人的内心欣喜、快乐、幸福的外在表露。当掌声、笑声同时会聚到一起的时候,那是人在无拘束的条件下,一种内在真实情感的释放。无论用掌声或者是笑声,传递表达发自内心情感,都真实表达了对人、对一种意愿、对一件事结果的理解、认同所产生的共鸣。因此说,理解、认同的掌声、笑声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可以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如果在理解、认同的基础上能够产生共识、共鸣的掌声、笑声,那人与人之间将是零距离,情交融、点会聚。试想如果是单纯的礼仪型、尊重型的掌声,其交流双方的基点之间将有多少距离?如果是对领导单纯权势恭维的掌声,其交流双方的基点之间将有无限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不单单是交流双方的基点的距离,而是相互间真正的情感距离。

在平凡的掌声、笑声中,感悟平凡中的震撼。掌声、笑声、款款显真情,友情、亲情、情情相关连,家有情,情缘家。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