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商人为收养弃婴寻找新家[图]
2007-09-29

来源:滕讯网—南方网

破产商人为收养弃婴寻找新家(图)

小芳韵平时表情丰富,活泼好动。本报实习生王子荣 记 者 吴峻松 摄

   “一年半过去了,我爱这女儿,像爱我的亲生孩子一样。”9月22日下午,王先生抱着1岁零7个月的李芳韵,眼光里有依依不舍,但更多的是脉脉温情。小女孩李芳韵在王先生怀中不停地扭动身体,疑惑地看着站在她面前的记者。

    去年2月8日,王先生从一片荒草地中把这个女婴抱出来,抚养至今。时至今日,王先生夫妇和他们的亲生儿子还有这个女婴,一家人亲密无间,不曾分离。

    曾经是中产阶层的王先生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生意上出现较大波动,陆续赔掉了300多万元,卖掉了房子,现在还欠着60多万元外债。在重重压力下,他打算将收养的女婴转送给条件更好的家庭抚养。

   “童年的生活对我来说不堪回首,这算是以德报怨吧。”

   “这么乖的孩子,以我现在的能力,没办法再继续抚养她了。”在宝安公明的街头,王先生讲述了过去一年半时间发生的故事。

    2006年2月8日下午,正在东莞办事的王先生接到一个电话,说在公明一处荒草地里发现了一个被弃的女婴。王先生放下手中的事情迅速赶回,“小孩子脐带都还没有剪掉,身上有大便,浑身上下都是蚂蚁,有上千只,在啃噬她的身体……”打电话的是附近的工人,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打了王先生的电话。

    王先生把女婴抱到公明医院,给她剪断脐带,随后又给她做了多项检查,结果是婴儿一切正常。

    当晚,王太太亲自用消毒水给女婴清洗被蚂蚁咬过的双腿,边清洗边流泪。也就是在这一天,王先生夫妇决定抚养这个女婴,王先生亲自给草丛中抱来的女婴取了名字———李芳韵,意为芳草的韵律。

    同年3月4日,王先生以“我是不是彬彬有礼”的网名在天涯社区发帖:“我在草堆捡到一名刚出生的女婴”。王先生在帖子中说,“唤起世人对遗弃儿童的关注才是我的目的,当然,你别误会,我不缺钱,我来这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资助,我早就是中产人士了。”

    这一帖子当时引起了众多网友跟帖。很多网友一致表示,“顶楼主的善良”,如果有困难,“还有天涯众多网民”,“你不是孤单的”

    王先生摄于2006年2月15日的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李芳韵伤痕累累的身体,照片的背面王先生写着:在深圳市公明马田社区马田收费站北侧,下午3时左右捡到她。

    为什么王先生要做出收养李芳韵的决定?为什么李芳韵姓李而不是姓王?王先生在一个回帖中揭开了其中缘由。“说来话长,我祖籍湖北省,1974年那年我才7岁,也是遭亲生父亲遗弃,才成为深圳某农村人的养子。”

    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本来姓李,所以他也让小芳韵姓李。“童年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不堪回首的一段经历,我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有一天我捡到一个孩子,我会对她视如己出,给她一个美丽温馨的家……这算以德报怨吧。”

   “即使为生意卖了房子,我们也没有舍弃小芳韵的想法。”

    王先生是公明本地原村民中唯一的北方人;当王先生遇到李芳韵,他们之间的故事开始了。

   “李芳韵和我最亲,估计是和我有共鸣吧。”王先生说,他们一家人都对这个小女儿喜欢得不得了。由于自己的儿子一直很顺利地成长,他们夫妇的更多精力都集中到了李芳韵身上。

    中产人士王先生的事业在2006年下半年出现转折,2006年10月19日,王先生在天涯的帖子里说,自己的科技公司发明了一个洗车产品,但一时未打开销路,“每月4万多元的开支像悬挂在我头顶上的刀……目前欠外债已过百万,两张金卡已被透支到顶……今晚我在这儿讲出来心里话,大家放心,无论再大困难,我小女儿芳韵不会受影响,我有能力让自己所有儿女开开心心拥有微笑的童年。”

    在对自己的介绍中,王先生自嘲为“科技乞丐”,记者在其公司网站看到,王先生拥有一项已获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多项其他专利,其中最有价值的也是让王先生陷入困顿的就是这项车载洗车器。

    王太太说,去年下半年,为生意上的事情家里卖了房子、借了高利贷、自己还变卖了黄金首饰,夫妇现在只剩一部汽车和各自手上的婚戒没有卖。“即使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也没有舍弃小芳韵的想法,希望我们能够相互坚持,渡过难关。”

   “两个孩子看病后,全家只剩下两万多元的救命钱了!”

    到今年,王先生夫妇生意更是急转直下,看不到起色,300多万元“蒸发”。家人也陆续生病,上半年因为儿子生病住院,王先生夫妇有了结婚以来的第一次争吵。

    今年8月9日,李芳韵患感冒和肠炎,在公明治疗一段时间后不见康复,又在8月下旬转去深圳市儿童医院。小芳韵这一场病,前前后后花掉了3000多元钱。

    小芳韵出院当天,王太太向王先生提出离婚。“我们都没搞清楚,离婚要去民政局,去了街道办事处没离成。”当晚两夫妇互相写了一份保证书,王太太保证“今后不再提离婚”,一场风波终于过去。

   “生意困顿、两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生病,我们两个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气,太太就埋怨我连自己的家都顾不过来了。”从9月2日至21日,王先生又在天涯回复了两个帖子,“今晚我又失眠了!现在是凌晨3点!”王先生说,小芳韵这次住院花掉的3000多元钱对夫妇俩意味着什么?“全家到目前为止,只剩下两万多元的救命钱了!”

    王先生告诉记者,事业翻身现在看来遥遥无期,他无法保证今后能给小芳韵一个温暖的成长条件。“现在我有两个选择,”王生说,“首选是能有一个条件非常好的家庭收养她,如果找不到,福利院也可以,但我想让小芳韵在‘家’的环境中成长。” (本报记者 高 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