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温州女孩千里救助侗族病危产妇
2007-10-15

 时间:2007年10月15日 05:55  稿源:温州网-温州都市报   

【专题】温州女孩千里单骑赴贵州 热血救助侗族病危产妇

    温州姑娘千里献血幕后故事

    温州网讯 这位出生在温州平阳的20岁姑娘,体内流着万分之三概率的ABRH阴性血,她的血被人称为“熊猫血”。一个月前,在中国美院读书的毛陈冰只身赴贵阳,第一次出远门,辗转41小时,只为一名素不相识的侗族妇女,送去240毫升的救命血。

  10月12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中央电视台摄制组正在为毛陈冰录制专题片,将作为本年度“中国骄傲”候选人进行全国展播。

  毛陈冰丝毫没意识到这对她将意味着什么,录制节目时像个乖巧的学生端坐着,问一句答一句,答不上话时习惯咬手指。一身紫色外套,牛仔裤配白色帆布鞋,一头短发衬出白净秀气的脸庞,说话柔柔的。

  在教室走廊里,毛陈冰撅起嘴称这几天有点累,她说从小习惯被人忽略,突然受到这么多关注,很不习惯。前一天晚上,她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杭州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颁奖典礼”,晚11时多才回宿舍。典礼上主持人讲述了毛陈冰的感人故事,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与她合了影。

  侗汉两族血浓于水的感人故事在校区内流传开来。同班同学徐阳说,毛陈冰是一个倔强的女孩,有次在一家餐厅兼职,她觉得餐厅卫生条件差与老板争执,后来工资都没领就走人不干了。

    班主任张汉文觉得惊讶:“她成绩中等,毫不出挑,这次做了好事还瞒了大家这么久,让全校师生刮目相看。”

  十秒犹豫下定决心

  事情缘起于9月14日晚上的一次QQ群聊。当晚约9时,毛陈冰的“一家人A群”QQ群里跳出的一连窜的“急”字,这引起了她的注意,查看了数页历史记录,看到了一条让她心急的消息。

  网友“死海的生活”在群里频发消息:“急呀,兄弟姐妹们,我内弟媳妇产后大出血,急需要血!”“ABRH阴性血。”……

  “我是这个血型!”没等看完最后几行,毛陈冰赶紧在QQ群里打出这六个字。

  去年初第一次献血时,毛陈冰得知自己是稀有的ABRH阴性血型后,她加入了四个稀少血型的QQ群,“一家人A群”是其中之一。

    原来,2002年,15岁的她曾亲见阿姨产后大出血,找不到血源时的痛苦无奈。她的阿姨也是稀有血型,那一刻给她留下阴影。毛陈冰坦言,加稀少血型QQ群的初衷,是为自己万一有意外状况时以备不时之需。

  有付出才有回报。当“死海的生活”发来“如果你真的能来,她就有希望了”的恳求时,毛陈冰未加思索回复:“没有如果,我一定会来的。”并给对方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

  半分钟后,手机铃声急促响起。

  “贵州省的血库里都没有相符的血型,我快绝望了。后来听姐夫说有人愿意献血,那时像得到宝贝似的忙给她打电话。”事隔一个月,受助侗族妇女杨昌花的丈夫谢瑞勇心情仍难以平静。

    在长途电话中,他语音有些颤抖。得知毛陈冰身在杭州,谢瑞勇不放心地问毛陈冰:我们在贵阳黎平县,你能来吗?“那时心里很紧张,憋着一口气就等她的回答。”谢瑞勇说,电话那头,传来女孩肯定的回答:“没问题。”

  这三个字,对谢瑞勇来说,如天籁之音。其实,当时心急的毛陈冰没细想杭州到贵阳的距离,后来才知道,乘车都得20多个小时,她愣住了。

  去?还是不去?毛陈冰犹豫了10秒钟,随即说服了自己。“我能感受到他真的很急很急,没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千里之行心路起伏

