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21cn.com 2007-07-13 09:36:01 南方都市报
小龙圳的妈妈数天来已哭干了眼泪,守着儿子的照片,她不停地说着儿子的“故事”。徐文阁摄
面对儿子遗像,父母悲伤不已。本报记者陈以怀实习生霍健斌摄
奥一网 小龙圳被延误治疗致死事件,昨日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报昨日接到众多市民电话,在对此事表示持续关注的同时,也就此事提出一些疑问。本报搜集众多市民的疑问,总结出以下4个问题,并多方调查采访,还原那个小生命颠簸8小时的求医经历。
没肠镜就没法救命?
小龙圳7月4日送往市儿童医院。接诊医生初步检查后,在病历本上写明“建议住院”。但到住院部,涉事的住院医生以“肠镜坏了,做不了手术”为由,让小龙圳出院。
据了解,市儿童医院是配备小儿肠镜的儿科专科医院。该院在肠镜出故障后,为何不及时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就在昨天,读者叶先生看到报道后投诉称,早在3个月前,他3岁儿子大便出血,也曾去市儿童医院,当时医生也以“肠镜坏了”为由拒收。最后他只好带小孩前往广州治疗。
记者调查:记者昨日联系到是儿童医院有关领导,他介绍,龙圳到医院的当天,该院小儿肠镜的确是出了故障,“但这不完全是肠镜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涉事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处置不当”。该负责人介绍,根据龙圳的伤势,当时并非必须用小儿肠镜。
对于肠镜为何没有及时修理,是否像市民所称“小儿肠镜坏了很久”,医院没有正面回应。
为何不主动做检查?
7月4日下午3点30分,小龙圳从市儿童医院医生要求出院后,父亲驾驶一辆货车开始救儿路程。但在接下来的8个小时里,小龙圳在车里一路颠簸着往返于儿童医院和其他4家医院。这辆救命货车还曾因闯入限行路段,被交警截停抄牌。
市民张先生提出疑问:“如果这些医院派出一辆急救车,或者主动为孩子诊断,是否情况会不同?”
记者调查:儿童医院当事医生的出院理由,让“使用小儿肠镜”在龙圳父亲的脑海中根深蒂固。随后他带着儿子前往深圳市其他4家医院,父亲每进一家医院,连挂号都不做,直接问“有没有肠镜”。
得知没有肠镜或是不具备治疗小儿外伤的能力等后,便急匆匆转往其他医院,没有停留接受检查治疗,没有给医生进行深入检查和询问的时间,因此各医院都没把龙圳当作危重病人,向家长主动提出调用数量有限的救护车。
对于上述4家医院为何没有主动派出救护车,医院解释虽然是大医院,但每家医院急救车数量仅两三辆,当时一些车辆在外出诊。院内急救车有限,“一般都要预备接送夜晚危重的病人,必须符合条件才能提供,”医生说。
让一名医生定生死?
在最早接治的市儿童医院,一名刚入职两年的住院医生,检查了小龙圳的伤情,要求龙圳出院。
市民郭先生提问:“伤重的孩子怎么就由一名临床经验不足的住院医生就能判断是否具备出院条件?”
记者调查:儿童医院领导昨日明确表示该医生处置方法错误。按制度,该名住院医生没有权力决定患者是否应该出院,而是要向上级医生汇报。事后调查,当时上级医生和科主任都在医院,但该名住院医生违反制度擅自要求病人出院。
医生为什么不主动?
此前,卫生部门曾推出医院首诊负责制。其中规定,首诊的医院对患者诊疗负有主要责任。如果首诊医院没有相关设备,应由该医院联系其他医院后,用急救车接送转院。如果需要其他医院专家会诊,由首诊医院联系后,请专家到该院会诊。
有关部门表示根据此规定,龙圳家长离开市儿童医院后,求诊的其他几家医院都没有违规。
市民梁先生提出疑问:“除了客观上家长没有给这些医院检查的时间外,主观上医院在救死扶伤上的主动性是否应该进一步加强?例如主动出车或帮忙联系其他医院。毕竟对于毫无专业经验的家长来说,这些医院更专业,也能更迅速得到反馈。”
记者调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疗系统业内人士坦承,上述现象不普遍,多数的医务人员还是能坚持主动救死扶伤。但也有个别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
该人士分析,除了医务人员自身原因外,这与长期以来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有关。这种不信任导致医生“避害”心理增强。
“现在一些医生看病都严格对照教科书,按体重该下0.5-1毫克的,决不多下一点,这样即使问责或患者打官司,医生都可以免责,按照制度不该做的,不主动‘冒险’,就担心被患者不理解。”长期下来,医生主动性就减弱了。
启事
一个年仅1岁零9个月、把深圳取入自己名字的孩子,在8个小时内辗转深圳5家医院就医,最后不幸离开这个世界。而此时距离他的2岁生日,仅有3个月。
首诊的市儿童医院固然违反了首诊负责制,而一些医务人员“救死扶伤”主动性是否也应该提高?是什么让一些医生显得日趋冷漠,医患之间不信任的氛围越来越重?
