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乞丐 ”惹争议 说英文读诗写博(图)
2007-10-24


新华网  2007年10月24日 10:41:04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夏海波边打电话边乞讨     

    夏海波胸前挂着纸牌乞讨,引来路人好奇的目光

    从2006年7月开始在全国“巡回乞讨”的湖北小伙子夏海波,一贯以“鼻梁上架一副眼镜,手杵一根竹拐棍,两眼呆呆地望着前方”的姿态示人,被称为“史上最牛乞丐”。然而,随着一年多的乞讨生涯过去,曾为他带来同情、怜悯和帮助的称号依然存在,“他是残疾人,他想读书,他在乞讨……”,网友支持语虽历历在目,但网民们对他的评价却多了些不屑、质疑和责问。有人说他想成为“天仙妹妹”等网络明星的接班人,但更多的人在看过他的博客文章之后,认为他患有典型性“被迫害妄想症”。     

    睡前要读一段泰戈尔的诗

  “史上最牛乞丐”夏海波之所以“牛”,因为他不同于一般乞丐,是“学习型”乞丐。据悉,他每天选择最繁华的地段行乞,身前挂一张纸牌,上面写着“要饭”并用英文“BEGLIFE”注解,站烦了就会掏出一本英语书读;睡觉前也要读一段泰戈尔的诗才能睡去;而且坚持写博客,白天乞讨,晚上将乞讨经历和自己的文学作品写在博客里,宣传效果良好,网友跟贴无数,感动、同情之声不断。

为什么夏海波会来乞讨呢?博客里记录了他的生活轨迹:夏海波来自湖北省天门市梅河村,1998年以全镇第一的成绩考入著名的天门中学,被老师看作是北大、清华的“预备兵”。但高二时被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了给他治病,他的父母先后借了六万多元外债,四处寻求偏方良药,但病情还是没能得到控制,大学梦也因此彻底破灭。夏海波称不愿成为家人的沉重包袱,2006年7月24日悄悄离家,在胸前挂起乞讨的牌子,目前已到过武汉、北京、广州、昆明、成都等近十座城市。一年多来,通过行乞挣得了15000元钱。

    说起自己的乞讨生涯,夏海波曾这样定义:“我是一个有文化有理想的人,我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乞丐!行乞只是人生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就像一个出远门的人丢了钱包,为了回家,他只有放下一次面子!”

    自称“一直在被人谋杀”

    当无数人通过网络等方式认识了夏海波并对他进行帮助时;当夏海波称准备写本《爱在人间》讲述他的经历时,各种质疑声却不断出现。最早被指有幕后黑手操控,专门欺骗好心人钱财,遭到本人否认;后来大家称其热衷自我炒作,想像网络明星一样迅速蹿红才会选择“乞讨”作秀。网友质问他:用别人给你的钱来上网写博客好像也欠妥吧?而如今,网友直指他有“被迫害妄想症”,因为他博客的一系列文章确实令人“震惊”。

    在博客文章《乞讨之谜与活着的意义》中,他写到:“我是因为一群流氓变成乞丐的,最开始的乞讨并不是因为类风湿关节炎,而是一件事情。我一直在被人谋杀,可是我又没有钱找到证据把他们绳之以法。”更另类的内容正是出自这“一件事情”,他说:“我整天受到歹徒的骚扰,有一年没有睡好觉了。我体内至少有蚂蟥1000条,是歹徒用来杀人的武器,而且大部分已经到了血管……涉案人员估计有一百多人,年龄范围在14岁~27岁之间,其中有很多未成年人。主谋利用他们的性心理诱惑、唆使、怂恿其作案。”如果说这是一篇小说还可以理解,可他在文章的开头就写道:本事件绝对真实。

    心理专家:这种病症需要良好的控制

    对于他的“故事”,有一位自称医生的网友称,这是一个标准的精神病患者,有被迫害妄想症。

    夏海波还拒绝了民间治疗机构,称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每天都有人破坏我的健康”。

    西安协同医院心理科的田景秀大夫对此表示:“听起来有妄想症症状,还需要通过仪器测试。这个病的起因目前没有定论,有可能是社会因素、性格因素或者遗传因素导致。如果他自己越没意识到病症,越说明他病的程度重,自制力差。而这种病症需要良好的控制,正常人和患者接触也具有危险性,因为如果他认为你要迫害他,就会自卫,所以需要有一定的防范意识。”

    面对这样一个网络产生的“明星”,民众该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他、帮助他?  (记者 刘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