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过后,回龙坝镇梁滩河村一片狼藉。
7月16日至20日,重庆发生暴雨灾害,33个区县受到影响,受灾人数达643万,暴雨夺走了42个人的生命,另有12人失踪。强降水还冲垮了3万间房屋,15个区县约80万人断水断电,直接经济损失达26.59亿元。
在这场暴雨中,重庆很多地方变成了泽国,其中降雨量最大、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沙坪坝区……
换在以前,若有人说64岁的闫国全老汉能在木门上站15个小时,很多人都不会相信,闫老汉自己也绝不会相信。但是,一场暴雨让他做到了这一点。
换在以前,若有人叫刘茂宴把自家店里的大米和面粉无偿分给邻居,身为生意人的他不但不舍得,说不定还会来上一句“神经病”。但是,一场暴雨让他慷慨起来。
换在以前,若有人称李明素是位英雄,左邻右舍或许会觉得是在开玩笑。但是,一场暴雨让他们改变了这一看法。
闫国全:洪水中,他双手扶墙,在自家的木门上站了15个小时,最后成功获救。
7月17日清晨6时许,当断断续续下了一夜的雨又开始倾盆而下时,重庆沙坪坝区陈家桥镇64岁的闫国全老汉早已来到了自家开的小茶馆——“闫记茶园”,把卷烟、茶叶等货物往更高的地方转移。对于这里的常住居民来说,这样的情形再熟悉不过了。通常两三年,镇上的小河——梁滩河就会涨一次水,不过水位并不太高,一般只有0.5米左右。所以,许多经营户也跟闫老汉一样,一边期待着雨停,一边转移着货物,间歇还做点生意,并没感到有什么异常。
8点,暴雨狂下,梁滩河的水陡涨,不一会儿便漫过河堤,冲进低于河床的镇上。
9点,水到了人们的膝盖。
10点,水到了人们的腰部。
街上的人们陆续往高处撤移,一边走,一边催促正在忙碌的人快撤。
凭着自己对镇上涨水情况的估计,闫老汉打算把最后一批货物移高一点就走,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洪水突然间冲进了茶馆。闫老汉竭尽全力关上了茶馆的门,然后艰难地向后门跑去,希望从后门逃生。
“砰”的一声响,闫老汉还没打开后门,后门就被一股巨大的洪流冲开了。慌乱中,闫老汉紧紧抱住了门旁的橱柜,摸索着站到了上面。不会游泳的他大声呼救,可喊声却湮没在雨声、雷声、洪涛声中。这时,大概是中午11点。
雨一直在下,洪水不断往茶馆里灌。两个小时后,茶馆内的水离屋顶只有30厘米的距离了。闫老汉只能站在茶馆内的最高点——窄窄的木门上,双手扶墙,肩膀以下全部浸泡在水里。
光线越来越暗,闫老汉能看到的除了水还是水,能听到的除了水声还是水声。被困在木门上的闫老汉苦苦撑着,右脚麻了换左脚,左脚麻了换右脚,双肘轮流撑在墙上,分摊着身体的重量。手上的皮蹭掉了,他不知道;屋外,忧心如焚的儿子闫小兵几次要冲进水里找他,都被赶来救援的武警战士制止,急得失声痛哭,他不知道;屋外,冲锋舟来过3次,却因水流湍急、雷雨声太大、目标不明确无功而返,他也不知道。他只念叨着一句话:“他们会来救我的。”
18日凌晨4点,肆虐的暴雨暂时停了下来,镇上的水位略有回落。住在二楼的邻居听到闫老汉微弱的呼救声后,立刻通知了闫小兵。闫小兵和几个堂兄弟迅速从后门游进茶馆,救出了闫老汉。
看到儿子的那一刻,闫老汉一下子散了架,手脚再也没了力气,嘴里只念叨着:“我知道你会来的。”闫小兵紧紧地抱着父亲,再也不肯松手。这对父子在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噩梦后,奇迹般地团圆了。
事后,据沙坪坝区气象站的监测,7月17日沙坪坝区降雨量达266.6毫米,突破了该站自1892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日降雨量。在这次暴雨中,陈家桥镇受灾较为严重,街道积水超过3米,最深处达到4米,逾万名居民被洪水围困,民房被淹,全镇断水断电。
刘茂宴:洪水来临,他将自己店里的几十袋大米和面粉分给邻居阻挡洪水,保住了他们的大部分货物。
就在闫国全老汉忙着转移货物的时候,井口镇的雨也越下越大。井口镇农贸市场附近的排水沟一改往日干涸的景象,已然成了一条小溪。然而,没过多长时间,大水便裹挟着泥沙、石块和断裂的树枝,从离排水沟不远的山坡上奔涌而下。很快,大水就溢出了排水沟,迅速向农贸市场冲去。经营户们被突如其来的洪水弄得手忙脚乱,没头没脑地转移着货物。可兼营大米、面粉的卷烟零售客户刘茂宴却一点儿也没慌乱。为了减少店里的货物损失,他搬过几袋大米和面粉堆在商店门口,有效缓解了洪水的入侵。
这时,刘茂宴本该松口气。可看着倾盆而下的大雨,看着从排水沟里汹涌而出的洪水,看着左邻右舍手足无措的样子,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汉子大声喊道:“快!到我这里搬大米和面粉,堆在门口,可以阻挡洪水。”
邻居们的货物大部分被保住了,可刘茂宴自己的几十袋大米和面粉却被水浸泡不能卖了。当笔者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笑着说:“当时水来得那么快,又那么急,没时间想什么。不过现在倒是有点想法,就是希望有关部门能清理一下这个老排水沟,彻底消除隐患。”
