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他和50个山里娃生命相拥
2007-07-19
  核心提示:有一个年轻的山村老师特别喜欢在课堂上喝“可乐”,他的这一爱好令身处贫困地区的学生们艳羡不已。但有一天,当老师在课堂上大口吐血且被确诊为肾衰竭时,学生们才知道,老师在课堂上喝的并非可乐,而是自采的治疗绝症的中药。学生及家长们感动后纷纷自发行动起来,卖粮卖鸡卖蛋,卖猪卖牛卖羊,一毛一毛地为他筹集医药费……

  这位老师名叫豆洪波,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桑柘镇鹿青村小学的山村老师。为了不耽误学生们的学习,同时为了节约医药费资助学生,豆老师一直以自采的中药治病,并最终小疾酿成了绝症。

  “可乐”瓶里藏着动人故事

  豆洪波每天的早饭和晚饭都在桑柘镇家里吃,而中午则带饭到学校去吃。由于夏天太热,刚去鹿青村小学的那段时间,豆洪波发现,自己早上带去的熟饭到了中午往往已经变馊了,吃后常常闹肚子。所以,他干脆将午饭改成了价值0.8元的方便面。

  豆洪波发现,每当自己在吃午饭的时候,总有一些一二年级的学生用馋馋的眼光看着他,让他无所适从——自己一碗面也不够让所有不吃午饭的孩子分享呀!可他最终还是将自己泡好的方便面一人一口地让给这些孩子分享。

  但是,有一个名叫彭卫红的女生令他奇怪。彭卫红是他当班主任的那个班上的二年级学生。那天,彭卫红也在那一群看着他吃面的学生之中,而当轮到彭卫红吃时,小姑娘却摇了摇头谢绝了。于是他好奇地问她:“你为什么不吃呢?”

  原来,彭卫红是孤儿,她父亲去世后,母亲便丢下她改嫁了,她只好与爷爷相依为命,全靠爷爷种地养活她。有一天爷爷下地时却不慎跌倒,将腿骨摔骨折了。因为没钱治病,治疗了一段时间之后,爷爷只得放弃治疗。“爷爷的病不好,下学期我就没钱交学费了,我好想读书啊……”彭卫红说着抽泣起来。

  彭卫红的不幸遭遇让豆洪波震惊不已,彭卫红的懂事却又让他非常感动,他决定帮助这个懂事而又上进的小姑娘,坚决不让她失学。于是他下定决心也像当地山民一样从此一天只吃两顿饭,以将饭钱节约下来资助彭卫红上学;同时,他还决定戒掉抽烟喝酒的习惯,将烟酒钱也节约出来资助小姑娘……

  2005年,豆洪波与桑柘镇中心小学青年教师王彩结婚后,王彩很心疼他,责备他不该不吃午饭。面对妻子的唠叨,豆洪波却拍着胸脯说,自己是体校毕业生,身体没问题;自己不吃饭,还可以利用中午辅导一下成绩较差的学生。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他的身体终于被拖垮了:2006年春天,豆洪波觉得自己跟以前比变得四肢乏力、食欲不振了,并时常感冒发烧、咳嗽,偶尔咳出的痰中还有血丝。

  起初,他认为这些毛病是由于平常工作太累,没有锻炼身体所致,为了节约医药费,同时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他一直没去医院检查是否有病。身体不舒服时,只利用课余时间到山上去采些中草药拿回家熬成汤药喝。

  除了早晚在家喝药之外,他还将熬好的药装在一只可乐瓶里带到学校去喝——上课时觉得身上无力,或者咳嗽得厉害时,他就喝上一口。看他喝药的样子,学生都以为他喝的是可乐。

  50个山里娃卖粮救恩师

  然而,小病不治却拖成了大病。2006年10月,正在上课的豆洪波在一阵剧烈咳嗽后,突然吐出一小口鲜血来。见此情景,他自己吓了一大跳,但怕学生们担心自己,因而装得若无其事,坚持着上完了当天的课。当天晚上回到家里时,他再次在咳嗽时咯血,止也止不住,于是家人连忙将他送进了彭水县人民医院治疗,一夜之间给他输了800毫升鲜血。

  住院后,豆洪波总是念叨着自己的课没人教,因而病情稍轻,他就嚷着要出院。出院后,豆洪波只休息了一天便又回到学校上课了。那段时间,他仍经常感冒,也总是咳嗽,咳嗽时痰中带血;全身乏力的情况更甚于从前,而且经常头痛。就这样,他又坚持了十多天。

  2007年1月8日,正在给学生上着语文课的豆洪波再次在讲台上吐起血来,并一下子昏迷了过去。老师的突然吐血和昏倒,吓坏了孩子们,他们纷纷涌向老师,欲将他从地上扶起来。可是个子小小的孩子们怎么能扶得起老师?那一刻,孩子们悲怆的哭喊声如惊雷般炸响,回荡在校园里。闻讯赶来的老师见状连忙将豆洪波送往桑柘镇医院,后又急忙转送到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诊断发现,豆洪波心累气促,重度贫血,肌酐达到1822umol/L,双肾衰竭已到中晚期;并伴因肾衰竭而引起的肺炎、贫血、严重左心衰等病。于是医生们马上为他做了血液透析。