  挂断电话后,毛陈冰打算乘飞机去贵阳,以节省时间。可问询后,得知杭州去贵阳的机票已售完,毛陈冰无奈地把行程推到第二天。

  9月15日是周六,杭州飞贵阳航班的机票还是紧缺。毛陈冰决定取道上海,并电话预订了当天下午3时30分上海飞贵阳航班的机票。当时毛陈冰身边揣着300多元生活费,只好向同学借钱,凑了1500元。

  临走时,毛陈冰把此事仅告诉了室友方芳,如果周一还没返回学校上课时,就帮她请假。

  上午9时,毛陈冰一个人悄然出发。在杭州火车站附近一家肯德基快餐店里,一名保安与她攀谈起来。保安得知她的事情后,断定是个圈套,听得毛陈冰心里发慌。

  “应该不会吧。”担忧之余,毛陈冰用手机发了条短信给谢瑞勇:“很抱歉,我对你们有点怀疑了。”但对方迟迟没回短信,毛陈冰的心越揪越紧,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10多分钟后,我才留意到有短信,一看就急了。”谢瑞勇事后回忆,他忙给毛陈冰回复:“都是真的,都是真的!真的要救人。”谢瑞勇又把妻子住院的地址、医生名字发了过去。

  真是骗局吗?火车进站的笛声隐隐传来,毛陈冰没时间考虑了。匆忙中,她给方芳打了个电话,让她帮忙核实谢瑞勇所说的医院地址和医生的身份。毛陈冰心情矛盾地上了火车。

  下午2时多,火车快到上海时,毛陈冰收到了方芳发来的短信:“电话是贵阳的,医院医生说确有这回事。”

  毛陈冰用“失而复得”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她说自己迈下火车的那一步,是既轻松又坚定。

  因第一次乘飞机,毛陈冰不知道要提前半小时检票,到达上海虹桥机场时,飞机即将起飞,无奈下她改签到当晚的航班。

  此时,在焦急不安中等待了大半天的谢瑞勇,逐渐失去了信心。他感到失望,这个小姑娘可能不会来了。

    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他再次给毛陈冰打了个电话,语气生硬地问道,是不是不相信他们,准备不来了?毛陈冰赶忙说“相信的,相信的”,并说已在机场了。

   “她这么一说,我当时脸都红了。”谢瑞勇回忆,他们通了无数次电话,自己从未与她提及路费、报酬的事,小姑娘二话没说赶来,自己还不信任她,心生惭愧。

  晚上8时40分,毛陈冰到了贵阳。到贵阳市区后,她先选择网吧,后改在派出所门口与谢瑞勇亲戚见了面。

  从贵阳市区到黎平县还有300多公里,一天两趟的班车早已开走,毛陈冰只得在谢瑞勇的表侄女家过夜。

  一心救人不图名利

  9月16日上午8时,谢瑞勇的表侄女将毛陈冰送上了去黎平县的大巴车。车子一直在山路上绕,心急的毛陈冰埋怨司机开太慢。晚上6时30分,毛陈冰到了黎平县,杨昌花的亲戚早在那里等候。“一位老人拉着我的手,说我辛苦了,弄得很不好意思。”毛陈冰吐吐舌头。

  一下车,一群人带着她直奔黎平县人民医院。看到病床上面色如纸的杨昌花,毛陈冰眼睛一酸,连催医生赶快抽血。

  医院血库主任唐静在电话中描述了采血的经过。检查后发现,毛陈冰的血型虽匹配,但她体重只有44公斤,没达到献血标准。加上毛陈冰长时间乘车,医生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她很肯定地说,没事,以前也献过两次血。”

  救命之血一滴滴流入血袋。采到240毫升时,一直抿嘴坚持的毛陈冰突然额头直冒冷汗、脸色苍白。医生忙拔下针头。毛陈冰想起身,结果腿一软,坐到地上了。

  “救命血”终于挽回了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杨昌花的生命。侗族妇女的身体里,开始流淌着汉族女孩的血,这是相隔3000公里外的同胞之血,这是用爱凝聚起来的生命之血。

