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义工用爱改变冷漠
2007-10-05
image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昨日上午,“呛水的鱼”、“candywlq”、“夏日冰荷”等5位年轻女性来到市社会福利院,陪30多名智障孤儿唱歌、游戏。

  5个人多数从未见过面,除了各自的网名,相互之间也没有更多了解,是武汉在线义工联盟把她们召集到这里。

  昨日活动负责人“呛水的鱼”是一位医生。她说,大家每周三在网上公布下一周的活动,从跟帖报名者中确定出工人员,再通过QQ或手机号联络行动。

  在武汉,这种建诸互联网的义工群不止一个,都是由网友们通过论坛、聊天室自发组织起来的,国庆长假更成了他们做义工的黄金时间。

  9月30日,武汉志愿者联盟派出20余人到武昌楚才社区,为无儿无女的何庆国老人过生日;

  10月1日,流浪狗网络救助组织590pet,在汉口循礼门开展义卖活动,筹集救助经费;

  10月2日,公益助学组织“麦田计划”的20名成员,到达十堰市竹山县,为这里的46个孩子发放资助款;

  10月3日,武汉护绿义工群有25人来到武昌江滩,帮忙修剪灌木丛,给游玩的市民分发花苗和肥料,鼓励大家环保护绿……

  武汉在线义工联盟是2006年5月由5位网友发起成立的,目前已有几百人注册,大部分是年轻人。周一至周六,他们每天都派义工来福利院为智障青少年上课,教他们识字、算术,带他们唱歌、游戏。

  市社会福利院负责人昨日说,这些网络义工许下的承诺都在一一兑现,“来这里上课,连粉笔都是他们自己带。”

  武汉在线义工联盟发起人之一“幽幽”,是位自由职业者。不到30岁的她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大家都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刚在市社会福利院做完义工的“悠燃”10月3日发帖说,这种活动让自己对幸福有了更深的认识:“生活中有太多的幸福,我们却缺乏发现的眼睛,跟弟弟妹妹们在一起,他们真的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很多。”(谌达军王兴华魏娜 胡孙华)

  温暖的“草根”

  凭借着一个个论坛、聊天室,数不清的“草根”组织悄悄聚集着热心公益的人们;

  在这些松散、自由的组织形式背后,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正慢慢影响我们的生活;

  他们以网名相称,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保护着自己的隐私;他们因爱凝聚,毫无保留地释放着自己的热情。

  用爱改变冷漠

  9月30日下午5时,一群年轻人的到来,使安静的武昌楚才社区青龙巷洋溢着全新的活力。

  67岁的老人何庆国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着站在门口的年轻人,眼睛里充满微笑。

  老伴刘幼安大她8岁,这位双手残疾的老人比何庆国善于表达,他不停地和门口的年轻人打着招呼。

  10月1日就是何庆国的生日,这位在孤儿院长大的老人一生无儿无女,和老伴两人相依为命。

  刘幼安说:“一年前,他们来到这个社区,听说自己没有子女,每个周末就过来陪我们聊聊天。后面的房子也是他们帮我们修好了。”

  至今,老人还不知道这些年轻人来自哪里,名字叫什么,但这并不妨碍他把这些年轻人当儿女一样看待。

  这些年轻人都是武汉志愿者联盟的成员。他们从餐馆借来了一个大圆桌。有的带来在自家煲好的汤,有的给两位老人带来编织的毛衣。

  “每个人都有爱,但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把自己包裹起来?”30岁的“手术刀”是志愿者联盟的创始人。

  “手术刀”说,对于这些老人来说,一个问候比钱还重要,他们需要的是温暖和爱。他动情地说,不要总说我们这个社会冷漠,是不是可以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为别人献出过哪怕一丁点的爱?

  帮助别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我要这两个姐姐陪我玩!”9月30日,在协和医院住院部二区儿科血液病房,6岁的美美怯生生地指着“婷住风景”和“柳叮”,点名要和她们一起玩飞行棋。

  “柳叮”一直都有当义工的想法,但不知道该怎么去实现。“踏出第一步并不需要勇气”,在得知自己保送研究生后,“柳叮”通过互联网发现了武汉在线义工联盟这个组织,并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今年9月7日,她加入了联盟,并参加了第一次活动。

  病房的走廊上,这次活动的负责人Bolice开始宣布注意事项:不要和孩子谈论病情,活动最好以动脑为主。义工要自己准备口罩,因为这些小朋友的抵抗能力低,避免将病菌传染给他们。总之,尽自己的能力让小朋友们度过快乐时光。

  Bolice做义工已经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了,从事软件开发的他,工作再忙,每个星期也要抽出时间参加义工活动。

  下午3时,孩子们还在午睡中,Bolice首先与医生沟通病区里孩子的情况,看看哪些孩子更需要人陪。

  “婷住风景”今年24岁,是一名国企职员。从8月份起,她每周都坚持当义工,或是去福利院,或是到医院。如今“义工已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大山深处的孩子

