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项发明捐献无门 伯乐在哪里?
2007-08-03


2001-02-20
北方网

                 

王庆生作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因为热爱发明、沉迷技术,竟会弄得自己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但这些对他的打击还远不及后者:花了近十年心血搞出来的百余项发明想捐出去都没人要。

王庆生是河南省汝南县人,幼时跟父亲学习汽修,1973年进了当地汽修厂工作,因为善于思考钻研,经常搞一些小发明小改造,20多岁便远近闻名。改革开放后,他创办了自己的汽修厂,因技术过硬,生意红红火火。1991年他又在驻马店市开了另一家汽修厂,甚至还到海南去办厂,几年下来也成了小康之家。

多年的汽修生涯和他勤于动脑的天性,让他觉得许多机车和其零部件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不但能使机车效率提高,也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王庆生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工作。1993年,他在家人一片反对声中,卖掉了自己月收入上万元的汽修厂,一个人跑到进口车云集的海南,潜心研究。

搞发明,真是难为了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王庆生。他一边补习文化课,一边潜心研究工艺。大量的书籍报刊资料,数额不菲的实验用零部件和相关设备,任是以前堪称富足的家底也禁不起这般折腾。兄弟姐妹不理解,妻子也因他这般总是痴迷最终和他分手,以前羡慕他的邻居也改称他为“王神经”。当他1996年终于搞出第一批技术发明时,他觉得所有的付出不会白费,一切的努力终有结果。

但等待他的却远不是他想像的。19966月,王庆生揣着数十项发明图纸兴冲冲地来到了原国家专利局,在检索资料后,他得知自己的发明“技术先进,性能优于现有产品”。他还没来得及高兴,申报专利所需的十几万元申报费和代理费却让他傻了眼。他思前想后,突然灵机一动:干脆把发明捐给国家。谁知他的这“灵机一动”却触及到了法律的盲点,他在各级部门奔波了几个月后才得知:国家目前尚没有接收民间发明人为国家捐献发明的政策和办法。

难道自己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王庆生不甘心。在他的努力下,原国家科委责成各级科委将王庆生搞发明的情况调查上报。报告是写上来了,但各级科委的报告大多类同于汝南县科委的报告,“该同志愿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进行发明创造的精神是可嘉的,但鉴于汝南县科委财政困难,县科委没有能力和权力帮助其解决巨额费用的困难,请上级斟酌解决。”捐献也要先证明发明能够算得上专利,但这笔钱谁来出呢?王庆生的奔波换来的只是同情和爱莫能助。

王庆生又直接和一些厂家联系,依然没有结果。湖北一家大厂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发明,一没有国家专利,二没有行业鉴定认证,而且只是图纸没有成品,如果让企业为这个去投资不太现实,最好是能有个证书。这几个条件王庆生都没有能力完成,没钱申报,没钱做成品,作为一个民间发明人的发明首先都不能在科委立项,又有什么资格参加行业鉴定认证。

但王庆生还是不肯罢休,他一边继续埋头搞他的发明,一边托其四弟帮他贷款申请专利。他还没看到希望,四弟便因一场车祸意外丧生,眼泪还未擦干,他10岁的小儿子又因看不下父亲在家里抬不起头,仰药自尽。这一连串的打击让王庆生险些承受不住。在他那间又湿又暗、不足10平米的小屋内,王庆生枯坐在唯一的一张家具--钢丝床上,恨不得一把火烧了满屋的书报资料和他的100多项发明图纸。

王庆生的遭遇让人同情,也发人深思。我国每年的专利申请量本就与一个有12亿人口、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地位不相称,现在又出现了民间发明捐献无门的情况。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在民间有许多像王庆生这样的发明人,苦于资金、苦于政策,他们的发明许多都胎死腹中,或者耽误了市场时机,像王庆生这样倾家荡产的也不是少数。尽管他们知识水平未必有多高,尽管他们的发明未必惊天动地,甚至不一定能通过专利鉴定,但他们这种渴求创新的精神和热情,不应该被冷落。河南省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秘书长李跃南认为,国家的技术政策应该要调动起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在机制上鼓励创新,但在这方面确实存在相关政策不配套的问题。民间发明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切合生产实际,像这样民间个人无力申报,将发明捐献给国家却无人受理的情况,不但挫伤了个人的积极性,也是国家的损失。发明存在风险,让本就资金紧张的县科委拿出10余万元去也投资也不现实。但是,能不能有一个组织、一笔基金来做这件事,能不能为个人搞发明开辟更广更宽的渠道,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也值得有关部门应该认真考虑。

王庆生现在仍然没有放弃,王庆生们也仍然在努力。希望他的遭遇只是个例,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为不再出现此类情况而努力。(梁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