  9月17日凌晨2时,毛陈冰悄悄看望了沉睡中的杨昌花,提出自己得回学校了,否则要被记旷课。谢瑞勇再三挽留不成,匆匆将身边仅有的2000元递给妹夫,叮嘱一定要转交给“恩人”当路费,并让妹夫找车送她去贵阳机场。

    由于仓促出发,毛陈冰在飞机上才意识到身上的钱不够回程,她不得不收下这笔回去的路费。在贵阳机场,她坚持只收1200多元的机票钱,谢瑞勇妹夫却将2000元钱一把塞进她怀里匆忙离去。

  “我没坐过飞机,以为2000元够买来回的机票,没想还让‘恩人’自己垫进不少钱。”谢瑞勇后来得知,毛陈冰来回机票钱就花了2500多元,更别说一路上花销的电话费、打的费了。

  侗族民歌遥谢汉女

  毛陈冰离开贵阳后,谢瑞勇一直念念不忘救命恩人,他想通过媒体转达感激之情,于是将这个故事告知了贵州一家报社的记者。随后全国诸多媒体纷纷报道。

  “十一”过后,谢瑞勇打电话给毛陈冰,想寄点生活费给她。“姑娘说是家里给生活费的,让我留着给老婆买补品。”谢瑞勇称赞毛陈冰是个水晶般纯洁的姑娘。

    已能干些轻活的的杨昌花,几天前也给毛陈冰打来电话,不擅言语的侗族妇女在电话中唱了一首质朴的侗族民歌。

  殊不知,毛陈冰的举动在不经意间谱写了一首民族和谐的赞歌。

  10月10日,带着侗族人民的敬意和谢意,黎平县常务副县长刘青找到学校,将蜡染布画和苗绣布包送给毛陈冰。刘青说侗族歌师正在创作名为“美好的心灵”歌曲;侗戏班子以毛陈冰为原型,正在编排戏曲。他们要将这份血浓于水的民族情谊传遍侗乡。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毛陈冰提及最多的一句话。“帮了别人,别人也会帮你的。这不是很好吗?”说话柔柔的毛陈冰,脸上泛起一抹红晕。

  问:“你刚被列为本年度‘中国骄傲’候选人之一,应该知道入选的原因吧?”

  答:“呃,我没细问,多半就是献血这件事吧。”

  动作:用嘴咬指头。

  问:“从决定到付诸行动,献血过程发生过什么吗?”

  答:“其实,中间我犹豫、矛盾过,甚至想放弃,但后来坚持了。”

  表情:撇撇嘴有些害羞。

  问:“是什么支撑着你近乎疯狂的行为?”

  答:“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帮了她,以后大家也会帮我。”

  眼神:清澈中略显坚定。

  2007年10月12日,下午3时,杭州。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附近的一家糕点吧内,记者用采访本记录下了上述情景。这是在倾听一个美丽的献血故事,故事发生在贵州省黎平县,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有着姣好面容的温州姑娘——毛陈冰。

  [采访手记]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这个故事让擅于编制传奇电影的编剧也难以置信。

  为了素不相识的侗族妇女,她只身颠簸3000公里,辗转41小时。面对这两个数据,我难以将眼前柔弱娇小的女孩,与作出千里献血惊人之举的“英雄”联系起来。

  采访间隙,我曾试问自己,换做是我,能否做到?犹豫不决出卖了我胆怯的心,诚如有人说她冲动,这都因我们已烙上了太多的世俗痕迹。

    也许我们会怀疑这是个骗局,会更多地考虑有否利益。毛陈冰心底没有这些杂念,她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她不懂作秀,不会掩饰,她没有豪言壮语,她坦言加入稀有血型QQ群的初衷是为了自己,这是多么朴实的坦白。

  这个女孩单纯地生活着,让人担心。虚拟的网络求助,从毫不怀疑到担心受骗到没有顾虑,促成每一个环节转变的,仅是些简单的表象。

  告别时,听到那声柔柔的“再见”,望着暮色中淡去的背影,在她身上,我们也许能找回许多遗失的美好。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真实的毛陈冰。(胡建国/朱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