  得知要救活儿子,唯一的办法只能做肾移植,且在有合适肾源的前提下,需要40万元换肾费时,豆洪波的父母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们连忙向所有认识的人开口借钱,外加将房子抵押向银行贷款。几天忙碌下来,却只筹集到5万元。在万般绝望的情况下,他们只得提前为儿子准备起后事来……

  今年1月12日,当鹿青村小学校长谢刚金来到四年级教室告诉同学们说,他们的班主任豆洪波老师得了两肾坏死的绝症时,学生们才明白,老师常常在课堂上喝的根本不是可乐,而是中药!老师患病以后是怕耽误他们的课程,同时节约医药费以资助他们上学,才将小病拖成绝症的!老师喝着中药坚持着给我们上课呢!同学们伤心得哭成一团。

  “豆老师犹如蜡烛一样燃烧着生命给我们上课。现在老师得了绝症,我们也要想办法救老师才对啊!”得知老师只有换肾才能保住生命,而换肾却需要40万元费用时,班长任小勇流着泪对同学们说道。任小勇的提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纷纷响应。 

  豆洪波的学生中先后有50多人加入到卖粮、卖鸡、卖蛋以拯救他的行动之中。发自纯洁童心的爱是最打动人的,孩子们那看似微不足道的爱心行动,犹如投进人们沉寂心湖的一颗颗石子,波波相连,让大人们为之一震,于是爱的波浪迅速蔓延开了。

  鹿青村的村民们,无论自己是否有孩子在鹿青村小学读书,也都纷纷自发行动起来,拿出家里的玉米、土豆、家禽和鸡蛋等东西去镇上卖,将所卖的钱捐给豆洪波;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家中的壮牛也卖了,然后买一头小牛养着,以将其中的差价捐给豆洪波;鹿青村小学也为豆洪波专设了捐款箱,里面装着师生们的殷殷爱心……

  一点一滴的爱为了一个目标汇聚在一起,形成了浩浩荡荡的爱的海洋;一颗一颗的心为了一个神圣的企盼拥抱在一起,又形成了一朵能够托起绚烂生命的莲花……

  1月20日,当彭卫红、任小勇跟着鹿青村小学校长谢刚金,带全体师生、全体村民捐的5000多元钱来到豆洪波的病房给他捐钱,并给他讲述了学生们和村民们自发行动起来为他捐款的故事后,从来没有当着学生的面落泪,即使大口吐血也不曾落泪的豆洪波最终忍不住哭了:“你们对我如此大恩大德,我什么时候才能报答呀?也许只有等到下辈子了……”

  真情的奉献感动社会

  感动于豆洪波与自己学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有人给重庆的媒体打了新闻热线电话。2007年2月10日,一家报纸披露了豆洪波用自己年轻的身体撑起大山深处学龄孩子未来的事迹,以及他身患绝症后学生自觉为他筹医药费而卖粮卖蛋捐款的故事。

  2月11日,被这个爱心故事所感动的新华社重庆分社、重庆移动公司等四家单位联合起来向社会发起了主题为“拯救山村教师2007生命救助”的活动,倡议好心人通过移动手机发送短信为豆洪波捐款,发送一条捐款10元,被确认的爱心款直接从手机话费中扣除。

  2月13日,重庆市委书记、市长也先后加入到这次爱心行动中来,为豆洪波发出了捐助短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拯救山村老师豆洪波的爱心行动迅速在重庆市形成热潮,到当日傍晚,仅通过手机短信捐款的金额就达到4万多元……

  13日下午,由重庆市18个家庭组成的“家庭慈善基金会”成员代表来到医院,为豆洪波捐出了33700元现金。这些钱是各个家庭从日常开销中节省下来的。

  13日下午2时许,一名年近三十的女士来到豆洪波的病房,从坤包里掏出厚厚一沓钞票递给豆洪波说:“这是3万元钱,请收下!”当豆洪波问她姓名时,她却婉言谢绝了……

  2007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破天荒地为救助一名普通百姓、一位普通老师而向全国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以及北京、上海、重庆、湖北、四川等13个省(市)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并积极参与“拯救山村教师豆洪波的行动”。

  于是,全国媒体迅速跟进报道此事,继而又在全国掀起了一场爱心大行动。

  截至2月16日11时30分,拯救豆洪波所需的40万元治疗费已全部筹齐:总计接收短信捐款22.14万元、现金捐款17.97万元。

  2007年2月17日是大年三十,记者前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采访豆洪波时,豆洪波刚刚接受了一次透析治疗,精神状态很好。2月18日是正月初一,重庆人有一种“大年初一不出门,尤其不往医院行”的迷信说法,但在大年初一那天记者再次走进豆洪波的病房采访他时,仍不时看到不少好心人拎着礼品前来医院看望他……这一幕幕感人场景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如潮的爱心已经托起了豆洪波新生的希望!

  一个人执著的奉献是寂寞的,但寂寞且真情的奉献却能够换来众志成城的感动!豆洪波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表明社会充满了对教师的尊敬和关爱,充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据音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