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为何在世上这般疯狂?
——一纸法律无法御艾滋病于国门之外
文并摄/艾 若
2007年11月12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目前中国正在着手修改现行有关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入境的法规,取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
相关专家对此均表示赞同,作为非常关注艾滋病问题的普通民众之一的我也表示赞同,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权应予以尊重。
2006年11月30日,为了让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明确青年人在抗击艾滋病中的作用和责任。由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心系新人”活动组委会主办的“郁金香花开 校园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我有幸参与了此行报道工作。
2006年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中国红十字会顾问孙爱明先生曾莅临公益中国网,我也悉心聆听了大家关于公益、慈善与人道等话题的座谈,并就艾滋病的传播特性与当前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006年12月14日,我又参加了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举行的艾滋病地方立法研讨会。其中国务院法制办李敬鹉处长就讲到《〈艾滋病防治条例〉给地方立法留下的空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楯教授讲到《在地方立法中怎样处理艾滋病防治中的法律冲突》等,这说明我国政府和相关法律专家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完善艾滋病立法工作。
综上所述,我对中国政府这一取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入境限制表态并不感到意外。
从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角度看中国,1997年以后,中国才真正走向法治时期,“十七大”的召开则更加深了这一法治化进程。
随着近年来中国入境游市场的逐步升温、今年12月1日第20个世界艾滋病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即将到来,如何深入扩大改革开放、如何正确面对国际入境者,中国着手修改现行有关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入境的法规已然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根据目前法律,艾滋病感染者禁止入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有精神病和麻风病、艾滋病、性病、开放性肺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外国人不准入境。有报道称,由于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入境,导致一些艾滋病患者无法到中国参加艾滋病会议,更加深了人们对艾滋病的偏见。
这些制定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法律法规,曾被寄予“御艾滋病于国门之外”的厚望。但事实证明这些法律没有阻止住艾滋病的传入。
在中国,限制艾滋病患者入境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不但确定艾滋病感染者不得入境,且一旦发现则将被公安部门令其立即出境。
李楯教授在其著作《艾滋病在中国法律评估与事实分析》一书中详细指出这些法律法规所存在的问题,比如《传染病防治法》中的“管理”对象是人还是病;歧视问题;报告制度、强制检查制度和隔离制度;“居住”和“迁徙”权(自由)问题;隐私问题;保密问题;关于知情同意;婚姻权利;劳动权利与歧视问题;对家属的歧视;血液传播与医源传播等诸多问题。
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采取相同禁止艾滋病感染者入境的政策。国际组织一直对限制艾滋病感染者入境政策的抗议。虽然国际上的批评并没有立即改变中国法律,但在一些特殊时刻,中国国门还是临时向艾滋病感染者敞开了。
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我国就曾对艾滋病感染者解除禁令。1995年9月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妇女大会就准许国外女性同性恋者及艾滋病患者入境。
著名作家、新闻工作者萧乾曾著文评价说:“这标志着我国对这一特殊现象已采取了开明的态度,表现出开放中的我国,力图克服固有的成见,做与现代社会并驾齐驱的努力。”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2006年中国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24亿人次。对入境者全部进行艾滋病检测肯定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庞大的入境人员,机场也只能采用抽检的方式,针对一些来自艾滋病蔓延并特别猖獗国家的外国旅客会重点监测。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等途径传播。在发达国家,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尤其是男性同性恋性传播;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通过血液传播(吸毒中的共用注射器以及卖血和输血)而感染的艾滋病人占到了2/3,但在许多普及宣传材料中,仍然把性传播列为第一重要的传播途径,在我国正式的疾病分类里也把艾滋病归入“性传播疾病”。
以往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一些不恰当的宣传,加大了艾滋病恐慌及人们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厌恶,从而无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使人类感染艾滋病的是病毒,但使艾滋病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疯狂肆虐的又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与深思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楯教授主持研讨会
2006年12月1日是第19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让全国各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有正确的认识,参与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明确青年人在抗击艾滋病中的作用和责任,由全国妇联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等单位举办的 “心系新人”活动组委会主办、强生公司协办的“郁金香花开 校园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于11月30日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全国妇联领导、北京高校领导、形象大使代表、艾滋病防治专家代表、大学生代表以及多家媒体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郁金香花开 校园行 百万学子受益匪浅
——“心系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活动启动
“郁金香花开 校园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于11月30日在清华大学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