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元手机被索3000元 失主呼吁捡手机人讲良心
2007-07-29

2007年07月29日 08:18:08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28日)下午,周先生为讨回存有个人资料的手机,再次与捡手机者的朋友———一自称福建人的男子通话,对方坚持要其汇款3000元到指定的银行账号上,在见款当日把手机内存卡邮寄给周先生。

    周先生是西北旺批发市场的商户,他说,7月22日,他在市场跟同事打闹过程中,手机不知何时从裤兜里掉了出来。因为手机内存卡存储着重要的客户信息及个人隐私,周先生不断给自己的手机打电话,但手机接通却始终无人接听。

    23日,周先生到移动营业厅打印出手机的通话清单。清单显示,自己的手机在23日和24日分别打了两个长途电话,根据移动提供的归属地查询,两个手机号分别是河南和福建的。24日,因担心话费太高,周先生办理了号码挂失。焦急的周先生与那个福建号码多次联系后,接电话的一名男子表示,他会跟捡到手机的朋友联系。

    前天(27日),该男子与周先生通话称,自己的朋友要周先生汇款3000元到其提供的银行账号上,然后再把内存卡还给周先生。“3000元太贵了,我自己的手机买的时候才2000元。”周先生对记者说,他希望拾手机的人能够讲良心,体谅失者的心情,要价最高也不能超过手机本身的价格。

    昨天(28日)下午3点半,记者以周先生朋友的身份给福建男子打电话,接电话的男子明确表示,是他朋友要求的3000元,“钱不能少,如果不想要就算了,我也是好心帮你忙。”

    记者从该款手机的客服中心了解到,手机内存卡都是独立存在,如果丢失,卡上的资料也意味着丢失了。“捡手机的人既然在北京,为什么不当面交易。”周先生说,如果对方把手机和卡一块儿还给他,他愿意付2000元,但3000元实在太贵了。

    对此,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索保林律师表示,失物归还可以给一定的补偿,但不应该是交易性质。根据物权法规定,失主领取失物时应支付一定费用,如何来界定这个“必要费用”,应由当事人双方通过协商来确定。原则上,这个费用不应超过遗失物本身的价值。(记者文静)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