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英雄之名的“流浪”者
2007-08-31


来源:《记者观察》2006年11月(上) 作者:本刊记者 黄玉浩 
 


  【他在深圳打工12年,做了12年义工,5年内献血10600毫升;他曾是深圳市20大杰出义工之一,与丛飞一起成为深圳义工的“名片”;他曾在人民大会堂接受由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他被人们称为献血英雄……但一场变故令他的幸福生活天翻地覆,妻子服毒自杀,女儿1周岁时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癫痫,母亲在此刺激之下疯了。面对突然变故他辞掉了热爱的工作,带着年幼的女儿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在各城市间的“流浪”,并以其悲凄的命运和尴尬的现状再次成为许多媒体关注的对象……】

  “我要曝光他们!”站在北京市丰台区堡台村村委会大门前,覃纪虎恨恨地说。在试图与该村委会工作人员协商进去喝水而被拒绝后,他被激怒了:“他们到底是不是共产党员?!连杯水都不让我喝,让人寒心啊,我曾经为国家献了那么多血!我认识很多记者,北京的报纸都报道过我的事迹,我和他们很熟的,他们不会眼睁睁看一个献血英雄这么受侮辱的,我要曝光他们!”
  说着,覃纪虎掏出一台最新款的折叠式三星手机,熟练地操作着照相模式,并把镜头对准了阻拦他的铁门以及旁边那块“堡台村村民委员会”的木牌。
  摆弄手机的同时,他告诉记者:“这款新式的‘三星’是一个被我的英雄事迹感动的小姑娘送给我的,当时她哭着就把手机给我了,这社会还是有好心人的!”他满脸幸福的神色,也许只有这种时候他才能暂时忘却生活带给他的巨大苦痛。

往昔

  覃纪虎,土家族,湖北宜昌人,曾在深圳长期打工。据深圳义工联档案科的小王介绍,覃纪虎于1992年正式加入义工联,有过多次见义勇为事迹,比如拾金不昧、勇抓小偷、帮社区义务劳动……是一名积极的模范义工,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深圳20大杰出义工,还曾任深圳义工联的队长。
  1997年春节,正在深圳打工的覃纪虎接到家里电话,说父亲生病住院急需用钱,无计可施的他决定去血站卖血,当时的血站站长杨春森了解情况后自己拿出300元钱给覃纪虎。覃纪虎说,正是这300元钱救了父亲一命。这以后,覃纪虎决定以献血的方式来回报社会。之后他每年都要多次到血站义务献血。2002年1月,5年里献血总量达10600毫升的覃纪虎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由卫生部、红十字总会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奖”的银质奖章,深圳的大小报纸都纷纷予以报道,他成了全国闻名的献血英雄。
  深圳献血办的陈主任查出覃当年的献血记录后对记者说,真了不起啊,5年里无偿献了10600毫升的血,每年平均200多毫升,按全国献血办无偿献血奖的评奖标准,银奖是实至名归啊。
  “覃纪虎可是个好人,而且很出名呢!”深圳中建三局第七基建处的现任保安队长王军生回忆说,“他1990年来深圳,一直在这做保安,十多年里都是一边做义工一边工作,风雨无阻啊。去福利院护理残疾人、做环保义务工、收养流浪儿……他都做过,他那时是保安队的队长,我们都开玩笑叫他义工队长,他每年都无偿献血,献了好多,不是还获了个国家的银奖吗?”
  王军生说,那时的覃纪虎十分快乐,工作特别积极,荣誉感也特别强,每次上了报纸或者电视他都会请大家吃饭,他还劝别人去做义工,去无偿献血,在他的劝说下保安队里出了好几个义工。
  而那段日子也是覃纪虎无比怀念的,不仅因为那整日拿着对讲机、一身板正的制服、每月800多元令人艳羡的保安队长的生活,更因为在这个城市他曾经收获过快乐、希望、荣誉,还有爱情。在一次见义勇为中,他从一个歹徒的魔爪下救下了一个美丽温柔的姑娘,没想到也成就了自己美丽浪漫的爱情,这个被他救下的叫做温恒琴的姑娘,于2002年与他正式结为连理。
  关于那段日子,覃纪虎在他当时的日记中这样写到:“现在的我特别快乐,每天回到小屋能见到自己的爱人,做着令人羡慕的保安工作,被评为优秀义工,报纸和电视都报道了,荣誉、爱情、事业我都有了,还有什么不满的呢!”

磨难

  就在2002年,覃纪虎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奖”银质奖章,工作顺利,妻子温恒琴也给他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可是,甜蜜的日子却走得那样的。匆忙,一夜之间,覃纪虎的幸福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逆转:妻子在娘家时服毒自杀。随后厄运又降临到了仅仅一周岁的女儿小燕身上,小燕接连高烧不退,浑身抽搐,被医院诊断为先天性癫痫病。受了惊吓和刺激的覃母也疯了。
  “我把我爱人和孩子送回岳母家后,就坐火车去深圳了。没想到,之后我爱人被她大哥以3000元的价格强行卖给当地派出所所长的弟弟杨某,她是因为反抗杨某的强暴时被扼死的,然后他们制造了服毒自杀的假象!”关于妻子的死亡,覃纪虎坚持认为是当地政府和公安机关的“不作为”造成的,而且坚持认为妻子被“拐卖”和“自杀”都有预谋的,但法医提供的死亡证明证实其妻确系服毒自杀,无法形成确凿的证据来证实覃的怀疑,所以无法立案。于是性格倔强的覃纪虎便开始了漫长的上访和“流浪”之路。
  记者电话联系了覃纪虎认为负有“不作为”责任的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公安局,一位张姓主任接受了记者的采访,采访过程中,这位张主任只提到覃妻是服毒自杀身亡,而对于覃妻自杀的原因及是否涉及到其他人避而不谈。
  他说:“鉴于覃纪虎多年的英雄事迹以及他的不幸遭遇,我们组织了机关内部的捐助活动,共形成捐款15000元,还给他办了卡,每月给他150元,可是这些年他却一直在上访,至于他妻子的死亡,法律上也有了明确的说法,但现在媒体的舆论呈一边倒,都向着他,而认为我们办案不力,我们的压力很大,我们也是很委屈啊。”