如果您对此有自己的看法或者有类似的遭遇,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755-83325000或者登录奥一网站发表意见看法。
最新进展
深圳儿童医院道歉
官方调查否认另四家医院拒医
男童小龙圳在深圳市儿童医院被延误治疗导致死亡事件,昨日引起各方高度重视。昨日,深圳市儿童医院两位副院长与家属见面,代表院方向家属正式致歉并表示慰问。
有关部门:
四医院没有拒医拒治
昨日,深圳市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公布了初步结果。7月4日下午3时30分,龙圳家属带1岁零9个月的男童龙圳到市儿童医院治疗。
孩子在家中意外受伤,被簸箕的钢管插入肛门约30厘米。急诊接诊医生进行检查后将孩子收治住院,当班的住院医生提出对患儿做小儿肠镜检查。由于该院的肠镜已损坏,该医生让家属办理出院带患儿到其他医院做检查。
家属带患儿先后赶到北大深圳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人民医院。有关部门表示,家长由于受到儿童医院该医生误导,每进一家医院,连挂号都不做,就直接来到急诊诊室询问能否做小儿肠镜检查。
由于小儿肠镜是儿科专科医院才配备的设备,该3家医院均告知家属不能做小儿肠镜检查。患儿在这三家医院停留的时间都很短,咨询后即马上离开,没有给医生进行深入检查和询问的时间。而医生在匆匆几分钟内,根据孩子表面情况,仅能看到孩子精神状态不错,没有体表大出血,无法判断孩子的伤势情况是否严重。上述3家医院并没有发生拒医拒治的情况。
随后,家属带患儿赶到市二医院。经院内会诊,医生进行了X光片和CT检查。考虑到该院没有小儿外科,患儿家属自己选择回到市儿童医院手术治疗,于晚10时40分左右到达儿童医院。经手术,孩子终因循环呼吸衰竭、创伤性休克,于7月5日上午11时30分治疗无效死亡。
儿童医院:
两副院长当面致歉
昨日上午,深圳市卫生局召开各区卫生局主管局长,市、区各医院业务院长紧急会议,要求各医院要认真吸取该事件的经验教训,确保类似事件不能再次发生。昨日,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再次向省、市媒体通报了对事件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据悉,昨日全市各医院分别就此事召开专门会议,在各院内进行自查自纠。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市儿童医院。该院已经专门就此事召开紧急会议。该院院领导表示,昨日该院两位副院长与龙圳家长见面,代表医院正式向家属致歉并进行慰问。该院正积极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并与家属积极协商善后解决。根据调查结果,该院将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给予处理。
小龙圳父母回忆颠簸求医最后8小时
“一路上,宝宝一直哼着歌”
1岁零9个月的小龙圳生在深圳,并把“深圳”取进自己的名字。然而,一根不锈钢管插入调皮龙圳的屁股时,父母抱着他花费了8个小时,辗转完深圳五家知名大医院,在深圳结束了他刚开始的生命。
“他很疼,可是他一直没有哭,而是一路给我唱着歌离开这个世界的。”想起小龙圳的最后8小时妈妈王先萍泪如雨下。
7月4日在深圳五家大医院奔波求医的经历,给小龙圳一家烙下太多辛酸、悲痛、无奈、无助、无辜……诸多复杂的感情。
下午3:00家中
钢管插进屁股30厘米
龙方一脸痛楚地回忆悲剧降临一刻,7月4日下午3时左右,他回到家中。突然看到儿子趴在一米多高的阳台台阶上。在他走过去想抱下儿子时,龙圳突然从上面掉了下来。阳台上一个簸箕的不锈钢钢管长把,一下从龙圳的肛门插了进去,插入身体三四十厘米。
他急忙拔出带血的钢管,抱起儿子和妻子跑下楼,开上他送猪肉的货车往深圳儿童医院赶。
她抱着儿子,车走到彩田路上时发现儿子屁股上流下一点血水。
“我问儿子痛不痛,他说,屁股啊呜(痛)。”在路上,龙圳开始痛得哼哼,不停地念叨:“宝宝屁股痛,肚肚不痛。”
下午3:30深圳儿童医院
“好像孩子根本不存在”
在儿童医院病历本上明确注明了初步诊断的时间为“7月4日15时30分”。“主诉”和“现病史”上写着:“肛门直肠外伤约半小时,半小时前,钢筋刺入约30厘米”。初步诊断为“肛门直肠挫裂伤”。处理一栏注明:“建议住院”。
龙方说,急诊室的医生用手摸了一下孩子屁股,发现只有淡淡的红色,就说“没有出血,但要赶快住院。”他马上交了1000元住院押金,带着孩子上了3楼住院部。
据龙方介绍:当时他向住院部一个30多岁的男医生刚刚说了一下病情。该医生就告诉他,他们没有肠镜,建议他去北大深圳医院。
还拿出申请肠镜的单子给龙先生看,对他说,“你下去把押金退了就行了。”
