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10年捐资360万回报家乡
2007-07-24
)“真金到处都放光”。尚银州是20多年前青海某部的优秀战士,1983年复员回到家乡新密市后,创业10年打拼出年纳税500万元的企业。勤劳致富后他不忘乡里,10年来捐资360多万元投入公益事业。

  老兵5年出资10余万资助30多名学子上大学

  “3年3个孩子接连考上大学,老伴又体弱多病,每年将近两万元的开销差点把俺这个家压垮。”提起尚银州,新密市城关镇楚沟村村民陈二牛感激不尽。

  老陈家有“一龙双凤”,3个孩子接连考上长沙工商管理学院、平顶山建筑学院和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小女儿小菊考上大学时,陈家已经拿不出一分学费了。尚银州连续两年掏出1.1万余元资助孩子上学。在老尚的帮助下,陈二牛又借钱买了辆奔马车跑运输。如今,陈家3个孩子都上班了,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

  据了解,从2002年开始,尚银州坚持每年资助争气上进的孩子。考上大专,他每年资助1000元,考上本科,每年赞助5000元。5年来,尚银州个人已累计捐资10余万,资助了30多名考上大学的孩子。

  创业成功不忘乡里累计捐资360万造福乡亲

  1997年前后,尚银州离开机关下海经营煤炭生意。经过10年艰苦创业,尚银州凭着在军营练就的气魄和韧劲,把一个只有几十人的小煤矿,发展成拥有先进机械设备、600多名员工、年产15万吨原煤、平均年纳税500万元的现代化煤炭企业。如今,尚银州经营的企业每年都被评为新密市纳税大户。他还多次被评为新密市先进个人。

  凡是公益事业,尚银州总是慷慨解囊。2005年,他拿出120万元,修建了一条宽约8米从楚沟村直通省道的水泥路。邻村西于沟村群众缺水吃,他捐献46万元给该村打了一口机井。10年来,尚银州投入到公益事业的资金已达360多万元。

  50万元盖起文化大院打造“农民书法村”

  楚沟村自古文风蔚然,出过不少书法家,尚银州拿出20多万元,建起“楚沟村书画基地”。目前,只有2200多人的楚沟村,已经有约200位书法爱好者。2004年,该村村民张中信被中国书画院正式聘为研究员。该村村民张世禄获得中国文人楹联书法大赛金奖。楚沟村也获得“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农民书法村”等多个荣誉称号。

  今年3月,尚银州又拿出50万元,给村里建起2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大院。大院建有图书室、书法创作室、歌舞厅、科普培训室、健身园等。村民张顺说,有了这个“大世界”,村里赌博、斗狗的人几乎绝迹,大家有空一起跳跳舞、敲敲锣鼓、唱唱豫剧,日子美得很。

来源:郑州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