流浪

  记者第一次在北京见到覃纪虎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见到记者后,他说他带着身患先天性癫痫的5岁女儿来京治病,现在身无分文,流落在一家工棚中靠捡破烂为生,希望借助媒体的呼吁获得帮助。
  在这之前,《京华时报》的记者小陈曾告诉我,“覃的忙没法帮,两年内来了4次北京,每次他都会给很多媒体的记者打电话,很多报纸也都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和不幸遭遇,并呼吁社会给予帮助,很多记者和媒体都为他募捐,但其行为却让人颇为疑惑,给他找了稳定的工作,他总是莫名其妙地辞职,给孩子安排了医院总是过不了不久就自己出院,给他路费送他回家,可不久又发现他出现在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流浪’,福利院和一些个人提出收养孩子又遭到他的拒绝,他的困难我们真不知该如何解决!”
  然而,尽管一些人对覃的流浪生活表达了异议,但绝大多数人还是对这位曾经的献血英雄充满了同情,并热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我和女儿已经一个星期没怎么吃饭了,这两天房租也到期了,到时只好露宿街头了,我受点苦没啥,关键是燕子……她已经断药两个月了!”记者来到覃租的小屋时,他正准备和女儿小燕的午饭——开水泡馒头。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小燕的瘦弱还是让记者不由地心头一酸:仍穿着单薄夏衣的身体在秋风中瑟瑟发抖,苍白的脸庞带着一丝奔波流浪的沧桑,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闪烁着怕羞的惊慌,见到陌生人后她扭捏地躲在了父亲身后。不谙世事的她并不能理解父亲提及眼下的流浪生活时的亢奋,只是一个人喃喃自语:“妈妈回家了,妈妈会教我唱小燕子……”
  这里的房东李大爷向记者表达了对覃的不满,“哪有这样做父亲的,年纪轻轻的不找点正经工作安安稳稳地生活,到处跑,孩子也跟着受苦,病也被耽误啦,学都没法上,不管经受多大苦痛都该为孩子着想啊,报纸电视台能帮你解决困难,能帮你一辈子吗?还不得靠自己不是?!”
  李大爷这样说,是因为35岁的覃纪虎拥有身高1.75米、体重70公斤的强壮身板,在他看来完全能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而覃却认为,自己依靠超乎常人的坚强意志支撑了这些年的奔波流浪,就是要给自己讨一个说法,不然他没有心思工作。

将来

  覃纪虎说,这些年来,他跑了这么多的城市,也受到不少媒体的关注,但是来自社会的救助也仅仅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治疗小燕的病。在流浪的过程中,他除了得到社会上许多人的同情和热心帮助之外,还遭到了一些人或单位的冷漠和轻视,这些无疑给他的悲惨遭遇抹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但他却仍然认定,自己这条“流浪”之路还得继续走下去。
  他的日记似乎更能揭示他的心境:“自从踏上了这漫无尽头的上访之路,整日里漂游流浪,已经疲惫不堪,精神的痛苦、沉重的外债、自身的困境已经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女儿是我唯一的希望,我是为了她才忍辱负重坚持下来的……”
  “我就是要不停地流浪,走遍全国所有的城市,让所有的媒体来报道我的英雄事迹、痛苦遭遇以及眼前的困难处境,通过舆论来帮助我渡过难关,给那些对不起我的人造成压力!”说着说着,他开始激动起来,“我在深圳打了12年工就无偿做了12年义工,再苦再累我都不说,光5年里我就献了10000多毫升的血,我得到什么啦,我恩爱的妻子被坏人拐卖了,死了,说是喝农药死的,我不信,肯定是坏人害死的,死的不明不白,我要上访告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的不作为……”
  他嗓子里哽咽着,眼角闪着泪光,颤抖着手从随身携带的一个很大的黑色旅行包中掏出厚厚的一大摞报纸,说“看看,我已经去了17个城市,深圳、广州、重庆、成都、杭州、济南、长治、南京、北京……3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都给我做了报道,他们都给我组织捐款,在济南两天就收到一万多元的捐款呢……”
  当结束采访的时候,我们陷入了一阵充满压抑的沉默,这时突然一阵令人振奋的《上海滩》音乐铃声划破了那间促狭的廉价出租房的宁静,覃不好意思地一笑,“手机欠费了,没法接电话了。”
  临离开的时候,覃突然问:“你说这个官司我打赢的话,是不是能得到他们一二十万的赔偿呢?”面对他期待的眼神,记者一时无语——究竟什么造成了这个英雄的悲剧;什么让他如此绝望,如此现实;又是什么让他疲于奔命,陷入这种如苦行僧般的流浪……带着满腹的困惑和担忧,记者同这位落难的英雄艰难道别。走出老远再回头,他抱着女儿依然站在朦胧的灯光下,夜风把他的头发吹的很乱……★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