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金融风生水起
上半年岛城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增加四十七亿元
人民网青岛视窗8月8日消息:
关注民生、支持民生,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对经济社会的支持深度和广度,目前正在成为岛城各银行的共识。自今年上半年以来,从政策性银行到商业银行,都展开了一系列的“民生行动”:从改革设立激励机制到金融产品创新,从传统的“傍大户”到“大小”并重,从热衷于为高端客户服务到加强对经济薄弱环节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民生金融在岛城风生水起;而在服务民生过程中,岛城各家商业银行的赢利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作为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大力支持青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炼油、钢铁、橡胶、造船等重大项目的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效。除此之外,国家开发银行还积极开展与青岛市在民生领域的合作。据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分行负责人介绍,该行自2006年10月成立以来,与青岛市积极开展在民生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共同推动和实施了青岛市民生“一号工程”——云南路片和中岛组团低收入家庭危旧房改造项目,“开行、开行,老百姓开心的银行”日益深入人心。同时,在医疗卫生、高校助学贷款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其他民生领域,国家开发银行不遗余力的工作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此外,开发银行还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领域的支持力度,密切关注如村村通公路建设、污水治理工程、农村氟超标饮用水综合治理、农村新能源建设及乡镇中心敬老院等项目。
据了解,下一步,国家开发银行承诺将继续本着“政府热点、雪中送炭、规划先行、信用建设、融资推动”的原则,继续开拓在民生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支持低收入住房和老城区改造项目、医疗卫生、教育基础设施助学贷款、环境保护等事业发展,还将继续推动青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增收、农业增效项目,扩大融资能力推动七区五市发展。
不仅政策性银行在行动,岛城商业银行也同样把支持民生作为一种双赢的选择。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之一。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岛城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纷纷发力,或创新贷款品种,或创新评价考核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专门组建了中小企业信贷部,专司开发中心小企业信贷市场拓展,寻找急需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工行还成立了分行中小企业信贷审批中心,专司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审查审批,并要求业务营销人员与审批人员合署办公,既有效地控制了业务风险又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农业银行青岛市分行在总行相关信贷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的措施,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有了长足发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呈现出不断加速的态势,贷款的质量也逐步提高。此外,为适应小企业信贷市场客户分散、风险度高的特点,农行还逐步完善了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提高了对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的水平。招商银行青岛分行专门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招行伴您共成长——中小企业点金计划”,受到中小企业的追捧,上半年中小企业客户增长了43%,贷款余额增长了95%。来自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的统计显示,上半年,岛城商业银行对小企业贷款增加47亿元,占新增贷款的16.1%,同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
创新金融产品,增强金融对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是上半年岛城金融业的一大亮点。统计显示,上半年,岛城各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郊五县市贷款增加43.3亿元,同比多增21.2亿元,县域贷款增量占全市的12.8%,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2006年10月,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组织在莱西试点了14项支农信贷产品,各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截止到今年6月末,这14项支农信贷产品余额已达124.7亿元,其中莱西农村信用社发放订单信用贷款55万元,在农户贷款方式上实现了新突破。上半年人民银行还与各相关单位推出了“金智惠民”创业贷款指导意见,胶南农村信用社制定了具体贷款办法,创立了“小额贷款加科学技术加政府扶持”三位一体的金融扶持农民创业模式,帮助不少农民解决了致富过程中缺资金少技术的难题。
加强对民生的金融支持,也成为岛城商业银行运用金融工具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改善赢利结构、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统计显示,上半年,青岛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实现账面利润33.86亿元,同比增加9.04亿元。 (本报记者 傅 军)
《青岛日报》 2007年8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