龙方昨日说,这名医生没有对他儿子做一点检查,急诊病历也不看一眼。“好像我孩子根本就不存在,作为医生起码你应该看我儿子一眼啊。”
下午4:00北大深圳医院
“连医生都没让我们见”
龙方随后急忙赶往儿童医院医生推荐的福田区北大深圳医院。王先萍说,在路上儿子开始犯困,不停地说:“妈妈,搞搞(音,意为觉觉)。”王说,儿子非常听话,路上也不哭叫,还对她说:“妈妈,不要打宝宝,宝宝乖,宝宝要水水。”
4时左右,一家三口到达北大深圳医院。据龙方介绍,一进入急诊室,他介绍病情后,医护人员问他:“你怎么不去儿童医院啊。”他回答:“儿童医院说没有肠镜,让我来你们医院的啊。”随后,他得到的答复是:“我们这里也没有小孩的肠镜。”
王先萍抱着儿子就往里面的肛肠科走,结果被拦住了。“我们到了医院,连专业的医生都没有让我们见一下。”最后一位护士模样的人推荐他去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看看。
下午4:40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没进医院大楼便走了
王先萍说,儿子在路上一直想睡,眼睛睁不开可是又睡不着,不停地哼着:“妈妈,搞搞(觉觉)。”中间夹杂着哼着““妈妈,奶奶”,表示他想喝水冲的奶粉。一路上,依然不停地哼着歌“走啊走,乐啊乐”。
据龙方介绍,下午4时40分左右,他来到福田区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在该医院,医护人员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为什么不去儿童医院啊?!”随后表示,该医院也没有肠镜,没有儿外科,无法为龙圳做手术。他一听扭头就走,而此时王先萍抱着儿子在后面还未进入医院大楼。
下午5:30深圳市人民医院
“肛肠科已经下班了”
龙方说,离开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后,他先打114查询了推荐他去的深圳市人民医院的电话,咨询时医务人员说,他们那里也没有小孩肠镜,但可以过去检查。随后他开车往该医院跑。
王先萍说,在去这家医院的路上,儿子开始发烧了,不停地在车上说:“妈妈,脱脱。”但此时依然不停哼着歌。
而在他快进入该医院时,因为是货车进入市区,车让交警查扣下来开罚单。当时,王先萍哭着给交警说他儿子快不行了,而他则把证件全都丢给交警先把车开到了医院。在出院后,一想深圳没有医院可以去了,准备开车去广州给儿子看病,这才回来拿了交警的罚款单。
龙方介绍,下午5时30分左右,他们到达位于罗湖区的第四家医院。“我帮你问一下吧。”该医院的一位女医生说,而后,她告诉龙先生说:“肛肠科已经下班了。”
龙先生说,他当时的感受是:该医生根本没有把他儿子当回事。
傍晚6:20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只有这家医院当即检查
龙方说,在路上他都不知道还可以去哪家医院了。表弟提醒他,可以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随后,他急忙开车往该医院跑。
王先萍说,在往该医院的路上,儿子发烧,胸部一处发紫,呼吸时有声音了。她问儿子胸口痛不痛,儿子说:“妈妈,屁股痛。”但此时孩子依然很坚强,躺在她的怀里,嘴巴在不停地哼着“走啊走,乐啊乐,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儿子一路上都在给我唱歌,一直哼到他进入手术室。”王先萍哭着说。
傍晚6时20分左右,他们来到第二人民医院。龙方有些感激地说:在周转各医院中,只有该医院一个接诊的叫“牛琼”的医生,没有问他为何不去儿童医院看,之前都去了哪些医院。没有说任何话,当即给龙圳开了很多单,给孩子做检查,安排输液。
据龙方说,经过会诊后,他们最后被医院告知:这个手术该医院也能做,但是这里做手术的患者基本都是大人,而深圳市儿童医院做手术的患者多数都是孩子。
“医生说,孩子术后护理也是问题。”龙先生说,“我一听,那还是去儿童医院吧。”
晚上11:30深圳儿童医院
“我儿子好像很怕我们走开”
龙方说,当晚11时30分左右,他们在外颠簸8小时后,再次返回到儿童医院,直接上了住院部。此时,是换了个夜班医生接诊,看到儿子的病情和在第二人民医院的检查后,马上安排住院治疗。经过会诊,再次拍片子,并招呼来相关科室的医生。凌晨1时许,龙圳被推进手术室。
龙先生说,在等候手术的时候,儿子躺在病床上,依然输着从第二人民医院带来的输液瓶。儿子一只小手抓着妈妈的手指,一只小手抓着爸爸的手指,嘴里哼着歌,不让两人离开。“这个时候,我儿子好像很怕我们走开,我们一拉出手,他就往前倾,想坐起来。”
7月5日凌晨4时40分手术结束,龙圳被推入重症监护室,上午11时30分,被医生宣布临床死亡。