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三十四小时
2007-08-19
  图为8月17日,被救矿工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吸氧。

  新华社记者 曹 凯摄

  17日13时56分,江西丰城矿务局管辖的上塘镇民营榨一煤矿因透水事故被困的14名矿工,在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的搀扶下安全升井。虽然眼蒙纱布,但此时他们心中一片光明。

  经过34小时的生死相搏,他们奇迹般生还。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他们背后那强大的力量。

  受难矿工心中的“大英雄”

  “当时,我们在运输线上推煤,大量的洪水突然从西边涌来,还好聂新根及时通知,我们才跑到巷道的最高处绞车房躲了起来。”

  躺在丰矿总医院病床上的获救矿工姜跃进说,聂新根是这次成功救援的“大英雄”。

  这起透水事故发生时,最先发现情况的是位于主井出口的运输工聂新根和另外一名胡姓矿工。当时,透水把他们的煤桶掀翻了,他俩都意识到“出事了”。因为井下没有电话,经商议,胡姓矿工迅速往上走,向矿里报告透水的情况;而聂新根则往井底跑,去通知正在作业的其他13名矿工。正是他的及时报信,才给了另外13名矿工宝贵的准备时间,及时找到逃生地带。丰城矿务局一位负责人说,如果没有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向工友通知突来的险情,聂新根放弃了本可以迅速升井的机会。聂新根说,在被困期间他曾经有过后悔,但是,“现在想想,要是我不去报信,他们一个都跑不了。现在我很自豪,觉得这样做值。”

  信念的力量

  在被大水围困的34个小时里,14名矿工有一个共同的坚定信念:“上面的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来救我们的。”依靠着这信念的力量,他们精诚团结、自救互救,在困境中顽强地坚守着。

  46岁的班长祝新根是个有20多年矿龄的老矿工,在得知洪水即将来临后,他带领大家跑到高处。晚上饿得不行,他领大家捡地上的花生壳吃;聂新根把巷道里装东西的纸盒泡在水里,泡软了之后充饥;姜跃进则每小时测量一下水的高度,增强大家的信心。

  丰城矿务局矿山救护队政委肖八斤最早在井下找到了这14名矿工。他在井下四处寻找矿工的踪影,并高声大喊。突然,看到一束灯光不停地在远处闪动,随着灯光,肖八斤找到了他们。后来得知,这14名矿工为了保留“火种”,还建立了轮流使用矿灯的“制度”。

  “救援路线图”

  以下的“救援路线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抢救被困矿工“与时间赛跑”的状态:

  ——8月16日4时50分,榨一号井发生透水事故,14人被困。

  ——16日5时至6时,丰城矿务局上塘镇领导、丰城矿务局调度室、丰城矿务局救护大队、丰城矿务局领导、江西煤矿安全监察局赣中监察分局领导先后赶赴现场,并于7时05分成立临时救灾指挥部组织抢救;省、市领导也先后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救灾。

  ——9时30分,安装的两台7.5千瓦水泵开始排水,18时30分水位垂直下降了0.7米。

  ——20时55分,国家应急救援中心贺礼光一行到达煤矿指导抢险救灾。

  ——17日11时25分,指挥部考虑被困的矿工由于时间太长,可能有生命危险,为了争取时间,查明围困人员的情况,指挥部再次派矿井矿长、镇安全科长和救护队员共6人,从副井的废旧巷道下井勘察,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摧毁水泥密闭,跨过大巷救人。

  ——17日12时许,搜救人员发现被困矿工,立即派出第二组人员向地面报告,12时45分,喜讯传遍整个矿区。

  ——12时50分,救护人员向被困人员输送蛋糕、牛奶等食物。

  ——13时55分,第一批人员在救护人员的带领下从副井废旧巷升井。

  ——14时10分,被困人员全部升井送往医院观察。

  榨一煤矿是一家私营煤矿,为了被困矿工的生命安全,从中央到地方都紧急行动了起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指示江西方面“争取创造奇迹,全部营救被困矿工”,为事故救援制定了目标要求。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指示全力援救矿工兄弟;江西省省长吴新雄赶赴现场指挥;副省长洪礼和一直守在现场指挥救援,直到矿工被救。

  为了这次生命大救援,丰城市公安局出动干警500余名参与营救;南昌市打破白天时间市区不准通行货车的禁令,让运输排水设备的车辆通过市区紧急赶往事故发生地。

  (新华社江西丰城8月17日电)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