李明素:洪水面前,她不顾自家价值8万多元的货物受淹,积极解救身处困境的32名村民。
连续两天的暴雨使原本温顺的梁滩河变得异常凶猛,用回龙坝镇梁滩河村村民周仁碧的话说,“像发了疯一样”。
7月17日中午12点左右,卷烟零售客户李明素的小超市进水。她和丈夫、儿子一道急忙向二楼转移货物。看着超市里的水越积越多,李明素打开门想放一点水出去。可就在门开的一瞬间,洪水卷着她向外涌去。儿子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她。于是,一家三口赶紧向二楼跑去。可是凶猛的洪水很快涨到了二楼,李明素一家只好迅速转移到三楼。在三楼,她看到了周仁碧等32名村民被围困在不远处的房顶上。
“轰”的一声,一栋房屋在洪水中倒下,不少村民号啕大哭。
看到眼前的这种情景,李明素着急起来:“不要管那些货了,救人要紧!”她让丈夫和儿子放弃价值8万多元的货物,集中力量救人。“那些房子又矮又旧,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她回忆说,“如果房子倒塌了,待在房顶上的人毫无疑问将被洪水卷走。”
李明素嗓门大,她对着被困的村民大喊:“你们待的房屋不牢固,你们到我家里来。”
32个人从恐慌中惊醒。于是,男人帮女人、大人帮小孩、年轻人帮老年人,来到离李明素家最近的卷烟零售客户王兵家的房顶上。
65岁的王孝伦回头一瞥,立即被惊呆了:他们刚刚爬过的村民李星家的房屋轰然倒塌,顷刻间就消失在滚滚洪水中。
虽然转移到了王兵家的房顶上,但困难再一次出现在32名村民面前:王兵家的老房子与李明素家的房子相距约3米,怎么过去?
看着旁边房屋的砖头被泡松散后一块块掉进水中,想到王兵家的房子已被大水泡了两个多小时,李明素急了:“再也不能拖延了,32名被困者必须立即转移。”她和丈夫找来木梯,搭在两栋房子之间,并用绳子将梯子牢牢绑在阳台的栏杆上。
依旧是老人、小孩、妇女先行,男人们在一旁守护,最后才爬过梯子。
下午5点,一行人终于爬到李明素家的三楼。李明素点了点人数,32个人全部成功转移,包括6位老人、两个孩子。在确定没有落下人后,李明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32个人虽然成功转移,但他们还是担心李明素家的房屋会不会倒塌,因为这是他们在洪水中最后的安全地带。
小孩和妇女们不停地哭泣,李明素安慰道:“你们不要怕,我丈夫是建筑工人,房子建得可结实了。再说,只要我们不被水冲走,政府一定会来救我们的。”在她的鼓励和劝说下,村民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洪水不停地拍打着楼房。“情况危急,要想办法自救!”李明素发动大家在三楼的储藏室里找来木板等东西绑成“木筏”。这样,万一楼塌了,他们至少不会沉下去。
“当时我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了,我们30多个人紧紧地围在一起,完全就是在一个孤岛上,心里十分害怕,盼望着救兵早点到来。”事后,李明素回忆说。
眼看天色渐暗,李明素发动村民齐声呼救。村民张永洪听到呼救声,联系上了消防队。晚上7点刚过,5名消防队员赶来,将包括李明素一家在内的35人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据了解,在这次暴雨中,梁滩桥村的村民被救出57人,而李明素一家就救出了32人。
洪水退去,温暖的记忆格外清晰。看着静静流淌的梁滩河,周仁碧等村民感慨万千:“如果不是李明素,我们早就去见阎罗王了。我们对她心存感激,她是英雄。”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英雄。危难时刻,伸手拉人一把,这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嘉奖,面对媒体的记者,李明素淡定如故……
疯狂的暴雨肆虐了4天后,终于在英勇的人们面前败下阵来。7月20日凌晨,被转移到他处的灾民陆续回到已完全变了样的家中,他们顾不上悲伤便投入到灾后重建当中。亲帮亲、邻帮邻,人间真情在灾区流淌,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受过援助的灾民的心,也给他们注入了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力量。
对于重庆沙坪坝区的人们来说,黑色的记忆已渐渐隐去,在温暖阳光的照耀下,他们更多地回味着在那场噩梦中流淌的人间真情……
守住家园
对于重庆沙坪坝区的零售客户来说,肆虐了4天的暴雨就像是一场浩劫。这场暴雨让他们损失了不少财产,甚至失去了房屋。随着洪水退去,他们又迈开了重建家园、恢复经营的步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沙坪坝区部分零售客户的心灵告白。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