  10月2日凌晨4时,“麦田计划”的20多位队员到达十堰市竹山县。下午2时,他们按照计划开始行动。

  “麦田计划”是由志愿者莫凡发起、于2005年6月正式启动的一个纯民间助学志愿组织,成员全部是自愿参加的网友。

  此次到十堰,他们将为46个孩子发放资助款,并且计划走访150个到200个孩子。

  “妮子”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一个下午的时间,她和队友走访了3个家庭。

  “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在工地上干活。他平时就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到二姑家里。到了周一上课的时候,就带上二姑做的菜,这些咸菜要吃一个星期,直到下次回来……”“妮子”讲述着她看到的一幕。

  “我们就是要通过走访,真实地记录这一切,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在大山深处,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非常需要帮助”,“妮子”越说越动情。

  “麦田计划”第一次在湖北开展活动,是在2006年11月底,不到1年的时间,他们资助了147个孩子和3名乡村代课教师。

  27岁的“棱角”是黄冈的一位老师,也是“麦田计划”湖北地区的组织者。2005年底,他在网络上无意中看到“麦田计划”的宣传画,便取得了联系。2006年,他第一次参加了在云南大理州云龙县开展的走访活动。

  “我们无法改变贫困,我们只希望能尽微薄的力量,让更多的孩子能接受教育。”

  武汉、黄冈、英山、十堰……“麦田计划”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动。

   网络义工群兴起的背后

  “草根”感言

  风吹来的沙:我喜欢麦田,是因为麦田里的事和人一直让我感动,这里只有真诚,没有欺骗!大家都很单纯,所以爱它。

  堕落的天使:我为在这个城市里有你们这个群体而骄傲,为能拥有你们这帮朋友而自豪!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他们在默默地为这个社会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凭借的是一份执著和信念。

  断水流三师兄:因为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心愿,大家在互相影响着。而我们的目标,更是要把更多人的感染过来,我们是门板,我们要去夹更多人的脑壳,去夹社会的脑壳。

  国庆长假期间,很多网络义工从虚拟世界走出,来到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队伍庞大,参与者源源不断……

  网络义工“不缺需要的人”

  “武汉在线义工联盟”一直坚持帮扶市社会福利院的智障孤儿,一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

  一年前,“武汉在线义工联盟”主动找到福利院,提出每周一至五派义工给孩子们上课,每个月有一次大型户外活动。当时,福利院的吴主任就问,你们哪有这么多的人,哪有这么多的时间?该联盟负责人说:“我们的义工群在网上,不缺需要的人。”

  “蓝叶子”是“义工联”在市福利院的活动负责人。她说,每周三只要将活动的帖子发在论坛上,“出工”的人很快就能确定下来,“每天还有新手加入。”

  “这些孩子很难教,要靠潜移默化来改变。”院福利所的何主任说,“由于网络义工们每天来交流,现在许多孩子能写出自己的名字,能知道和人联系要手机号码。”

  这里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爱心

  Oyasimi是“武汉在线义工联盟”的一名成员。她说,加入这个群体,就是因为感觉自己需要有集体的关爱,也需要爱别人。Oyasimi平时代理几家公司的翻译工作,很少有这种集体生活。为实现自己的心愿,Oyasimi还在网上搜寻其他网络义工组织,“这样更加自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表达爱心,承担些社会责任。”

  “很多人把爱心归到道德,需要外界强制性的训练,而我们却觉得,爱心和责任是一种兴趣爱好。”流浪狗网络救助组织590pet的“四宝”认为,“有兴趣的爱心才能持久,有爱好的责任才能真正认真办事。”

  590pet的“小雪”今年才18岁,已经成了团队的主要负责人。加入590pet之前,“小雪”由于贪玩逃课,高中都没有毕业。“是这个网络义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立足公益则兴 背离公益则亡

  网络将大家聚集到一起,开展公益事业。但也有一些义工网组织,由于出现问题,没办多久就解散了。

  武汉流浪动物救助中心,是原来武汉最大的动物救助网络组织,由于账目不公开产生了矛盾,最终解散了。前后只有2年时间。

  救助流浪猫的义工网——“流浪的天使”,随着名声越来越响,得到了一些宠物及其产品的企业赞助;由于缺乏管理,一些成员把救助来的猫领养后,转手倒卖,成为“猫贩子”。今年8月,不少主力义工失望地离开了这个群体。

  590pet负责人之一“小帆”说,为了规避这些问题,他们每次都会在义卖结束后当场点清收入,当天就在网上公布;每次支出的明细账也都及时公布上网,希望通过大家监督来管理这些经费。由于现在有100多只流浪狗要救助,资金又不足,“小帆”还是希望有企业来赞助。

  没有相关部门组织,也没有公众人物号召,这么多人自发走到一起奉献爱心,让我们对人间真情有了更深的体验;在网络引发的社会问题备受关注之际,大量的义工群从网上走进现实,也让我们对互联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