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京报
产后开始接受化疗,腹部伤口难以愈合,同村居民捐款万余
![]() |
10月31日,陈各庄村支部副书记邢凤荣正通过广播号召村民为赵静捐款。(本报记者 韩 萌 摄) |
本报讯 (记者王卡拉 刘泽宁)看着眼前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赵静忍住了想要伸出的手,她不知道,那样的触摸,会不会把白血病传给儿子。9月10日的一瞥,成了赵静产后看儿子的惟一一眼。如今,在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化疗的赵静,只能捧着儿子的照片,看了一遍又一遍。
怀孕8个多月时,24岁的赵静被确诊为白血病。在被隐瞒病情的情况下,她剖腹产下一名健康男婴。由于病情,赵静剖腹产手术花费近15万元,目前刚开始第一个疗程的化疗。
10月31日,赵静所在的顺义区赵全营镇陈各庄村200多户村民捐款1万余元,用于救助赵静。
剖腹产子伤口难愈
昨日,在人民医院血液科8楼的走廊上,赵静走一小段路已经气喘吁吁,每说一句话都要歇一下,“还好,剖腹产时没有告诉我得病的事。”赵静说,她产后10天才得知自己的病情。
“当时我想保住大人,孩子在腹中还不清楚情况。”瞒着妻子和岳母,丈夫李文龙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儿子出生了,他还在惦记昏迷中的妻子。9月5日剖腹产后,赵静的伤口一直无法愈合。
主治医生王景枝说,由于白血病的缘故,赵静的伤口很难愈合,剖腹产后已经摘除子宫,腹部的刀口1个多月才愈合。输入的血浆、血小板等,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两遍还不止,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病情进一步发展。
“幸运的是,孩子健康。”王景枝说。
床头摆放儿子照片
每当看到别的产妇抱着孩子喂奶,病床上的赵静都会看得泪眼模糊。
儿子出生后,她只匆匆看了一眼。这一眼,让赵静两天没有吃下饭。她老催着丈夫发儿子照片给她看看。
如今,赵静的床头放着一叠儿子的照片。每天,赵静拿在手里,看一遍、两遍……摸摸孩子的脸、嘴唇。刚开始总哭着说命苦的她,逐渐坚强了起来,“我想好好活着,回家看儿子。”
李文龙总鼓励妻子,他也要给自己打气,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妻子的治疗费,还需要他努力筹措。
据王景枝医生介绍,除了赵静目前的化疗费用,将来如果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入舱费至少要25万。
村民慷慨解囊相助
据赵静所在的陈各庄村支部副书记邢凤荣介绍,今年9月得知赵静得病的消息后,村委会向全村村民发出倡议。捐款的人中有牙牙学语的三岁孩子,有86岁的老党员,甚至还有外村村民。
10月31日下午,一名年轻的母亲抱着不满一周岁的孩子来到村委会,悄悄放下50元钱。邢凤荣说,这50块钱是那个孩子母亲刚领的独生子女费,她家就她爱人一人上班,公公婆婆都患病在身,根本没有多余的钱。
陈各庄村共有200多户居民,10月初村委会号召村民募捐后,大家不约而同送来了捐款,200多户人家,一个没落,共捐款10822万元。村民们说,在一个村里住着就是一家人,能帮多少就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