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people.com.cn 2007年08月17日14:26
本周日就是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传统情人节了。连日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无论是花店、商场,还是酒店、旅行社,大多数商家对于这个中国的情人节并不“感冒”。相比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各商家火热的销售气氛,传统的“七夕”则显得平淡了很多
情人节时一支卖150元的蓝玫瑰,“七夕”只卖20元
记者在走访海口戏院一带的花店时看到,尽管临近七夕,花店里摆放着的玫瑰花最多也不超过五桶。这与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到来时,满街铺满红玫瑰的盛大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七夕的鲜花市场反应向来比西方情人节冷淡。”花店黄老板告诉记者,七夕时他们一般提前两天定货就可以了。
花店老板介绍,七夕节时,他们每支玫瑰的进货价一般是一元,而售出的价格“只要是2块、3块、5块就可以了。”鲜花的进价和售价都不到西方情人节时的一半,老板说:“一朵蓝色妖姬,情人节卖到150元每支,七夕的时候20元就能卖!”
花店员工小李向记者介绍,西方情人节的时候,许多酒店、商场早早就前来预定红玫瑰做活动,每份定单的定量都在上千朵。“情侣就更不用说了,送9朵代表长久,11朵代表专情,19朵代表永久。还有人送99朵,999朵的。”相比之下,七夕临近,走访的五家花店里,只有一家花店开始收到零星的玫瑰花定单。2月份的情人节,华夏花店从12日到14日,以3到5元的价格,一共批发出去十几万支红玫瑰。“单卖的话,按平均一扎20支算,我们当天能够卖出去几百扎。七夕一般只卖一百扎左右。”
酒店、商场、旅行社等大都反应冷淡
海口市大同路上某花园酒店的王总管则说,酒店几乎没有做过七夕节的相关活动,“感觉在海南,因为农历七月不适合办喜事,所以七夕不受人们的重视,过七夕的氛围不浓。”往年,该酒店的业务量并不会因为七夕的到来而明显上升。倒是西方情人节时,“整栋大楼,从下面的大厅到楼上的包间,全都爆满。”并且还有许多情侣提前预定餐座。
在海秀路上的几家大型商场里,记者看到了同样较为冷淡的消费场景。在乐普生一珠宝柜台前停留了将近半个小时,记者也未能看到前来选购礼品的情侣。对此,该商场营运部陈小姐介绍,“七月份是海南商品消费最淡的季节,海南人这时的购买欲望不强。”该商场楼层主管崔经理说道,七夕其实并没有被完全推广开来。商场往年也做过七夕的促销活动,但是因为要根据市场行情,所以规模力度都不大。“七月的营业额波动不大,所以七夕的促销活动不是重点。”而今年的七夕,记者走访的几家商场全都还没有接到做活动的通知。西方情人节时,一是因为该节日早已深入人心,二是因为跟春节联系较近,所以该天的商品大都打折,做特价、促销规模很大。珠宝、礼品、服装里的情侣装非常走俏。
记者在万福隆超市吴店长处了解到,往年七夕节,超市的销售额都很平淡,无法比及西方情人节。在情人节走俏商品--巧克力的货架上,满排的巧克力都“安稳”地呆在货架上。不过,大润发超市13日已经开始准备推出七夕的相应促销活动,这是海口的超市中打出七夕活动广告较早的一家。
“在海南,把七夕跟情人节联系起来还是有点牵强。整个七月,一般海南人都不喜欢出游送礼。”位于海口公园旁的金椰风旅行社,以及五指山路上的几家旅行社也还未推出相应的七夕旅游项目。
七夕过不过,理由各不同
海南大学大三英语专业的小韩早在七夕来临前就在考虑,七夕要给男朋友送一件有意义的礼物。礼物既要表达心中浓浓的爱意,又不能落入俗套。商场里的礼品价格昂贵,又很难体现出七夕特色。想了很久后,她打算自己动手,为心爱的人绣一个十字绣钥匙扣。“七夕是我国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传说中这一天牛郎与织女将在鹊桥相会,听过牛郎织女传说的人都知道,那是多美多坚决令人羡慕的爱情啊。七夕完全是纪念中国爱情典范的节日,可以说是中国的情人节。我计划在那天和男朋友去一起看星星。”
不过记者发现,在海口像小韩这样重视过七夕的人并不多。
大同路上某花园酒店的王总管告诉记者,他和身边的朋友很少过七夕。主要是因为海南人对七月的看法。在海南,农历七月初一至七月十五一般俗称鬼节,许多海南人认为这段时间是不吉利的,各种重要大事一般尽量不安排在这段时间进行,不嫁娶、不搬家、不出远门,甚至买衣服、理头发也要避开鬼节。而七夕刚好处于这段时间,所以七夕在海南受到冷遇也就不足为奇了。
海秀东路某手机店营业员小贺表示她不过七夕,是因为不喜欢这个节日。七夕起源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可惜这个故事是个悲剧,一对恩爱夫妻被天河分割两地,一年到头只能见一次面。想想那故事,总有种哀怨的感觉,不过也罢。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喜欢天长地久朝夕相处的爱情。
海口十中的周老师说,过情人节年轻人可以送玫瑰、巧克力或吃西餐,但七夕节要怎么过呢?古时妇女在七夕有各种乞巧活动,可惜那些已不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我们的传统节日已没了太多吸引人的载体。如果要想继承传统,必须要给传统注入一些时代的元素,如果还是那些老套的东西,就很难让人接受。
市民杨先生认为不论是七夕节,还是情人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都只是一个想要表达爱意的借口罢了。众多商家如此炒作,目的也不过是想赚消费者的钞票。如果没有近几年媒体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大力宣扬的话,恐怕很少人能记得起这个节日。
七夕遭冷场有原因
海口市文体局文化科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七夕节遇到这样的尴尬境地是有原因的。首先,国家还没有把七夕确定为一个法定节日,它不像春节这样的节日,过节时可以放假。七夕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传统节日。如果是过端午节和中秋节,政府和社会各界也会开展一些相应的庆祝活动,可是在七夕办的活动却非常的少。去年海口某商家就打算在七夕使用99辆汽车做巡回宣传,虽然得到政府的同意了,但是由于各方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最后也没办起来。其次,把七夕当作中国的情人节的说法也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在这之前这种说法仅仅是在台湾地区比较流行而已。可是聪明的商家就看中了这一点,只要是节日,都想借节日的名目来做一些促销活动。最后,还不能说把七夕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现在有的国家就很重视传统节日,像韩国,已经成功地将端午节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作为自己的文化遗产。如果照目前这样发展下去,不单是七夕,中国的传统节日就会被淡化,直至被遗忘。
据海南民俗研究学者介绍,以前在海口、文昌一带,流传着七夕节时以浮针测命运的习俗。在七夕晚上,将一枚针轻轻放入盛满水的碗或盆中,针在碗底(或盆底)就会有一个影子,根据影子形状差异,可以预测未来的命运,针影越大,预示这个人的将来越美满幸福。除了浮针,七夕还有听天语的习俗。在七夕夜深人静时,妇女三三两两躲在葡萄架或葫芦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有的地方流传扔健绳的习俗,人们相约在七夕的前一天晚上,解下孩子手腕上的健绳,扔在屋顶或窗台上,好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搭桥。七月是多雨的季节,所以七月初七常常下雨,人们说那是牛郎织女见面时流下的眼泪。
相关链接:
“七夕”节的由来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称“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因为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这个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传说相连,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宋朝秦观所做《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就是有感七夕节所做。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来源:法制时报 作者:见习、庄雪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